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之外,生活以内:基金经理口述还原真实日常

“全世界最好的坤坤,不是蔡徐坤,不是谢广坤,而是张坤;全世界最好的春春,不是李宇春,不是陈小春,而是刘彦春;全世界最好的兰兰,不是卫兰,不是阿兰,而是葛兰。”

风头持续不减的基金和一群疯狂搞钱的年轻人,把本在幕后的基金经理不由分说地推到台前。

金融饭圈化成了颇具谈资的网络现象,但对于恪尽职守的基金经理们而言,他们既不愿意自己的发量与业务能力挂上钩,更不愿意自己的饭碗因为一时兴起的集体狂热而受到影响。

显然,基金经理的职业规划里从来不会出现“网红”这一方向,或者说,他们更愿意成为城市相亲角里被阿姨簇拥的那一类理想人选。

和基金持续飙升的热度相反,更多的基金经理希望将自己的生活温度保持在舒适水平。从下方受采访的几位基金经理所描述的日常轮廓中,你会理解这份对于生活温度的“冷却态度”。

昔日高考状元,今日自嘲金融民工

口述人:Alex | 36岁 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在外人眼里,基金经理大多是一副指点江山的气魄,但行业内能知道,面对着涨跌交替出现的屏幕,才是最真实的基金经理。狂喜、担忧、迷茫,各种情绪,不时轮番更迭。

我是2003年某省的高考状元,实际上在我们行业内,无论公募还是私募基金,不缺的就是高考状元。

像我知道的就有,曾经的公募基金一哥王亚伟是安徽省的高考理科状元,前海开源基金执行总经理杨德龙是市理科状元,新华基金王卫东是市文科状元,高瓴资本张磊是河南省文科状元……

都是实打实的学霸。选择从事这个行业,没别的,就是高薪酬。至少我的想法是这样的。和身边的同行聊起来也逃不过这个原因。看过一个数据,在管理规模前十的基金公司中,从业年限超过8年的高级基金经理的平均年薪是246万元,从业年限低于5年的基金经理平均年薪为132万元。在年景好的时候,年入千万也不足以称奇。

虽然这几年,大家对于基金经理的业务能力大多数为质疑,但不得不承认,几乎所有的基金经理都有着优秀的学历背景。不说别的,名校和高学历本身就意味着,基金经理的学习能力可以打败绝大多数人。

以国内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经理为例,“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高达97.6%,可以说硕士学历是成为基金经理的基本门槛。从院校背景来看,基金经理群体更是海归遍地有,清北是基操。

学历再高,你也得熬。在成为基金经理之前,至少要熬5年以上的“研究冷板凳”。从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开始干起,再到基金经理助理,最后才是基金经理。成为基金经理之后,还得耐得住折腾。牛熊轮回,各种极端状况,都得在枪林弹雨中硬着头皮顶着。

百万年薪,

也逃不了每个月对房贷车贷的忧愁

口述人:凌先生 | 40岁 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在成为基金经理之前,我总是觉得将来的生活是光鲜亮丽不失品位和品质的;成为基金经理之后,我才发现,有丰厚的收入或许能够带来旁人眼中的光鲜生活,但生活品质,却与收入无关。收入百万,可还是会对房贷和车贷发愁,这一点和收入一万的也没啥差别吧?

就比如说吧,在上海,让人崩溃的堵车能把坐在豪车里的人逼出脏话,也别说网约车,得绕整整二十分钟才可能找对门。而陆家嘴地铁站,总是能把你前一天烫得没有一丝褶皱的西装挤成冬腌菜。

就算前一天晚上看新能源行业研报到凌晨2点,也得提前出门在8点前到公司参加晨会。路上还得强制让大脑飞速运行来看看昨晚今早的国外市场和重要经济数据发布情况。

同事都是个顶个的老狐狸,真心相待的少,还不如把这精力多花在几个高净值的客户身上。每天联系客户,聊聊最新市场情况,毕竟这或许是工作时间内最难得的轻松时间了。

除了头脑风暴和客户约谈,其余时间被看盘和琐碎的电话、邮件给瓜分了。每天都是如此。除了在每个季度末和年度末,需要留意那些为争夺排名而使出的各种非常手段。那段时间,办公室里微妙的沉默氛围,会提醒着每一个人:这是一场战斗,没有硝烟而已。

公司末尾淘汰压力太大,不如奔私

口述人:Steven  | 34岁 私募基金经理

我是在2019年离开公募机构的。据后来媒体报道,那一年离职的基金经理超过200个。不少研究员、基金经理助理在这种情况下硬着头皮“顶了岗”。

一方面,很多人觉得那一年的业绩大多不错,跳槽可以和下家机构谈一个更高的薪酬。

另一方面,也确实是有很多人因为业绩不达标而被解雇。

虽然,我勉强没有因为业绩而被动离职,但的确也受够了这种提心吊胆的压力。

这两年在私募,别的不说,有种甩掉包袱轻松上阵的感受是真的。之前总因为业绩跑不赢指数而郁闷,现在自由调配,赚钱没有什么限制了。不过,之前在公募时都是赚的管理费,多少都一个样,现在就只能靠自己本事了,赚钱了爽,赔钱了也没得入账。

每一天,我都在怀疑自己

口述人:千先生 | 37岁 基金公司基金经理

基金经理面对的世界,是最现实的。完全靠业绩说话,别无其他。

国人都信奉捞一把就撤,这体现在基金经理身上,就是业绩不好,基金被赎回,公司收入下降,基金经理成为那只“替罪羊”。

尽管动辄掌管上百亿上千亿规模的基金,纵使你勤奋地研究行业优势和咨询优势,但面对投资深海的动荡,折戟也无能为力。

面对这最原始的丛林法则,每一天,我都在怀疑自己。但每一天,我也在提醒自己:只要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要把投资者的钱赚回来。

也就是凭着这样一个信念,让我在基金经理这条路上步履蹒跚地走下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