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血高手:刺血疗法实战版
本人研究刺血系随董师而起,现今临床应用者亦率多以董师之穴位及刺法为主。董师之刺血穴位及主治见于本书各章。现附录此文,可使各位读者对全书之刺血有一较全面之了解,并进一步研究及应用。刺络治疗是中国医学精彩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在针灸医学中,应用极为广泛,且效果极为惊人,几千年来,我国各科医学文献里,虽然散见着不少此种疗法治病的记录,但能做全面整理,应用于临床,并著为专书者,从未得见,余从董师景昌学习针灸多年,常见董师应用三棱针治疗,数年大病往往霍然而愈,剧烈疼痛亦可止于顷刻。
其效果真是令人不可思议,此种疗法适用于任何疾病,却疗效不逊于毫针,有过之而无不及,当年随侍老师之侧,每见董师应用棱针,尝叹此种针法之神奇,遍访名医,除董师外,中国针灸家之精于此道者,可谓旁无二人,董师直可称之此中泰斗而无愧。余临床二十余万人次,以此治愈重病顽病甚多,益觉刺血疗法之实际及可贵。近年曾赴安徽拜防大陆刺血权威王秀珍老医师,刺血另有特色,亦颇值得研究。
刺血俗称“放血”,又称“刺血”,或称“点刺”就是用锋利的器械(一般指三棱针而言),在患者体表上某一部位刺破血管,使之流出一些血液,以期达到治病目的。刺络为人类各种医疗方法中,具有最长久历史的一种,从砭石与九针之形成及《内经》之记载来看,刺络疗法在中国古代医术中是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的。《灵枢。小针解篇》曾说“宛陈则除之”,意思就是说久病应以放血刺而除去。
《甲乙经》也说:“经脉者盛,竖横以赤,上下无常处,小者如针,大者如筋,刺而泻之万全”,这说明了刺络的应用及重要。放血的范围,一般可指三大类,即经脉、络脉和孙络。络脉是小静脉,孙络是末梢毛细脉管,这些血管在没有病变时不甚显著。因为病变才会出现,形如小红虫状或成红丝状,或成白条状,隐在皮里或露在皮外,也有的成细小红点,漫散全身各处。经脉则指较大的静脉,形状特别明显,颜色特别紫蓝,常呈怒张状态,俗称“青筋”,此种情况多发生在委中、尺泽、四肢外侧,更有发生在肩胛与腹壁的。刺络中最重要亦最常用者即为静脉刺络,在下节中我们将详细说明。
一、静脉刺络之常用部位及适应症静脉刺络常用之部位:
1 肘窝部 为自古常用之部位,相当尺泽、曲泽穴位视鼓起之青筋放血。主治:呼吸器及心脏病(心绞痛用之特效),霍乱、中暑、上肢风湿神经痛、五十肩、半身不遂。
2 膝腘部 相当于委中穴位之部位,效果佳而最常用。主治:肠炎、痔疮、腰痛、项强、下肢风湿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腰椎骨刺、颈椎病、高血压、内中风、半身不遂、脑炎后遗症、小儿麻痹后遗症、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风疹、伤暑、疔疮、癃闭等。
3 下臂部 相当于手三里穴之部位。主治:面疔、痈、结膜炎、牙痛、湿疹、荨麻疹等。
4 下腿部 阳阴部位 相当于足三里、条口附近部位。视青筋放血。主治:胃炎、肠胃炎、久年胃病、胸痛胸闷、慢性气管炎、丹毒、多发性神经根炎。少阳部位 相当于阳陵泉至阳辅附近视青筋放血 主治:急性肠胃炎、肋膜炎、心脏疾病、胸部发胀、慢性支气管炎、哮喘、坐骨神经痛、肩臂痛、偏头痛、高血压等。太阳部位 相当于承山穴部位,视青筋放血。主治:痔疮、背痛、静脉瘤。太阴部位 相当于阴陵泉附近。主治:内痔、外痔、痛经、不孕、尿路感染、急性淋巴管炎。
5 外踝部 包括丘墟、昆仑一带。主治:足关节炎、腰痛、坐骨神经痛。
6 内踝部 包括中封、照海穴一带。主治:中耳炎、疝气、不孕症。
7 脚背 阳阴部位 解溪穴附近。主治:十二指肠溃疡、丹毒、末梢神经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象皮腿。少阳部位 相当于临泣、侠溪、地五会等穴位附近。主治:牙痛、坐骨神经痛
8 侧额部 相当于颔压穴部位,俗称太阳穴 主治:头痛、头晕、结膜炎、眼底出血、中风、气喘、食道病变等
