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鸟朝凤】戴锦华:女性是不一样的力量

午后时分,北大的上课铃声还未响起,有一间能容几百号人的大教室早已挤满了学子,过道、走廊都被围堵得水泄不通。一看这阵势就知道,接下来肯定是“戴爷”的课。

听到“戴爷”二字,不熟悉她的人可能以为这是位优秀的男老师。其实不然,戴爷是北大最受欢迎的女教授之一——戴锦华。

谈及这个称谓,来自于一次玩笑,众多女明星总以“爷”自称,戴锦华在与几位女学者聊天时表示不服,故自称“戴爷”。奇妙的是,没过多久,这个称谓就传遍了整个学校,学生自此都爱称其为“戴爷”。而那时的她不过三十出头。

她给人的印象就是:身穿深色披风、戴一条长围巾,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在课堂上侃侃而谈、说话权威犀利。气势上已然有了“爷”的风范。

让这位北大教授声名远扬的是她精准锐利的电影批评,任教二十余年来,戴锦华一直坚持给学生上大课。她的通选课《影片精读》被定为全校核心课程。

她的课不仅受到广大学子的追捧,还散播到校外,有些游客甚至会将听她的课作为一个旅游打卡项目,只为一睹“戴爷”的人格魅力。

她敢于批评任何一部作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展现给大家。不矫揉造作,更不哗众取宠。任教20多年,那股行云流水的劲儿一直未变。

后来她也应邀参加过一些节目,但没人能决定她讲什么内容,除了她自己。她拒绝一切格式化的流程,只想随心所欲地表露自己的观点和认知,主办方不得不做出妥协。因为底气十足,方可如此“任性”。

她的“任性”源于自身的底气。戴锦华身在文革时期,经历过时代的动荡和文化的稀缺。文化和资源的匮乏,反倒激发了她的求知欲。从小学开始,她一年可以读几百本小说、诗歌等课外书,所以很快就把学校图书馆的书读完,再把当时北京图书馆对外开放的书读完,接着到处去找书读。

当时环境下能找到的书有限,只要有一本书,一定是传阅状态,最多只能借一天。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迫使她学会了快速阅读的本事,也养成了大量阅读的习惯。直到现在,她每年依然要读近百本书籍。

这就使她成了观点和警句可以信口引用,点评起作品来令人耳目一新而备受听众爱戴的“戴爷”。

除了影评,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她一样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键盘侠”盛行的时代,她却显得异常冷静。当学生们为了“雷洋案”而愤怒时,她却不愤怒,“我所知道的一切都是媒体所告诉我的,我并不知道真实的发生了什么事情。”她如是说。当她为叙利亚难民问题而落泪时,学生们则漠然。学生表示不解,为何要去关心这么远的事情?

现今的社会现象就是如此:大部分人容易愤怒的是别人让他们愤怒的,容易高兴的是别人让他们高兴的,而不是来自于自身的独立思考。

林品于考博成功之际在微博写下:“曾经怀疑过学术的意义,也一度迷失于娱乐至死……感谢戴锦华老师的感召,将误入歧途的我领回了正道。”

一个老师的力量或许微不足道,但她却用自己微弱的光去照亮别人。

如今,“戴爷”即将步入花甲之年,却仍在探索新领域,在做研究,她的魅力透过文字传递到喜爱她的学子那里,让人拍案称奇。她不是传统型的女性,她亲手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有深度、豁达、优雅的女人,独有一种超脱的美,不是牡丹的倾国倾城,而是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

她说,即便生命从这一天就终结,她对过往的岁月也没有半丝后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