关于孤独
编者按
孤独是文学永恒的话题,甚至很多人说,孤独才孕育了文学。年少的孤独,是无意识的孤独,除了简单,什么也没有了;可是终有一天,孤独有了意识,一幅画、一首歌、一个雕塑、一篇文章、一部电影,唤起你遥远的回忆,突然涕泗横流。不是为了什么,而是突然发现,那是孤独。你也渐渐的,爱上孤独,享受孤独,不再害怕孤独,因为这就是真实的生命。
——编辑 小波
那天,去参加一个读书会,会上张姐让大家各自画一张自画像,然后根据这张自画像介绍自己的三个性格特点。我平时很少画画,甚至长这么大连画笔都没怎么摸过,所以不免有点窘迫。但还是拿着水彩笔画了下去。
不知不觉间就画出了一个戴眼镜的胖子,一个很丑的胖子。只不过跟随着一种天性,我把这个胖子画的很和善,很有包容心的那种样子。而且在画画的时候,心里也没有那种从前在课堂上的紧张感。
轮到自己做介绍的时候,我很随性地写出了:发呆,冥想和远眺三个词语。
我说,发呆就是什么也不想,什么也不做,无知无觉,让心灵得到休整的一种状态。在很多时候我的确是这么做的,比如特别烦恼的时候,受委屈的时候,甚至在很多欲念无法被成全的时候。我都会闭上眼睛,或者睁开眼睛,望着什么,或者什么也不望。即便望着眼前的时候,大脑里也是一片空白。
冥想,则是在看完书的时候,想问题的时候,或者看完一部电影,构思一部小说的时候。那个时候,脑海里或者天马行空、群雄混战;或者大海汪洋里一叶扁舟顺流而下;或者各种帝王将相粉墨登场;或者漫天风雪,白茫茫一片……冥想有时候就像一种白日梦,能让我们在现实中很多不能实现的愿望得到实现。如此当冥想结束的时候,我们所有在现实中被绷紧的神经都会舒缓和放松。
远眺,紧随着冥想。只是远眺塑是我们极目远望的时刻才会有的一种心境。那是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是秋日楼头,看夕阳西下,满目苍茫;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也是沙场横刀立马,英雄弯弓射大雕。总之它令人抒怀,令人激情涌动,令人野心勃勃,也令人壮志满怀。
这三种状态,用一个词来概括也就是孤独。而孤独者都是特别喜欢独处的人。独处是自己与自己的心灵对话,是一种完全沉浸于内心浑然忘我的心灵状态。在这种状态里,人的内心是完全袒露的,是不设防的,是最柔软最富于爱心的状态。这个时候的我们,可以泗泪横流不知因由,也可以胸臆呼啸直冲牛斗。这个时候我们其实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有心胸间的那一团温暖的气流,滚烫灼热却温暖明亮,似乎能融化这个世界上任何我们想融化的东西。
其实,如果真的要追溯自己关于画画的记忆,恐怕就是小时候的美术课了。七八岁,或者更大一点的时候,乡村中的专业美术教师是基本不存在的。我们的美术课本虽然是城乡统一的教材,只是我们的美术课都是语文数学老师或者其它科目的老师替代的。
那时我们把美术课叫图画课。美术课上老师给我们在黑板上画一只缸子,带把的那种搪瓷缸子。然后所有的同学照猫画虎,画完了交上去就算了事。所以整个小学的六年时间里,我们基本上都在重复这种画法。随着年级的升高,缸子变成花朵,苹果,房子,树木。只是无一例外的都是孤零零的一种物品。顶多给它们涂上红墨水,或者蜡笔。
在这种把美术音乐等人类审美天赋完全被当作业余的环境里,我们的审美意识和审美直觉完全是被忽略了的。我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孤独和孤立的,那种自发的喜爱和向往被阻隔在所谓的附属和正统的栅栏之外,自生自灭。
当我们长大有一天走出村子,猛然接触到一种美妙的声音,一幅陶醉心灵的图画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曾经那么强烈地对这种艺术形式产生过热爱和崇拜,甚至模仿。可是现在终究也只能是崇拜和模仿。我们心中的那种惋惜之情是那么剧烈地刺痛和伤害着自己。
当那种无法参与和融入的隔膜日渐强烈的时候,孤独也就产生了。
这就像一种爱情,沈浩波在他的诗歌《每一栋楼里,都有一个弹钢琴的女孩》里,将这种爱的孤独演绎到了极致。那是一种无能为力却痛彻肺腑的爱的孤独。
每一栋楼里,
都有一个
弹钢琴的
女孩
我从未见过
她们中的任何一个
弹钢琴的女孩
从来不走到
阳光下
直到很多年以后
有一天
琴声突然终止
我才发现
楼房已经倒塌
我搬开瓦砾和砖石
看到一根
透明的手指
和我想象中一样
我怀抱爱情
将她拉出
亲吻她的白发
和皱纹深深的脸
作者辛峰授权『吧啦原创文学』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