9 舌下部 相当于奇穴金津、玉液,即舌下紫脉。主治:喉炎、言语障碍、中风、休克、恶性感冒等
二、其它常见刺络部位 除上述几大常用较大静脉部位外,尚有耳背、十二井、十宣、背后、肩峰、颜面等部位,由于这些部位较不易发现青筋或无较大静脉,因此治疗时不是寻找青筋放血,由于经验之累计,只要在固定穴位刺针,使出些微红血,即达治病目的,这些部位亦有称之细络者。下面略予说明:
1、十二井穴:即十二经络之井穴部位;主治:卒中、急性炎症、退热等
2、十宣:位于十指之尖端;主治:卒中
3、耳北:有细小之紫筋数条,对准放血;主治:头痛、三叉神经痛、结膜炎、角膜炎、皮肤病、颞颔关节炎
4、颜面:颊、颧、鼻头、鼻翼部位;主治:头痛、三叉神经痛、鼻炎、颜面神经麻痹
5、口腔:口腔粘膜;主治:颜面神经麻痹
6、肩峰:相当于肩髃穴附近部位;主治:出黄水治肾炎,出黑血治手腕及手背痛;肩凝、五十肩、荨麻疹、乳腺炎等。
7、腰背:全部腰背俞穴均属放血范围;主治:各脏腑病变及其有关经络之病,刺其俞穴出血。
8、七星穴:包括在项部入发际八分之总枢穴及其下一寸;主治:呕吐(五脏不安)、感冒头痛、小儿高烧、小儿各种风证 说明:总枢穴即督脉之风府穴,分枢穴即督脉之哑门穴,虽然因为有七个穴道,故称七星,但并不需要每个穴都针,一般只要针总枢穴(风府)、分枢(哑门)即能达到疗效,点刺出血效果更加。
9、五岭穴:包括五道穴线:
①从大椎骨下第二节江口穴开始,每下一节为一穴,其顺序为火曲、火套、火长、火明、火校、火门、土月、土泄,直至第十椎下土克为止,共十穴;
②(左右共两条)从江口穴向左右平开四指,金北穴起下一寸为一穴,其顺序为金斗、金吉、金陵、火金、木东、木杜,直至木梅穴为止;
③(左右共两条)从第二条线向外横开四指,共有金枝、金精、金神、木原、木太、木菊、木松七穴,每穴间隔一寸。主治:高血压、重感冒、发高烧、发冷、突然间引起之头晕、头痛、高血压引起之手足麻痹、半身不遂、阴霍乱、阳霍乱、呕吐及各种痧证、血管硬化之腰痛、干霍乱、阴阳霍乱、急性胃痛。
10、双凤穴:从大椎骨以下第二与第三脊柱骨间,向左右横开一寸五分之火凤穴起,每下一寸为一穴,其顺序为火主、火妙、火巢、火重、火花、火蜜七穴(左右共十四穴)。主治:手痛脚痛、手麻脚麻、手足血管硬化。
11、九猴穴、包括火凤、火主、火妙、金堂(金斗上二寸)、金北、金斗、金吉、金枝、金精九穴;主治:喉痧 说明:本穴之排列共为三行,位置为第二椎旁开寸半之火凤穴起,每下一寸一穴,共计三穴(含火凤);大椎旁开三寸之金堂穴起,每下一寸一穴,共计四穴(含金堂);第二椎旁开六寸之金枝及下一寸之金精,计二穴,总共九穴,为治喉痧这要穴,故称九猴突然间,可记忆为“二椎寸半连三穴,一椎间隙旁三连四穴,二椎旁六连二穴”。
12、三金穴:金斗、金吉、金陵 主治:膝盖痛;说明:金斗、金吉、金陵三穴分别位于第三四五椎外开三寸处,相当于膀胱经之魄户、膏肓、神堂穴,点刺出血少许,治疗膝盖疼痛,确有立竿见影之效,数年大疾亦往往愈于霍然。
13、精枝穴:包括金精、金枝两穴 主治:小腿发胀、小腿痛 说明:精枝含有金精、金枝两穴,分别位于第二椎及第三椎旁开六寸,点滴刺出血,治疗小腿酸胀疼痛,效果极为迅速而突出。
14、金林穴:包括金神、木原、木太三穴 主治:坐骨神经痛 说明:金神、木原、木太三穴分别位于第四五六椎外开六寸处,亦即紧接于精枝穴下,点刺治疗大腿及坐骨神经痛确有卓效。
15、顶柱穴:包括金斗、金吉、金陵、火金、木东、木杜、木梅、木原、木太、木菊、木松十一穴(两边共二十二穴);主治:说明:顶柱记有十一穴,两侧合计二十二,分二行排列,第四至第九椎每椎旁开三寸各一穴,共计六穴;第四至第八椎每椎旁开六寸各一穴,共计五穴,可记忆为“四椎旁三连六穴、四椎旁六连五穴”。
16、后心穴:包括大椎骨下第四个脊椎关节处火云、火长、火明、火校、火门、土月六穴;及脊椎旁开一寸五之火妙、火巢、火重、火花四穴(两边共八穴)与旁开三寸之金吉、金陵、火金三穴(两边共六穴)。主治:羊毛痧、疔疮、心脏衰弱、胃病、重感冒、中风、各种急性痧证。
17、三江穴:包括第十三椎下分线穴起,每下一节一穴,其顺序为水分、水克、水管、六宗、凤巢、主巢七穴及十四椎下旁开四指之六元、六满、六道、华巢、环巢、河巢六穴(两边共十二穴);主治:经闭、子宫火、肠火、闪腰岔气、急性肠炎。
