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才是中国最美的房子!
四合院历史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在西周就已经有完整的四合院现世经金、元,至明、清,逐渐完善,最终成为北京最有特点的居住形式。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乡下建房,喜欢中式禅镜的雅士们四合院便是第一选择,老来二居,一所院,二亩田,三人行,何不美哉,妙哉?!我会从历史追寻开始到风水布局和图案含义代表,内部装饰格局几个方面让大家更深入了解四合院我们中国的传统庭院,更会永久流传下去,我们的子孙也应该知道其中的美与境,中国!永垂不巧!希望以后的中国能把自己千年历史挖掘并流传,不存在的崇洋媚外,一味的追求洋而抛弃本我,根本还在于我们的教育,传统美学不曾忘,不敢忘!
四合院起源
四合院的结构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由古建筑缓慢演变而来的。四合院建筑最早起源于历史悠久的黄河流域,它是典型的木构架建筑,是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的典型代表。传统的四合院建筑基本采用“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两厢”的建筑格局。
方形建筑可以算是早期建筑的代表。发掘于河北省武安县的磁山文化遗址是黄河流域早期农耕文化的代表,平面多为不规则的圆形,面积约6 ~8 ㎡。到了仰韶文化时期,方形房屋逐渐在黄河流域占据了统治地位,房屋面积扩大为 20㎡左右,建筑平面形式发生了由圆到方的演变。
仰韶文化晚期,村落联合体中心村落开始出现前后和左右分间的房屋。发掘于渭水上游秦安大地湾遗址中心村落的“原始殿堂”,就是多空间的复合体建筑。主室呈东西展开的长方形,左右近后山墙各有一大柱,形成轴对称格局。至此,“中轴对称,前堂后室,左右两厢”格局基本形成。
春秋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代表地主阶级的士大夫阶层和城市的商人们为满足生活需要,使得四合院建筑逐渐趋于规范化和定型化: 住宅的大门为3间,中央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为庭院,上方为“堂”,为生活起居、会见宾客、举行仪式的地方; 堂的左右为“厢”,“堂”后为“室”。
7 世纪初期,唐代建立起强大的帝国,促成中国历史上的文化高潮,建筑艺术也不例外。宋代四合院的院落更加复杂,院子周围往往用廊屋代替木质的回廊,因而房屋的功能与结构以及四合院的造型都发生了变化。
元明清时期四合院逐渐成熟。元世祖忽必烈“诏旧城居民之过京城老,以赀高(有钱人)及居职(在朝廷供职)者为先,乃定制以地八亩为一分”,分给前往大都的富商、官员建造住宅,由此开始了北京传统四合院住宅大规模形成时期。20世纪70年代初,北京后英房胡同出土的元代四合院遗址,可视为北京四合院的雏形。后经明、清完善,逐渐形成北京特有的四合院建筑风格。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北京的很多四合院沦为了大杂院,而改革开放后随着城市改造的开展,很多传统四合院被拆毁,如1998年拆除康有为的粤东新馆,2000年拆除赵紫宸故居,2004年拆除孟端胡同45号的清代果郡王府,2005年拆除曹雪芹故居,2006年拆除唐绍仪故居。与此同时,一些四合院被列入北京市和各区县级的保护院落。
在古代,四合院基本上满足了一家人生活的需要,那时两进四合院以及更大的四合院通常是官宦和士绅的住所。而到了现代,一方面上下水、暖气等卫生设施没有进入四合院,沦为大杂院的四合院也未继续改进以适应汽车、空调等设备的需要,另一方面,像四世同堂那样的大家庭也比较少见,有钱的人家通常愿意在交通方便的郊外购置别墅,而不是生活在人口密度较高的市区。因此作为民居的四合院是否还存在价值,也是近代以来,一个争论的问题。
