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大讲堂】与孩子有关的二三事
子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的流逝,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按照惯例,胎儿期、幼童期之后,我们应该妥妥地进入到成长期。但是,孩子从出生到成长的过程中,也还有很多事我们不得不说。
比如说,养孩子是个大问题,我们称之为“育”。何为“育”呢?
《说文解字》:“育,养子使作善也。”
小时候听到老人们批评成年人有时候会说:“你就不能教点儿好?”什么算是好呢?《说文解字》中这一句简单明了:
培养孩子,使其向善,多做善事
所以真的不要再说孩子是“熊孩子”了,孩子都是好孩子,“养子使作善”,商周时期的先民们就已经知道这个道理了——父母责无旁贷。
汉字中是否还有可以用来表示生育、养育之义的呢?当然有,可能还有点儿出乎我们的意料:
《说文解字》:“字,乳也。”
乳,并不是乳汁的意思,而是生育。
《玉篇》也足可以为之佐证:“字,养也。”字,也就是抚育、养育的意思。
我想这多少有点儿让我们觉得意外,是吧?今天这个“字”,在我们的印象中是多么“肤浅”,但在古人的世界里,它的含义实在丰富。不过,我们不妨牢牢记住:它既然有“子”的元素,想必就一定与“子”密切相关。
孩子长大了,养活之后,就是教育。
古代儿童入学堂,称之为“开蒙”。在周朝,已经有十分完备的“教育制度”了。《汉书·艺文志》记载“古者八岁入小学”……古代,至少在周代,孩子们八岁就要开始上学。
那何谓“学”?
《说文》:“学,觉悟也。”
学,就是让尚处在蒙昧状态中的孩童,知晓世事,有所领悟。
当然,《玉篇》对其的解释为“受教也”,也就是接受教育的意思。
但无论怎么说,尤其是在金文字形中表现得更为明显:学,就是孩子在教室里,由老师传授知识。
学生肯定有不听话的,此时该怎么办?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许慎认为,教,就是有人示范,有人效仿。不过,在甲骨文字形中,还是给我们展示了一些课堂的“真实情况”的。
从甲骨文字形看,“子”在左下方,这是一目了然的;右边的部分,像一只手拿着一根儿木棍。“子”的上方,是两个算筹一样的“造型”。合而言之,像是有人拿着木棍——我们不妨称之为戒尺吧,教小朋友学习。
古人对教师的尊重程度,远非当下的我们可以想象;体罚学生固然不对,但有体罚制度,对学生而言或许也是一种威慑。
这根小木棍,既是教具,也是威严。
以前朋友圈、网络上总流行着一种说法: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这句话曾经引起了很多老师的反感与抵制,其实如果我们冷静下来理性分析一波:至少在某些情况下,这句话是正确无误的。如同“医患关系”般紧张的“师生关系”,值得我们每个人深刻反思。一个好老师,拥有感召学生的魅力,助力学生孜孜不倦的学习。
《说文解字》:“孜,汲汲也。”《周书》上曾出现过一句”孜孜无怠”,和我们今天所说的“孜孜不倦”没有差别。孜,就是勤勉不懈怠的意思。想要让孩子勤勉,其实真的没有其他办法:家长做好表率,老师做好引导,距离“孜孜不倦”也就不会遥远了。
最后再说说汉字中记录下来的一种很令人生气难过的与孩子有关的社会现象。
“子”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了,下面两只手也很好理解,中间部分是什么?——中间部分,是个簸箕。合而言之,这个字是“弃”。
《说文解字》:“弃,捐也。”
弃,就是舍弃,抛开的意思。至于甲骨文为什么要用添加“子”的造型,或许最初就是一个令人难过的故事吧!
这不由得让人想到周王室的始祖后稷。
后稷的母亲是姜嫄,父亲是三皇五帝之五帝之一的帝喾。但凡神人出世,总有一些不同,比如后稷的出生。
据说有一天姜嫄外出,在广袤大地上看到一个巨大的脚印,大到离谱。姜嫄十分好奇,想要和自己的脚丫比较一下,就一脚踏了上去。刹那间,她就觉得面红耳赤,腹部似乎有所触动。姜嫄又惊又怕,飞也似的跑回了家。
不料,从此后竟然怀孕了;十月怀胎,生下一子。姜嫄虽然万般不舍,但家族中人都认为这个孩子来的蹊跷,是个妖怪,就让人将他丢弃。说来奇怪,最初丢到牛马巷中,是想着马有失蹄总会踩踏了这孩子,但牛马却自动避开这个孩子;继而扔到冰冻三尺的河中,但成群结队的鸟儿飞来用羽毛为其护体……姜嫄知道后,再也不肯扔掉这个孩子,因其遭遇,为之起名为“弃”。
弃的兄弟姐妹们,几乎承包了我们对上古神人的所有认知。
弃本人,又称之为后稷,是农耕始祖,五谷之神。
契,弃的异母弟,据说是帝喾的另一位妻子简狄,吞食了一枚鸟蛋所生,是商朝的先祖。
尧,这大概是最如雷贯耳的一位了,也是后稷的异母弟,庆都所生。与其父帝喾并称为三皇五帝中的“五帝”。
弃,还有一位如花似玉的姐妹,至于是姐姐还是妹妹,不可考证。她就是嫦娥。嫦娥大家都不陌生,我们就不多说了。
《易》曰:“蒙以养正圣功也”,先民们很早就意识到:对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正确的引导和教育,使之愈加端正,愈加淳良;而最好的教育与引导,莫过于以身垂范。于今,先民们的教育活动我们是看不到了,还好汉字作为语言交流的重要记录工具,默默地为我们记录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