18、双河穴:包括第十四椎下之六元、六满、六道、华巢、环巢、河巢六穴(两边共十二穴);主治:手臂痛、肩背痛。
19、冲霄穴:包括第二十椎下之妙巢,二十一椎下之上对穴及对穴下一寸之上高穴;主治:小脑痛、小脑发胀、项骨正中胀痛
20、喉蛾九穴:在喉结及其上一寸与下一寸五分处,另加该三处左右旁开一寸五分处,共计九穴;主治:喉蛾、喉痛、甲状腺炎、喉痒、痰塞喉管不出(呼吸困难,形如哮喘)
21、十二猴穴:平行于锁骨下一寸三分处共三穴,再下一寸三分处又三穴,两边总共十二穴。主治:喉痧、血管硬化之哮喘、干霍乱(伤寒、重感冒、霍乱均会引起喉痧)。
22、金五穴:在胸骨上端半月状之下陷凹处金肝穴,每穴下一节为一穴,其顺序为金阴、金阳、金转、金焦共五穴 主治:干霍乱、消化不良(胃胀)、肋痛、气管不顺、各种痧证。
23、胃毛七穴:从岐骨下缘陷凹处,直下一寸一穴,共三穴。旁开一寸五分各两穴(两边四穴)。主治:羊毛痧、胃病、各种霍乱、心跳、胃出血 说明:胃毛七穴部位之旁开“一寸五分”应为“二寸”方为正确,因此胃毛七穴之位置应系鸠尾、巨阙、上脘(以上三穴属任脉)及两旁之不容、承满(属胃经),两侧计四穴,总共计七穴,位于胃部附近,并以治胃病为主,故称胃毛七穴。
24、腑巢二十三穴:肚脐直上每一寸一穴共二穴;肚脐每下一寸一穴共计五穴;肚脐旁开一寸一穴,其上一穴,其下二穴(共四穴,两边共八穴);肚脐旁开二寸一穴,其上一穴,其下二穴(共四穴,两边共八穴);总共二十三穴。主治:腑巢二十三穴虽有二十三之多,但不是每穴皆用,在精穴简针的原则下,一般只针以肚脐为中心,四旁各开一寸之穴位为主,随病情之严重而向四方扩张用穴。上述所举者,概为常见之应用部位民间所传放血验方及特效部位,当不止此数,今后刺络之发展,仍待各位先进及后学之继续努力,以期于使此种传统疗法得到更大的发挥。
常见疾病之刺络治疗 刺络对于疾病之治疗,应用广泛,效果宏速,为不争之事实,唯医书少记载,甚为遗憾,爰据各家医书之散载及个人对董氏奇穴刺络体会与经验,按照常见疾病分类提要如后:
一、头部
1、头顶痛:上星、百会 2、后头(脑)胀痛:A.冲霄;B.委中 3、偏头痛:四花外。4、前头痛:四腑一、二及上里。5、突然头晕:五岭;血压高头晕:五岭 6、感冒头痛:A.三商;B.七星。7、血管神经性头痛:太阳
二、眼病
1、风眼肿痛:A.太阳、肝俞;B.五岭(肝、胆、心俞);C.耳后静脉点刺。2、眼眶胀痛:少商、合谷、太阳。3、结膜炎:A.太阳;B.攒竹;C.少商。4、麦粒肿:A.耳背;B.曲池;C.足中趾尖。5、翼状脔肉:少泽、至阴
三、耳病
1、耳下腺炎:A.少商;B.临泣,侠溪、地五会。2、耳痛:四花外。3、中耳炎:足踝附近。
四、口病
1、口舌生疮:A.神门;B.金津、玉液;C.阴陵泉至血海直线上青筋。2、口舌及咽喉肿:三重、少商。3、口唇生疮:阴陵泉至血海直线上青筋。
五、牙痛牙痛:外踝尖至临泣,侠溪、地五会。
六、鼻
1、鼻衄:A. 少商;B.太冲;C.肝俞。2、酒渣鼻:A. 脾俞;B.胃俞;C.鼻尖—正本穴(七星针)。3、敏感性鼻炎:正本。
七、咽喉
1、 咽喉总治:A. 少商、商阳先行点刺,再对症治疗;B.耳背点刺,再对症治疗。 2、扁桃体炎: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3、喉头炎: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4、咽肿水药米难下: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5、喉痛: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6、喉蛾:少商。7、发音无声:总枢。8、痰塞喉管不出:喉蛾九穴。
八、哮喘 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
九、颈项
1、甲状腺肿: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2、项正中线痛:A. 冲霄;B.委中。
十、上肢
