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里相逢情依依(4)
*************遇见李商隐和白居易
李商隐的诗常常吟到人的心里去了。李白的纵横捭阖让人欣赏,杜甫的沉郁凝重让人肃然,王维的山水迷濛让人向往,但那些诗都是作者独有的生命体验,可叹可泣,却有种高不可攀的高度,在引用的时候会觉得贴切中难免有点夸张。而李商隐的诗,仿佛就是在写我、写你,他用那么美的诗句表达了人们共同的情感态度。“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远路应悲春晼晚 ,残宵犹得梦依稀。”“身无彩凤双飞翼 ,心有灵犀一点通。”“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嫦娥应悔偷灵药 ,碧海青天夜夜心。”“客散酒醒春夜后,更持红烛赏残花。”这些句子在引用的时候,会自然而然,仿佛说的本来就是自己的话。
这是李商隐的三首传播很广,被人引用最多的三首诗,堪称他的代表作。“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成了恋爱的人们公共的誓约。“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成了离别的夫妻共同的期待。“夕阳无限好 只是近黄昏”成了历经沧桑的人们相似的体验。
白居易的诗最为脍炙人口,不仅一读就懂,而且情感和形式都非常动人。更为难得的是,他一个士子文人,却总是深深地关心不幸的人们。他苦“市南城外泥中歇”的卖炭翁,感“老大嫁作商人妇”的琵琶女,叹“一肢虽废一身全”的折臂翁,愁“唯向深宫望明月”的白发人,悲“宛转蛾眉马前死”的杨贵妃......对于诗中这些人的不幸,白居易都感同身受,诉诸诗中才如此情真意切。你的遭遇,我的关心;你的苦难,我的悲伤。
**********************************************************
在用诗歌写人记事中,白居易真正做到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让人感到他深深的悲悯情怀。他的诗歌在抒情达意上也非常高明,沉静的文字中渗透出细致入微的感情让人心醉。“花非花”表现一种虚无缥缈的情状,可以是景色,也可以是情绪,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动人的感叹。“赋得古原草送别”一诗,年轻时读出的是豪迈,而今感受到其中的每一句景中含情,触景生情,情景交融,满满的都是萋萋离别情。有一种离别是“执手相看泪眼”,有一种离别是放眼“离离原上草”,那别绪须用更大的空间释放。最让我感动的是这首《问刘十九》。“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白居易劝酒跟李白很不相同,李白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是“古来圣贤皆寂寞 惟有饮者留其名”,是引导和强求。而白居易是“晚来天欲雪 能饮一杯无?”一种体贴、一种尊重、一种优雅和高贵,尽在这轻轻一问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