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同层次的人很难沟通,原因在这里
资治通鉴
01
【出处】《资治通鉴·汉纪三十五》
【原文】帝以睢阳令任延为武威太守,帝亲见,戒之曰:“善事上官,无失名誉。”延对曰:“臣闻忠臣不和,和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帝叹息曰:“卿言是也!”
02
【臣光曰】任延是东汉有名的循吏,在《后汉书》还专门有他的个人传记,可谓是青史留名。
这里简单介绍下任延的基本经历:
任延字长孙,南阳宛人也。年十二,为诸生,学于长安,明《诗》、《易》、《春秋》,显名太学,学中号为。
任延从小就是优等生,年纪轻轻就在长安求学(当初刘秀等人也在此求学),经受过儒家思想的系统教育,在太学中小有名气,在学府中被称为“任圣童”。
更始元年,以延为大司马属,拜会稽都尉。时年十九,迎官惊其壮。
更始帝刘玄继位后,任延官拜会稽都尉,相当于现在的绍兴市长。当时他十九岁,来接他的官员见他年轻很吃惊。任延可谓“年少得志”。
建武初,延上书愿乞骸骨,归拜王庭。诏征为九真太守。光武引见,赐马杂缯,令妻子留洛阳。
刘秀称帝后,任延上奏朝廷请求辞职。刘秀认为他是个人才,亲切接见并委以重任,任命他为九真太守(今越南北部),相当于正厅级领导。
任延在九真任职四年,刘秀召他去洛阳述职。由于生病耽搁了行程,被降为睢阳令,一下贬了两级。
于是才有了《资治通鉴》记载的上述对话:
刘秀任命任延为武威太守后,亲自接见了任延,真心觉得人才难得,免得叮嘱几句:
善事上官,无失名誉。
意思是说,与上级领导搞好关系,不要坏了自己的名声。
刘秀毕竟是帝王,对官场之事心如明镜:
古往今来,在任何一个组织中,要想当好官、做好事,首要的前提就是得到上级领导的信任和支持。
离开了上级领导的信任的支持,一切都是海市蜃楼。
即便不是,也不会长久。
为什么任延回京述职,仅仅因为生病耽搁了行程,就被降贬了级,成了睢阳令?
很明显,官场之中对于任延的认可度不高,眼瞅着有这么个裂缝,苍蝇一下子就盯上了这个鸡蛋。
对此,刘秀很明白,但也不好违逆官场潜规则。所以才会在贬职不久之后就再次擢升任延为威武太守,所以才会临行前谆谆教导,让任延搞好与上级领导的关系。
这不说还好,没想到任延一句话就顶回来了:
臣闻忠臣不和,和臣不忠。履正奉公,臣子之节;上下雷同,非陛下之福。善事上官,臣不敢奉诏。
任延竟然一脸正气地教育起皇帝来了:
我听说忠诚的臣子与人不和睦,与人和睦的臣子不忠诚。履行正道,奉公守法,是臣子的节操。如果下级对上级随声附和,那不是陛下的福分。陛下说要好好侍奉长官,我不敢接受。
站在任延的角度看,好臣子就得“忠诚于上、履行正道,奉公守法,为老百姓谋幸福”。
而那些搞好领导关系的“一套”,好臣子是不会去做的。老子是好臣子,自然也不屑于去干的。
这一套传统儒家思想的说教,出发点是为了治理好国家、服务好百姓、维护刘秀的根本利益,非常符合刘秀所倡导的“好臣子”标准。
而且任延一套说辞,义正言辞,正气凌然,搞得刘秀毫无反驳之力,只能叹息:
卿言是也!
嘴上这么说,刘秀心里搞不好就已经开骂:
真是榆木脑袋,老子教你如何当官,你却来教训我如何当臣子。
03
《庄子》里有句名言:
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曲士不可以语于道者,束于教也。
意思是说,对井里的蛙不可与它谈论关于海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狭小居处的局限。
对夏天生死的虫子不可与它谈论关于冰雪的事情,是由于它的眼界受着时令的制约。
对见识浅陋的人不可与他谈论关于大道理的问题,是由于他的眼界受着所受教育的束缚。
上述故事中,刘秀与任延的谈话,为什么做不到同频道沟通,同时段交流,大概也是一个道理。
其实,人和人之间最大的差距,并不是财富、地位、身份等身外之物,而是思想、眼界、格局的内在要素。
思想决定眼界,眼界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命运。
看过一段精彩的鸡汤文,这里分享一下:
格局在岳飞那里就是八千里路云和月,三千功名尘与土的壮烈;
格局在马致远那里却是小桥流水人家,断肠人在天涯的孤旅;
格局在苏轼那里就是我欲乘风归去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的寂寞。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