1、上肢总治:可于肘弯点刺,再对症治疗。2、手腕痛: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3、肩痛:四花外。4、指麻:A. 后心;B.双凤。5、掌背红肿、手指肿:四花中、副。6、手痛、手足硬化、手麻: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7、臂痛(前):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8、肩臂痛: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9、腱鞘囊肿:囊肿部位放液
十一、下肢
1、下肢总治:皆可于委中放血,再对症治疗。2、两腿发酸:金林、金枝。3、坐骨神经痛: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4、膝痛:三金。5、小腿痛(胀):精枝。6、足踝肿痛:委中及阳陵泉。7、脚跟:委中。8、足麻、足痛: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9、足趾痉挛:外踝中央。10、香港脚流黄水:外踝中央至临泣青筋点刺。11、四肢麻痛:井穴刺血。
十二、胸腹
1、肋痛(肝硬化、肋膜炎):四花外(肝俞)。2、腹痛:四花中、副。3、胸闷(胀):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4、脐痛: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
十三、腰背
1、腰背总治:可于委中点刺,再行对症治疗。2、脊痛: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3、转筋强直:委中。4、血管硬化之腰痛:顶柱、委中。5、背痛:承山。6、腰痛:委中。
十四、心脏
1、心脏病总治: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2、心脏扩大:五岭穴(上焦部分)。3、心脏血管硬化:四花中、副。4、心肝麻痹:四花中、副、十二井穴。5、心惊悸:胆穴。6、心痛:火包、尺泽。7、心跳剧烈:四花中、副。8、心脏衰弱:后心。
十五、肝胆
1、黄疸:隐白、肝俞、胃俞。2、肝硬化:四花外。3、肝病:火包。
十六、肺病
1、支气管炎:四花外。2、哮喘: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3、急性肺炎: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4、肺经杂病:四花外均可主治或加肺俞。
十七、脾胃
1、胃酸痛:。??? 2、胃炎: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3、急性胃痛: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4、胃出血:胃毛七、四花中、副。5、胃溃疡:四花中、副。6、十二指肠溃疡: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7、急性胃肠炎(上吐下泻):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
十八:肾
1、肾脏炎: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
十九、肠
1、肠病总治:四花外、中。2、十二指肠: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3、盲肠炎:四花中、副、外。4、疝气:内踝附近。5、急性肠胃炎:四花中、副、外。6、急性肠炎:A.四花中、副、外;B.三江。7、急性腹痛:曲泽、委中。
二十、妇科
1、乳房肿痛:四花中、副。2、经闭:三江。3、子宫炎:三江。4、胎衣不下:火包。5、白带: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
二十一、血管病