随着老城区保护的开展,对原有四合院进行了改造,例如1990年由清华大学吴良镛教授主持的对北京菊儿胡同四合院的危改项目,在保留院落结构的基础上,将原有四合院的平房改为楼房,增加了厨房、卫生间等设施。该改造工程获得了联合国的世界人居奖。北京南池子危改中,也将部分四合院房屋改成两层,并修建了地下车库。2006年,北京市公布了《北京四合院建筑要素图》,作为对四合院保护、修缮、翻建、改建的参考依据。 [3]
大大小小的四合院组成了北京特色的胡同
四合院成为了北京人主要的住宅
常见的四合院以“进”为单位分类
“进”制四合院
一进院
二进院
三进院
四进院,这四种四合院中, 三进院是明清时期最标准的四合院结构,布局最为合理、紧凑,是民间大量采用的样式
【三进院平面图】
四合院的大门一般开在院子的东南角
因为中国建筑有着严格标准
按照北方建筑风水学
四合院都讲究“坎宅巽门”:
“坎”为正北,在五行中属水,正房建在水位上,可以避开火灾;
“巽”即东南,在五行中为风,进出顺利,所以把门开在东南角,取个出入平安的吉祥之意。
【三进院风水图】
中国的建筑向来等级森严
各种建筑单体也按照主人的身份和等级不同
分成不同级别的形制
四合院的脸面--门——
王府大门作为四合院的脸面担当,不同的身份等级,四合院所开的门也有所不同。级别最高的是王府大门,一般为皇家宗室所用,占三间或五间房的位置,两侧有影壁。————
广梁大门级别依次是广梁大门,传统相声《夸住宅》中说“路北有广梁大门,上有门灯,下有懒凳。”这个广梁大门,就是一种官宦宅邸常用的大门形式。在房屋中柱上安装抱框和大门,门前有半间房的空间,房梁全部暴露在外,因而称为“广梁大门”。————
金柱大门其次金柱大门,在房屋金柱上安装抱框和大门,门前有少量空间。————
蛮子门其次蛮子门,在房屋前檐檐柱上山安装抱框和大门,门前没有空间。蛮子门是南方到北京经商的商人经常使用的一种住宅门形式,因为安全问题的考虑,他们把大门推到了最外面的檐柱上,就是为了不给小偷容身作案的机会。————
如意门其次如意门,在房屋前檐的檐柱上砌墙,在墙上的门洞内安装抱框和大门,门前没有空间。————
随墙门再低一个等级的就是直接在墙上开门洞的随墙门,有的装饰有小门楼。————
垂花门
《红楼梦》中黛玉初进贾府时写到:“众婆子步下围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推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朝后诱狼,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这里说的垂花门,就是第一进院与第二进院之间的一道门,也是整个四合院最漂亮最带感的一扇门。
因为结构的原因,垂花门的两个前檐柱可以不用落地而悬在半空,两个倒垂下来的柱头雕饰出莲瓣、串珠或石榴头等形状,酷似一对含苞待放的花蕾,这对短柱成为“垂莲柱”,垂花门也由此的名。
————
一殿一卷
一座垂花门几乎浓缩了中国建筑所有的元素。大部分垂花门采用的是“一殿一卷”式的屋顶,即门外部分是起清水脊的悬山顶,门内部分是卷棚顶,二者勾连相搭接。屋顶下的空间像个小房子,前后有门,左右连通抄手游廊。
《夸住宅》中说到“二门四扇绿屏风洒金星,四个斗方写的是斋庄中正”。所谓四扇绿屏风,就是垂花门向着院子里的门,一般是四扇,平时关着。这个“二门”,指的就是垂花门,过去大小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说的就是从来不迈出垂花门到外面去。
——影壁
影壁是北京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
主要作用在于遮挡大门内外杂乱呆板的墙面和景物
美化大门的出人口
人们进出宅门时
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叠砌考究
雕饰精美的墙面和镶嵌在上面的吉辞颂语
影壁也称“罩壁”
在老北京四合院中有着不容忽视的地位。
听老人们讲,过去人们很迷信
认为人死后有鬼魂
如果在夜晚有孤魂野鬼游荡
闯进宅院就会不吉利
而大门前有影壁罩着
鬼魂见了自己的影子就不敢往里闯了
四合院的影壁有三种
一种是位于大门内侧
呈“一”字形,叫作“一字影壁”
过去无论大户人家还是小门小户
大多都有这种影壁
其下部多设有须弥座
顶部是屋顶
