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讲堂】“刻舟求剑”原来是个神话传说!

战国时期,楚人乘船出行。船至江心,他随身佩戴的宝剑不慎落水,见状不妙的他连忙伸手去捞,但宝剑早已沉入江底。同船的人为之惋惜,楚人却不慌不忙地从怀中掏出一把匕首......后面的故事我们就很熟悉了:他立刻在船帮上刻了一个朝下的记号——
“这就是我宝剑落水的地方!
船靠岸,楚人立刻从记号处下水;同船的人大惑不解,站在岸边观望。终于,楚人重新上岸,自言自语道:
“宝剑明明就是从这里掉下去的!为什么下面什么都没有?”
看热闹的人哈哈大笑,一哄而散。
舟行水上,剑沉入江,一动一静,何处可觅?
说文解字》:舟,船也。古者,共鼓、货狄,刳[kū]木为舟,剡[yǎn]木为楫,以济不通。象形。
据甲骨文、金文而言,像一只有着船头船尾与船舷的小船。传说中,船是由共鼓与货狄制作完成,用来横渡波涛汹涌的大河。故其本义为,渡河的木船。
大多数由“舟”衍生的汉字,都与“渡河工具”有关,比如说“船”。
说文解字》:船,舟也。
虽然“船”与“舟”互训(即互相解释对方),但古人对二者的区分很明确:
狭长的称之为舟,宽敞的才是船。
“舟”的古字形,就画出了二者泾渭分明的界线。
此外,还有我们熟悉的“舵”手,“艄”公......都由“舟”而来。
但在文字的演变过程中,“舟”也发生了变化。
之前我们说过:隶书的出现的原因之一,是为了解决小篆书写复杂的问题。显然,“舟”行至隶书时代,简化后已经很像“月”了。譬如“前”。
说文解字》:前,不行而进谓之前。从止在舟上。
据甲骨文字形而言,从“止”,从“行”,表示前行;从“舟”,表示前行所依赖的交通工具。从文字的演变进程来看,发展至隶书已彻底简化为“月”。
颇有画面感的“前”,让人不禁想起李白的“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有些汉字在简化过程中,简化为“月”的“舟”完全无迹可寻。
据甲骨文字形而言,像双手握船或掌舵的造型,故其本义应与“舟”相关。但在汉字演进过程中,“舟”渐变为“月”。
《说文解字》:“朕,我也。
朕,秦始皇之前,是人人皆可使用的第一人称;秦始皇之后,成为皇帝的专属名词。
清代“说文四大家”之一的段玉裁在为《说文》作注时曾提出:“朕”之本义为船上的裂缝。古书上偶尔能见到朕为“裂缝”的用法。
《周礼·考工记》中就有“视其朕,欲其直也”的说法,戴震进行注解时就指出“舟之缝理曰朕。
当然,这种用法少之又少。
以及俞。
说文解字》:俞,空中木为舟也。
观察金文字形,应与“舟”有关;俞,即挖空树木做成船。
讹变为“月”的不见得都与“舟”有关。
说文解字》:朋,古文凤。象形。凤飞群鸟从以万数,故以为朋党字。
从甲骨文、金文的字形来看,像将两串玉串挂在绳子上;但其最初的含义,应与“大鹏鸟”有关。——演变过程中,早已失去了“鸟”的造型,最终讹变为“月”。
还有表示颜色的“青”。
《说文解字》:“青,东方色也。木生火,从生,丹。
青,是代表东方的颜色;字形以生、丹会意。
《说文解字》:“丹,巴越之赤石也。象采丹井,一象丹形。”
丹,即巴蜀吴越地区的赤色矿石;指事字,象采丹井,中间的“一”表示赤色矿石之所在。
俗话说,“秀才识字读半边”,若依据是古字形,或许正确率还很高;但时移世易,在简化字面前,不追根溯源,极有可能“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