1、中风:十二井。2、高血压: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3、高血压致手足麻痹或半身不遂:五岭。4、低血压(静脉瘤):当瘤上点刺。
二十二、小儿科
1、小儿疳疾(多食而瘦):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2、小儿痘疮: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3、小儿惊风:A. 少商、商阳、合谷;B.三重。4、小儿夜哭:胆穴。5、小儿气喘:大白。6、小儿发高烧、呕吐:总枢、七星。7、小儿重舌:少泽、少冲、隐白。8、痄腮:少商、关冲。
二十三、 杂病
1、干霍乱:A.总枢 B.五岭。2、霍乱:A.委中 B.尺泽、曲泽。3、邪崇:A.委中 B.少商。4、痔疮:委中。5、急救中暑:十二井。6、癫痫:A.发作期:十二井 B.缓解期:五岭。7、皮肤病:耳后静脉刺。8、偷针眼:A.脾俞、胃俞 B.耳后静脉 C.曲池。9、猴痧:十二猴穴。10、各种痧证:A.五金 B.五岭。11、羊毛痧:A.胃毛七穴 B.后心。12、疔疮:后心穴。13、全身疲劳:背面。14、呕吐(五脏不安):A.七星(总枢) B.五岭。15、带状疱疹:A.疱疹周围 B.耳背。
四、病案举例
1、汪xx,36岁,公务员。左腿坐骨神经痛,不能行走,疼痛部位属胆经,视其左腿丰隆至阳陵泉一带有青筋鼓起,刺之出血,1次痊愈,行走如常。
2、颜xx,20岁,学生。患结膜炎已3天,眼白充满红丝,视其耳背上紫色细脉,以棱针出血少许,第二天再行探视,已痊愈。
3、谢太太,33岁。双膝风湿痛多年,来诊是疼痛剧烈,先在双背三金穴,点刺出血少许,即刻疼痛减轻大半,再以豪针在双内关刺针,令其活动腿部,1次而愈,至今10年未再复发。并介绍病友多人来诊。
4、涂XX,40岁,军人。腰部损伤两天,疼痛异常不得翻身,视病患委中部青筋暴起,以棱针刺破,血流少许,旋即疼减能起床翻身,再以毫针针刺束骨穴,1次痊愈。
5、王太太,40岁。偏头痛近20年,痛剧则呕吐,初诊时抱头而来,当即在其太阳穴点刺出血,即时头痛立刻减轻,之后未来诊,电话告辞已痊愈,并介绍头痛病友多位前来治疗。
6、杨X,36岁,因嗜食槟榔,致口不能张,仅能容一指,口腔白斑,闭门辛辣点滴不能沾,沾之则痛剧,经林口某大医院诊为口腔癌。特邀余自美返台治疗,在太阳、尺泽点刺后即能张口吞下饺(张口三指有余),之后每周点刺一次,前后3 个月(余返台1月,该病患来美2月)白斑转红,张口如常人,五味不忌,一正常,今已4年,一切安好。
7、韩XX,35岁。气喘3年,逢冬易发,来诊时正逢发作,在其背部肺俞、膏肓、大椎及尺泽点刺,并针水金、鱼际,立刻轻轻,每周1次,仅如此治疗3次,竟3年未发,并于世界日报(美洲最大华文报纸)登铭谢启事。
五、体会
1、刺络俗名放血,但现在一般人多有称之“点刺”者。
2、依据个人多年经验,久年风湿疼痛,虽经毫针治疗,但常有复发者,唯经施以刺络辅助,则未见复发者。
3、刺络之治病原理,据《内经》谓:“久宛则除之”。即指久年老病必须放血去除,个人以为,病久则邪气盛,血脉不得通,乃宛陈于该处,平常血行尚能通过,则不觉痛楚,天阴作雨,气压改变,脉道益狭,气血通过困难,虽经毫针通气,唯病久邪深,血不得行,则针去病仍存在,纵然得以治愈,时间拖累甚多,却有复发可能,因此放血实为必要,血去则痛止,此亦即古人所言:“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
4、据经验,以毫针针刺,采用巨刺疗效较佳,但放血则以同侧效果为佳。
5、据经验,放血仍以远处施针,作用较大,此甚合“泻络远针,头有病而脚上针”的古义,同理下有病而上面针,所以治疗下肢病,我们常在背上施针。
张梦侬是湖北名医,在湖北中医药学院建院时任《内经》组组长。在此文中他归纳了38种咳喘的症状特点和病因,并介绍了他的咳嗽通用方,对临床很有帮助。但张老在文中还说:“咳嗽喘哮原因复杂,症状繁多,其病变机制也是千头万绪,以上不过略举大纲以供参考而已。”
肺脏受邪发生咳嗽喘哮的机制多种多样,因素不同症状亦不同,现分列如下:
一、咳嗽痰稀色白易出,涕清,午前咳甚,此为风邪犯肺,亦称伤风咳嗽。因风为阳邪,善行数变,伤人即病,津液未被煎熬,故痰稀色白而易出,午前为阳中之阳,所以午前咳甚。
二、咳嗽痰稀色白起泡,难出,午后咳加,此为寒邪犯肺,亦称寒咳。因寒为水气,痰虽为脾湿所生,实乃水饮所化,故痰色稀白而起泡。寒为阴邪主封藏,寒则气收,故咳嗽痰不易出,午后为阳中之阴,所以午后咳加。
三、咳嗽痰稠色黄,咽干口燥,此为热邪犯肺,亦称热咳。因津液得热煎熬,故痰稠而色黄,热则伤阴,故咽干而口燥。
四、咳嗽声重,痰稀色白,吐在盂中时间过长,则上层为痰、下层为水,此为湿邪犯肺,亦称湿咳。因湿为阴邪,与水同类,故痰稀色白而咳嗽声重。
五、咳声清扬,痰少难出,喉间作痒,此为燥加犯肺,亦称燥咳。因燥则耗灼津液,燥气主清凉肃降,故咳声清高,痰少难出。
六、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喉咙发干,此为火邪犯肺,亦称火咳。因火能伤津,火旺则水亏,痰不易生,故虽咳嗽连声,只有极少量之痰,甚至无痰。
七、咳时干呛,绝对无痰,每咳半声即止,俗名干呛,此为劳伤气分,亦称伤气咳。因劳则气耗,气为水之母,气耗则水之化源竭,水亏则火旺,火逆上气,故干呛无痰,咳只半声。
八、咳时痰中带血丝或血点,咳痰时少,干咳时多,有时亦作半声呛咳,胸中或胁下时有一过性极细之掣痛和刺痛,此为劳伤血分,亦称伤血咳。因跌扑撞伤或强力努挣,导致孙络伤损(孙络为血络之极细部分),故血出如丝线之细,如麻豆之小,因癖血滞络则为刺痛。此与痨瘵肺损咳血有别。
九、咳嗽气短不足以息,似喘非喘,面脸微浮,不能安卧,甚则心悸,头眩,此乃水饮停积于胃,水气上逆犯肺,此为水气咳。因胃之经脉属足阳明,上萦于面,故面目微浮而发眩。仲景云:“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前人以胃不和则卧不安。在此可以悟出本病短气是水气滞阻所致,与大气不足之虚人气短不续者有别。
十、咳嗽痰多色白,或稠或稀,前人以稠者为痰,稀者为饮,大凡肥白胖嫩之质与多食肥甘之人,好发此病。因本体阳微湿盛,更加厚味助热,湿热熏蒸,其胃中津液均化为痰饮,此为痰饮咳。所以不因外邪感面,亦自咳嗽。
十一、咳嗽痰少,有时咽干口燥,或盗汗骨蒸,此为阴虚咳。多发生于大病之后,与秋冬之交以及形瘦色苍之人。因本体阴虚,复感燥邪所致。
十二、咳嗽痰结色黑,乌灰如败絮,每次只能咳出一二口,结聚成团成块,咳出则沉于水底,俗称老痰咳,亦名结痰咳。因痰伏过久,被热煎熬凝结而成,故必须咳出方快。但更有从事锅炉或煤炭职业人员以及嗜好吸烟成癖者,亦咳嗽灰黑之痰,因日常吸入烟煤尘屑,故痰亦灰黑,此与老痰不同。
十三、咳嗽痰多色白,经常畏寒,天暖则咳缓,天寒则咳剧,此为卫阳式微,寒湿合邪,亦称虚寒挟湿咳。因本体系痰饮素质,湿盛阳弱,湿盛则生痰,故痰多而色白,阳弱则畏寒,故天寒则咳剧。
十四、咳嗽气上逆而不降,喉间痰响,声如水鸡鸣,此寒邪挟水饮上攻,亦称寒挟饮咳。因肺中寒饮上入喉间,为呼吸之气所激,故声如水鸡鸣。本病多发生于嗜酒、好茶和吸烟者。
十五、咳嗽声重,痰不易出,咽干如烟熏,气逆作呛,甚则咳引胸痛、头汗、咳久不愈,则声音嘶嘎,此为寒邪束热,亦名寒包火咳,因热被寒束,肺气逆而不降,所以咽中如熏而声音嘶嘎。
十六、咳嗽不甚,觉喉间有物作痒,忽然有血随咳声咯出,痰血界限分别,有接连咯血数口而自止,有一日咯血一次或几次,亦有经数日不药而自愈。但素无肺胃结核与溃疡病出血史,此为支气管扩张咯血,本病发无定时,出血或多或少,不病则如常人。
十七、咳嗽呛急连续不断,如犬吠声,甚则不得喘息,回气时作尖锐笛鸣音,甚则呕吐带血,此为疫咳,亦称鹭鸶咳,今称百日咳。唯儿童多患此病,因先有伏热在肺,继受时邪传染。热伏化火,咳震络伤,火性炎上,所以咳呛气急而呕吐带血。
十八、咳嗽痰胶色绿,每日午后潮热,两颧发赤,夜半以后咳剧。有时痰中带血,此为痨瘵肺损,故称肺痨咳。因痨瘵自古为传染病,俗称痰火病,今名肺结核。必其人阴虚火旺,再受感染,因痰被火热煎熬,所以痰胶色绿,咳久则肺损络伤,故痰咳带血。
十九、咳嗽脓血腥臭,牵引胸中或胁下隐痛,尤以右胁居多,此为肺生痈疽,简称肺痈。因热邪稽留于肺,再感病毒,使肺脏发生痈疽溃烂,所以咳引胸胁作痛而吐脓血。