墙体的影壁心上或刻有吉祥图案
或写上一个大大的“福”字
或上下连写的“招财进宝”字样
一字影壁
座山影壁
第二种是位于大门外面的影壁
多坐落在胡同对面
正对宅门
一般有“一”字形和“雁翅”形两种
俗称“一字影壁”和“雁翅影壁”
在《夸住宅》中说的“对过儿是磨砖对缝八字影壁”
指的就是这种“雁翅影壁”
雁翅影壁
第三种是位于大门左右两侧
与大门檐口形成夹角
平面呈反“八”字形
俗称“反八字影壁”
主要是起装饰作用
增加门前的气势
反八字影壁
一般可以运用“雁翅影壁”
或者“反八字影壁”的人家
非富即贵
因为这两种影壁就是权力以及财富的象征
“有钱就是任性 '
过去老北京人喜欢串门
但有一个不成规矩的规矩
就是在进入人家的屋门前
在影壁前问上一声“家里有人吗”
或咳嗽一声,以示有人来了
既给主人一个提示
也是对主人的一种礼貌
以后影壁的功能多了起来
成为人们聊天、下棋、小孩子捉迷藏的好地方
一般的四合院过了垂花门就是第二进院子也就是正院
遇到雨雪天或者无重要活动
无需开放垂花门
进入正院就要经过抄手游廊
这一圈连廊沿着内院外围连通垂花门与东西厢房
直达正房
因形似人揣手形成的形状而得名
抄手游廊
经过抄手游廊
就能到达内院
坐北朝南的正房当然就是给四合院主人住的
一般是三间或五间
这里朝向好
冬暖夏凉
并配有东西耳房
所谓“三正两耳”或“三正四耳”
耳房一般作为仓库或书房来使用
问什么要坐北朝南
早在原始社会
汉族先民就按照坐北朝南的方向修建村落房屋
在屋内,面向屋门
你此时面向的什么方向
房屋座向就是什么方向的
这个叫“向”,而房屋所在位置叫“座”
那么坐北朝南的房子
就是位于北侧,门朝南的房子了
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
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性、方人杰地灵。
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
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归线以北
太阳多从东偏南升起,从西边落下
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
住宅的门、窗朝南
可使更多斜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
从而提高室内温度
而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
太阳从门、窗射入的光线相对就少
从而能保持室内有一定的凉意
再就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
宅舍朝南
盛夏季节可避开下午最热时的直射阳光
隆冬季节又可避开西北寒风,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
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
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
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
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
打了败仗、臣服他人
“败北”、“北面称臣”
正因为正南这个方向如此尊荣
所以过去老百姓盖房子
谁也不敢取子午线的正南方向
都是偏东或偏西一些,以免犯忌讳而获罪
一般四合院里的东西厢房是给小辈儿住的
东厢房住儿子
西厢房住女儿
朝向最不好的倒座房
一般作为仓库或者给下人住的房间
有的有钱人家的私塾也会设在倒座房里
四合院的雕饰图案以各种吉祥图案为主,如以蝙蝠、寿字组成的“福寿双全”,以插月季的花瓶寓意“四季平安”,还有“子孙万代”、“岁寒三友”、“玉棠富贵”、“福禄寿喜”等等,展示了老北京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影壁
