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院乡:发展路上的畅想
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尽管自十八大以来,脱贫工作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但是,由于存在人均自然资源拥有量的相对不足,以及农业生产受天气影响等等因素的制约,农民收入的再增长还是面临着挑战。因此,2017年10月,在中共十九大上再次提出,要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我在文章开篇的时候,呈现这个大的时代背景,就是为了烘托田家庵区史院乡的农业生产和农民增收工作的任重道远。
行文本篇,我的拟题本来是《史院乡:扶贫路上的畅想》。考虑到扶贫的终极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所以,最终敲定的篇名是《史院乡:发展路上的畅想》。今天,请您利用周末的休息时间,跟随我的采风步伐,一起走在史院乡的发展路上,去领略这个农业乡镇的田园风光。
史院乡的行政区划曾有过多次变动。新中国成立前,这里属于寿州。1965年,史院公社划归长丰县。2004年,毗邻瓦埠湖畔的史院乡在经历了一场滔天洪灾之后,成为了淮南市田家庵区的乡镇,这为她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契机。
这个契机是广义而持续的。比如此刻,当我行至涧坝村的时候,遇见一辆装载扶贫大棚的卡车送货到村委会的门前。乡人大主席邹成海正在这里忙碌着什么。我近距离观察了一下那些搭设大棚的金属管,我发现管壁较厚。就是以外行的眼光去判断,也能确定它的质量很好。
两年前,我来史院乡采风的时候,塑料大棚的普及率远没有现在这么高。当时也是初冬季节,因为天公作美,播种适时,这个以农业发展为主的乡镇到处麦荠青青。在一层寒霜的覆盖下,田野里的绿意披挂了一身的冰晶。远处弥漫的薄雾随风聚散,在诠释着风情。
今年的秋季,阴雨连绵,秋水四处蔓延。靠天吃饭的传统农业再次显现了它的弊端。我在慢走史院乡的时候,经常可以看到在那些自然的农田里,常常有一片高高的稻茬。因为当时田野里水位较高,收割机只能收割上面半截。加之天气原因,土地不能翻种,同时,由于秸秆禁烧力度加大,就这样在田间留下了一片片的稻茬。
我们离不开粗放型农业,因为大量的农作物需要在自然条件下成长。精细农业的发展也势在必行,因为成熟的社会需要高效率且稳定的投入和产出,不允许出现那种不确定的靠天收情况。于是,塑料大棚在扶贫战役的推动下被大面积推广,势如破竹。
我眼前的这片扶贫大棚位于涧坝村。走进信息牌后,得知面积有11亩,是田家庵区舜耕镇上湖社区帮扶的项目。我瞬间恍然大悟,难怪刚才在行走的路上,遇到了舜耕镇的陆洋镇长。他可能也是利用周末时间来这里查看帮扶情况的吧?
这片大棚的规格是统一的,都是长60米,宽7米。像这种规格的大棚,里面就可以进行机械化作业了。这片大棚落成于今年的9月份。我发现大棚外面菜蔬葱茏,里面也是一片盎然的绿意。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完成了绿色工程,乡镇干部们夜以继日的工作是有成效的。
我在棚区内行走的时候,特别是走到通风的大棚入口处,能够明显感受到一股股热浪扑面而来。这股热浪在清寒的初冬时节是温暖的,直抵人心。
我看到有的大棚里面栽种的是菜蔬,有的大棚里面栽种了草莓。这种最先落户于曹庵镇的水果皇后,经过三十多年的种植和推广,让近在咫尺的史院乡也大片的弥漫起了草莓的甜香。
因为行文需要,我常常在周末时间外出采风。我对一处地方印象的优劣,主要来自于和我有接触的当地居民的言行。
比如现在,当我站在一座大棚的通风口,好奇地向里面张望的时候,我看到了整畦整畦的草莓,草莓秧上有成簇成簇的白色花朵,花朵下有一只又一只开始泛红的草莓果。也看到了一个蜂箱,勤劳的蜜蜂在嗡嗡的四处飞动,传播着花粉。还看到了一对像蜜蜂一样勤劳的夫妻在大棚里打秧,创造着财富。
他们显然也发现了我,马上停下手里的活,热情地与我打招呼。原来这11亩的大棚是他们夫妻二人承包的,也是全依靠夫妻二人在劳作。令人喟然感叹:史院乡的群众是勤劳能干的!