二十、咳嗽喘息有音,甚则唾血,此为肺气不利,咳震络伤,古名肺咳。因肺所生病为咳、为上气、为喘满。肺犹风箱,呼吸之气不利,故咳则喘息有音。咳损络伤,故咳则唾血。
二十一、咳嗽喉中如哽,甚则咽喉肿痛,此名心咳。心不作咳,因心受邪转移于肺,或肺受邪而传于心。《灵枢》云:“心,手少阴之经脉,直者从心系上至于肺,支者挟咽喉而上,所以咳则喉中如哽而咽喉肿痛。是咳本属于肺,而所见证状皆属于心,故名为心咳(以下五脏六腑之咳,义与此同。)
二十二、咳引两胁下痛,(此系《素问》原文按,应作右胁下痛),甚则不可转侧,此名肝咳。肝不作咳,因肝受邪转移于肺,或肺受邪而传于肝。因肝足厥阴经脉上膈布于胁肋,上注于肺。所以咳则牵引其经脉所过之处作痛,故痛甚则不能转侧。
二十三、咳引右胁下痛,(此系《素问》原文按,应作左胁下痛),阴阴引肩背,甚则不可以动,动则其咳更剧,此名脾咳。脾不作咳,因脾受邪转移于肺,或肺受邪而传于脾。脾足太阴之经筋,结于肋,内著于背,而脾位在左季胁内,所以咳则牵引其经筋接连之处皆痛。
附注:《礼记?月令篇》:春三月皆祭先脾,夏三月皆祭先肺,秋三月皆祭先肝,冬三月皆祭先肾。从脏器左右上下分布,按春夏秋秋冬四季方位排列,则脾在左,肝在右,肺在上,肾在下,这是古人通过实践初步认识脏腑所在的解剖部位与现代生理解剖基本相同。
二十四、咳嗽腰和脊背相引作痛,甚则咳唾涎水,此名肾咳。肾不作咳,因肾受邪转移于肺,或肺受邪而传于肾。肾足少阴之经脉从股内后帘上贯脊,其直者从肾贯膈入肺,别者外贯腰脊,所以咳则腰痛牵引背脊亦痛。因肾主五液,自入为唾,入脾为涎,所以咳则唾涎。
二十五、咳嗽作呕,甚至呕出蛔虫,此名胃咳。因脾与胃合,如脾咳久不止,必传其邪于胃,胃以下行为顺,胃受邪则失其下行之序而上逆为呕,所以呕甚则蛔虫亦随呕而出。
二十六、咳嗽作呕,甚则呕出胆汁(苦涩绿色水液),此名胆咳。因肝与胆合,如肝咳久不止,必传其邪于胆,肝胆为木火之脏,喜条达舒畅而恶抑郁,胆受邪则气上逆,所以胆汁亦随之而呕出。
二十七、咳嗽剧时大便遗屎,此名大肠咳。因肺合大肠,如肺咳久不止,必传其邪于大肠。大肠为传导之腑,其下口为魄门,大肠气虚,所以咳则遗屎。
二十八、咳嗽不遗屎而只转矢气(放屁),此名小肠咳。因心合小肠,如心咳久不止,必传其邪于小肠。小肠为受盛之官,职司变化,受邪则其气下奔,所以矢气随咳而出。
二十九、咳嗽剧时小溲往往随咳嗽自遗,此名膀胱咳。因肾合膀胱,如肾咳久不止,必传其邪于膀胱。膀胱为津液之腑而司气化,膀胱气虚不摄,失其约束,所以咳则遗溺。
三十、咳嗽腹部胀满,不思饮食,此名三焦咳。因三焦主流行营卫,畅通水道,是孤之府,亦称中渎之府。(《灵枢经?本输篇》:五脏皆有所合,独手少阳三焦无所合,属膀胱为肾所将,故称孤府。但在经脉篇手厥阴心包络之脉是络三焦的,因素问咳论这篇无心包络咳,故三焦无所合,特此补充说明)。如咳嗽日久不止,必传其邪于三焦,三焦并出胃中,三焦受邪则病及于胃,胃主纳谷,胃病则不思饮食而腹胀满。
三十一、咳嗽作喘,气逆倚息不得卧,俯首向前不能仰,甚则张口抬肩,遇寒则发,得暖则缓,冬令更剧,夏季则安,此名寒喘,因肺胃有伏热未去,寒气薄肺,热被寒束则火气上逆而作喘。
三十二、咳喘症状同上,惟夏秋发作更剧,冬寒凛冽反安,发则口渴饮水,烦燥汗出,此名热喘,亦名火喘。因肺胃伏热不去,更加时令热邪感召,肺为娇脏,最畏火热,是以喘发于暑热之季。
三十三、咳喘声重如从瓮中出,痰在喉间难出,喘鸣迫塞,坐不能卧,此名湿喘,亦称痰喘。因湿为阴邪,痰饮与水湿同类,所以痰在喉中难出而作响,甚则如水鸡声。此病多发生于嗜好茶烟之酒客。
三十四、咳逆喘促不得息,甚至不能言,面唇紫暗,手足发青,项粗胸高,痰声如戛锯不息,白沫常从口中出,此名实喘,亦称水喘。因劳累热甚,口渴欲饮凉水,肺苦气上逆,今水气上逆迫肺,有升无降,故上为喘呼重症。
三十五、咳嗽自觉气从脐下直冲清道上逆而发喘促,吸气则两肩上耸,胁肋下陷。呼气则胸膺高挺,鼻翼扇动,身半以上烦热不能着衣,下肢逆冷如冰,头上汗出如雨,此名阴虚喘,由阴虚于下,阳浮于上,此病多见于嗜酒过度之人,使阴伤至极所致。
三十六、咳喘呼吸促迫异常,口张鼻扇,肩抬肋陷,涎潮上涌,头汗如珠,面色苍白,四肢厥冷,此名虚喘,亦名肾虚喘。因肺主出气,肾主纳气,今肾虚不能纳气,大有虚脱之候。