在进出宅门时,迎面看到的首先是影壁, 影壁是四合院大门内外的重要装饰壁面, 通常用于遮挡视线、美化大门、挡风御寒, 由砖砌成,由座、身、顶三部分组成, 座有须弥座,也有简单的没有座。
位于大门内侧,呈一字形, 称为一字影壁, 独立于厢房山墙或隔墙之外的, 称为独立影壁, 在厢房的山墙上直接砌出小墙帽, 并做出影壁形状,影壁山墙连为一体, 则称为座山影壁。 立在宅门对面的八字形影壁, 则称为雁翅影壁。
一字影壁
独立影壁
座山影壁
雁翅影壁
倒座房
倒座房是四合院中最南端的一排房子, 其檐墙临胡同,一般不开窗。 由于门窗都向北,因此采光不好。 其最东为私塾,最西为厕所, 其间的房子一般为仆人居住。
垂花门
古时,常说“大门不出,二门不迈”, 这“二门”就是指垂花门, 垂花门位于院落的中轴线上, 把院落截然分为内外两部分。
在垂花门内一侧的两棵柱间, 再安装一道门,称为“屏门”, 只有在家族举行重大仪式才被打开, 平常人们进出二门时,不通过屏门, 而走屏门两侧的侧门或抄手游廊, 以到达内院和各个房间。
抄手游廊
在正房、厢房与垂花门之间, 一般都有抄手游廊连接, 进门后先向两侧,再向前延伸, 到下一个门之前又从两侧回到中间。
抄手游廊都是沿着院落的外缘而布置的, 形似人抄手(将两手交叉握在一起)时, 胳膊和手形成的环的形状,所以叫抄手游廊。
南侧的大门和倒座房, 北侧的垂花门和游廊, 共同围成四合院的前院, 前院是主人会客办公的场所, 通过垂花门之后才是内宅, 即四合院的生活区。
四合院的房屋居住有严格规定, 反映出等级观念、长幼有序的思想。 一家老少,从上到下, 均按照辈分来分配居室。
正房
过了垂花门就是第二进院子, 坐北朝南的正房是一家之主的居所, 一般是三间或五间,冬暖夏凉, 并配有东西耳房,耳房用作仓房或书房。
正房的明间(即中间一间)称为堂屋, 三开间的正房堂屋两侧是卧室和书房, 通常在明间正中排放一八仙桌, 桌子两旁设两把椅子, 在墙上挂着一幅画和两副条幅, 或挂四幅中堂画。
耳房
正房两侧的两间房间高度低于堂屋, 且布局颇似人的双耳,故而被称作耳房。 如果院子狭长,厢房通常也会有耳房, 通常是平顶的,因此厢房的耳房被称为盝顶。
厢房
东西两侧的厢房是给小辈住的, 古时以东厢房为尊,西厢房为卑, 东西厢房的高度有着细微的差别, 东厢房略高,西厢房略低, 东厢房住儿子,西厢房住女儿。
庭院
四合院除了内宅、外宅的主要院落之外, 还会形成一些小的院子, 如正房两旁耳房前的小院, 以及外院两侧被屏门隔开的小院。
走到院内,有随处可见的风景, 这些院内种植了各种树木花草, 花木扶疏,幽雅宜人,惬意舒适, 此外还设有鱼缸,有养鱼的习俗。
后罩房
后罩房通常是最里一进院子的, 靠近院落边界的房子, 后罩房和正房朝向一致, 其间数一般是和倒座房相同, 以尽量添满住宅基地的宽度。
后罩房的等级低于正房和厢房, 其房屋尺度及质量相比而言都稍差, 主要供未出阁的女子或女佣居住。
“庭院深深深几许”, 只有在这古老的院落中, 才能感受到这种中国式的诗境。
室内取暖多用火炉,火炉以质地可分为泥、铁、铜三种,泥炉以北京出产的锅盔木制造,透热力极强,轻而易搬,富贵之家常常备有几个炉子。一般人家常用炕前炉火做饭煮菜,不另烧火灶,所谓'锅台连着炉',生活起居很难分开。炉子可将火封住,因此常常是经年不熄,以备不时之需。如果熄灭,则以干柴、木炭燃之,家庭主妇每天早晨起床就将炉子提至屋外(为防煤气中毒)生火,成为北京一景。
四合院内生活用水的排泄多采用渗坑的形式,俗称“渗井”、“渗沟”。四合院内一般不设厕所,厕所多设于胡同之中,称“官茅房”。
北京四合院讲究绿化,院内种树种花,确是花木扶疏,幽雅宜人。老北京爱种的花有丁香、海棠、榆叶梅、山桃花等等,树多是枣树、槐树。花草除栽种外,还可盆栽、水养。
盆栽花木最常见的是石榴树、夹竹桃、金桂、银桂、杜鹃、栀子等等,种石榴取石榴“多子”之兆。至于阶前花圃中的草茉莉、凤仙花、牵牛花、扁豆花,更是四合院的家常美景了。
清代有句俗语形容四合院内的生活:“天棚、鱼缸、石榴树,老爷、肥狗、胖丫头”,可以说是四合院生活比较典型的写照。
《周礼·秋官·朝士》云:
朝士:掌建外朝之法。左九棘,孤、卿、大夫位焉,群士在其后;右九棘,公、侯、伯、子、男位焉,群吏在其后;面三槐,三公位焉,州长众庶在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