说到塑料大棚,需要交代一下它的所有权形式。一部分大棚是农户自己建造自己在使用。另一部分大棚是由扶贫专款投入建成的。这些专款大棚分属于贫困户们。因为贫困户们多是体残智障之人,没有能力亲力亲为。因此,扶贫大棚建成后就统一招标,然后会有人来承包经营,再把租金反馈给贫困户们。
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势必要求建成的大棚规模化,集中化,以便于承包者经营。这里面又有千头万绪的工作,需要乡镇干部们抽丝剥茧一样样去解决。所以,当我在周末时间慢走史院的时候,在乡政府里看到的却是忙碌的工作日情境。
移步换景,此时,我已行走到了邵庄村。在这里同样看到了一片扶贫大棚。它们的钢管已经扎好,估计在不久之后就可以投入使用了。这里的大棚长73米,宽10米。可以供相对大型的机械入棚工作。
在这片大棚的对面,是一片翻耕了却没有来得及播种的田地。前文说过,今年秋汛期很长,靠天收的传统农业受到了严重影响,满地的粮食收不成,随后又错过了播种的时令,白白的耽误了一季。粗放型耕作和精细化管理在我眼前形成了显著对比,其带来的经济差别很快就会显现。
据介绍,精细化管理的大棚的经济收入,约是粗放型耕作的农田的10倍。这其中还不包括灾年农田的欠收因素。行文至此,您明白了吧?为什么高质量的塑料大棚会出现在史院乡发展之路的近旁。
在邵庄村有一户家庭农场,专门从事芹菜和甜瓜的交替种植。大棚面积已经约有200亩。农场主也是史院乡的原住居民。我的到来是没有预约的,我见到她的时候,她不事装扮,朴素一身。
当时,她的农场里面正在施工。据说这是政府支持的一个工程,名称叫做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项目。通俗一点地说,就是芹菜被择取后的烂叶,拉秧后的甜瓜藤蔓,甚至稻秸等农业废弃物,在这里被机器加工转化成绿色肥料,然后返田肥沃土地。
经过我的描述,您一定和我一样感同身受——田家庵区政府的德政工程正在有条不紊地循序推进。我们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史院乡的发展之路,在上级部门的科学指导下,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行走在芹菜大棚与大棚之间的路上,我和女场主有了更深入的交谈,正所谓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所有成功者都有着相似的成功:一次次摔倒,一次次爬起,永远怀揣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家乡的发展之路上义无反顾地前行。
我说,像您这样规模比较大的家庭农场,芹菜的产量这么高,有没有出现过滞销的情况呢?她说几乎没有。这又要谈到塑料大棚的优势了。常言道,岁月不饶人,季节不饶天。大棚内的温度高,可以相对自由地调控播种时间。农场可以根据节日分布情况,主动错过上市高峰期。与此同时,她有自己的运输队伍,怎么会滞销菜蔬呢?
说话间,那边传来了人语,有两名雇工正在给大棚压土。随着农民本土化创业力度的加大,一些外出打工的农民开始凤还巢。或者在自己的土地上精细化操作,或者在农场里帮工。那种单打独斗式的小农经济正在被集团化的大农业所取代。这种取代是悄然的,同时也步履铿锵。
我的史院之行注定是有收获的。随意的一次张望,就会有惊喜装入行囊。行走在史院乡的红埠大道上,同行的訾宏安师傅指给我看了一处特别有意思的地方。
在这条连接红池广场和瓦埠湖的大道旁,眼前是一根经过碳化的树木电线杆,它见证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时光。旁边的电线杆是水泥质地的,这显然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浑身释放着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芬芳。再向前看,路边矗立着一座座太阳能电池的路灯,它们一路向前,把当代的光明带给远方,迎接史院乡的儿女早日回归,大步行走在家乡发展的路上。
我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在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一定会教授他们掌握“对比”的写作技法。不动声色的客观呈现,无需加进任何人为的评述,通过对比,一切尽在不言中。看到眼前的这三处景象,谁能忍心否定党和政府的发展决心?谁又忍心否定田家庵区的史院乡在发展的路上有着大胆的畅想?
回到史院乡政府,我遇到了陈广玉乡长,他正陪同薛永强副区长在调研某项工作。我们有了短暂的交流。大家都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希望。对目前工作的艰巨性也有清醒的认识。我说,我真的希望民俗乡镇史院建设的别具特色,让农村像农村一样。
行文至此,理应照应开头。2013年11月,在湖南考察时做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指示。之后,“精准扶贫”成为各界热议的关键词。这个词语也在史院乡生根发芽,开出了扶贫的成效之花。
十八大以来的精准扶贫取得的成就,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这对于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反贫困行动,以及整个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都具有深远的影响。我们的史院乡更是在扶贫的路上,把目标定的更为高远。他们希望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精细化集团化管理,在发展的路上撒播沁人心脾的芳香。
《史院乡:发展路上的畅想》 2017.12.5
作者:崔小红,淮南市作家协会会员,田家庵区政协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