三十七、咳喘喉中作响,如戛锯声,无痰鸣音,甚则只能俯首向前假寐,此名哮喘。病发多在气候变化,或在夜间,发则多日不能止。此先受寒邪久则化热,热伏在肺,所以遇凉则发。
三十八、咳嗽时甚时微,安静不动,一切如常人,但不可以动,动则发喘,如少量提携,或步行,或升阶,劳动轻微则喘息稍轻,如劳动稍重则喘促气逆不得息,立时张口抬肩,气短不续,必须即时休息到一定时间,方能安静,古名肾喘,今称肺气肿。此乃肺肾俱虚所致。
由于咳嗽喘哮原因复杂,症状繁多,其病变机制也是千头万绪,以上不过略举大纲以供参考而已。
咳嗽通用方
无论如何复杂变化,总是肺受邪侵所致。故疗治之法,当以保肺祛邪为主。因肺为娇脏,易被邪侵,所谓保肺,乃是保护之意,不是专用补肺之药。所谓祛邪,乃是审证求因,或施宣散,或用肃降,祛除其邪。如:祛风、散寒、清热、利湿、润燥、泻火、调气、和血、补虚、泻实等皆是。
在初起邪实,用药切忌补涩,久病正虚,立法更戒攻伐。肺为脏腑之华盖,二位高居子膈上,药力易达病所,凡咳嗽初起,药宜轻清,即令久咳不愈,仍宜缓和。
凡寒、热、攻、补重量大剂,非病情严重,而且审慎周详,诊断明确,概不宜轻用。方药前人治咳方剂甚多,亦各有其疗效,今不能一一选录。惟师其意,仿其法,而不泥其方,再结合个人临床所见,拟一咳嗽通用方,作为基础,暂名为“桑杏甘前积桔汤”,在初起及一般咳嗽,皆可施用。
冬桑叶三钱,苦杏仁三钱(去皮研),前胡三钱,生甘草三钱,炒枳壳三钱,桔梗三钱。以水两饭碗,煎药成一碗半,滤去渣,分三次温服,本方可连服三至五剂。
方解:本方系手太阴肺经药。因肺所生病为咳嗽、上气、喘渴、烦心、胸满等证。故首用冬桑叶之气味甘寒,去风燥湿,走肺络而宣肺气,同杏仁之气味辛甘苦温而利,除风散寒,解肌泻肺,降气行痰为主。佐以桔梗之气味苦辛而平,入肺、泻热、散寒、开胸、利隔、行气消痰;合前胡之气味辛甘苦寒,畅肺气,解风寒,理胸腹,下气降火,消痰止咳。加枳壳之气味苦酸微寒,化痰行气,止喘散结,消胀治咳。
从气化论,肺属燥金而性畏火,须藉脾胃土气以资生,故取甘草之气味甘平中和,泻心火而补脾胃以资肺金生化之源而保护肺气。甘草合桔梗名甘桔汤,能治咽喉口舌诸病,以其有苦辛甘平,散寒清热之功。桔梗合权壳名枳桔汤,有通肺下气利膈祛痰之力。本方药只六味,是从参苏饮、杏苏散、桑杏汤、甘桔汤、积桔汤等方加减组合而成。
前面说过,由于肺位至高,凡属气味俱厚,沉降重浊之品,用之则有药过病所之弊。昔人谓治上焦如羽,非轻不举。在本方中杏仁、前胡、枳壳三种虽气味苦辛,但皆轻微,降而能散,故取桑叶之轻清宣肺通络为之领导,又借桔梗之轻虚上浮,功同舟揖,载药力上行;更取甘草补土生金,其性中和,协调诸药,使邪气因而宣散,肺气恢复肃降,则咳嗽自愈。
随证加减法
本方药味剂量及方解俱如上述,兹将随证加减各法例举一二。
风咳:有风温风凉之分。风温咳:证现痰少稀薄色白,咳声清高,兼见舌红,苔白或黄,或口渴,脉浮数等象。可用本方酌加薄荷二钱,炒牛蒡子三钱。风凉咳:证现痰少稀薄色白,咳声清扬,兼见舌微红,苔薄白,鼻流清涕,或微恶风,脉浮缓等象。可用本方酌加紫苏三钱、薄荷二钱,如有头痛,可再加荆芥穗二至三钱。
寒咳:证现痰白起泡,咳声较重,痰冷难出,兼见头痛,舌色淡红,苔白滑,脉浮紧等象,可用本方酌加紫苏、陈皮各二至三钱。如再有恶寒无汗或头项强痛,可酌加淡豆豉三钱,冬季可加麻黄一至二钱,葱白三支。
热咳:证现咳嗽热痰,胶稠色黄,痰不易出,出则满口,粘连起泡,或咳引胸痛,或咽喉不利,口干,兼见舌红,苔薄白或黄,脉洪数等象。可用本方酌加马兜玲、天花粉、炒牛蒡子各三钱、鲜苇根一两。
湿咳:证现痰多色白清稀,咳声重浊,或声音如从瓮中出,兼有头闷声重,胸院不舒,口干喜热饮,或不欲饮水,舌苔白滑腻厚,脉弦而缓,或濡或细等象。可用本方酌加法半夏、陈皮、白茯苓、苍术等各二至三钱,薏苡仁五钱。
燥咳:时当秋冬之交,证现咳声清高,痰少难出,兼有口鼻咽喉津液不足,舌红苔少或无苔,脉浮短清而微,或右寸独大等象。可用本方酌加南沙参,瓜蒌皮、炒牛蒡子各三钱、川贝母、陈皮白各一至二钱。
火咳:证现咳嗽痰少或干咳无痰,喉间干燥,兼有舌红,苔白干薄或黄,或无苔光亮,口干,或喜冷饮,形瘦色苍,脉浮数或洪数等象。可用本方酌加玄参、天门冬、知母、生石膏、天花粉各二至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