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都平等了,为啥谈恋爱时大多数还是要男追女?

谈恋爱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都少不了要有的一次经历,两个人在一起甜甜蜜蜜,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其实,谈恋爱说白了,根本目的还是结婚生子,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是人类繁殖种族的一种比动物高级一点的手段。

我们发现,或者说我们从懂得谈恋爱这件事的那一天起,就知道一个事实:大多数情况下,女孩是矜持的一方,男孩是主动追求的一方。有些男孩有“天赋”,追求女孩很容易;有些男孩就比较难,追得天昏地暗,最后和心爱的女孩一起走上婚礼殿堂——他还只是个伴郎……

说好的男女平等呢?

其实,不仅仅是人类,动物界也是一样的。在自然界中,动物中(这里主要指哺乳动物和鸟类)也有很多情况下都是雄性追求雌性。雄性之间为了争夺配偶一个个视死如归,雌性们则在一旁吃瓜,等着胜利者来和自己成双配对。这是为什么呢?

针对这个现象,不同的生物学家有不同的解释,其中一种比较有说服力:那就是性别本身决定的。

要说明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到底什么是雄性?难道雄性和雌性仅仅是为了区别两种不同的性别而起的“代号”吗?显然不是。同样的,雄性也并非就像人类的标准一样要比雌性大,在自然界中,雌性比雄性强壮的例子比比皆是。

根据现代生物学上的定义,雄性生物就是在交配时提供精子的一方,而雌性则是提供卵细胞的一方。这两种生殖细胞有着明显的区别:精子产量极高,但是基本上只是负责携带遗传基因,此外就是能够“游啊游”,寻找卵细胞;而卵细胞产量低得多,但是除了缺少一半的遗传基因之外,其他结果一点不比普通细胞少,而且还含有大量的营养物质,所以比精子要大得多。

因此,从先天方面来说,二者还没有“入洞房”,雌性就已经比雄性多付出很多了,这还不包括雌性需要怀孕、孕期需要承担别捕食的风险、可能存在的后期抚养问题。而雄性不一样,大可以在把雌性的肚子搞大之后,继续找别的雌性“植树造林”。

如果自然界都是这样,那雌性也太吃亏了。显然,怀了孕的雌性会比不怀孕的雌性面临更多风险,死亡概率更高。按照自然选择的规律,这种独自怀孕、生孩子的雌性,恐怕要灭绝了。

因此,雌性必须想办法,让自己的配偶也同样为后代做出贡献,以此保证自己和孩子的安全。

但是,俗话说得好,雄性靠得住,猪都会上树。雄性的饼画得再好,也比不上实际的付出。有些雌性对雄性所谓“我会对你负责”的表现(动物界的伪装)信以为真,结果孕育幼崽的时候,雄性跑路。这样轻信雄性的雌性,同样还是会被自然选择所淘汰。所以,与其把未来规划得再好,不如现在就付出你的努力。

于是,在自然界中,出现了一些比较矜持的雌性。她们对于雄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做出大量的工作,付出大量的努力,才可以获得她的同意。

这么做,对于雌性来说有两个好处。首先,雄性在婚前就付出了大量的精力(也许是和其他雄性的争斗,也许是为雌性筑巢或者提供食物),就算雄性婚后跑路,雌性也得到了一定的保障;另外,由于雄性付出大量努力才”娶到媳妇“,所以它一方面未必会愿意仅仅洞房一次就放弃努力的成果,另一方面也会因为即使去找”小三“也要同样付出大量努力,实在是划不来。

另外,即使是人类社会,母亲也同样要为子女付出很多。不论父亲多么尽职尽责,至少生产的痛苦还是要母亲来承担的。鉴于此,我们男人在追求喜欢的女孩是付出努力,也是不该有什么抱怨的。

当然了,即便如此,自然界中依然可以见到有一些物种比如海象,任由雄性一个“人”霸占多个妻子,这是怎么回事呢?

生物学家指出:这样的生物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少数雄性霸占了绝大多数雌性。这些雄性是所有雄性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战斗力最强的,所以它们的基因才应该被保存下来。而失败者体内带着不利于族群在自然界生存的基因,因此如果这样的基因传给后代,会导致后代积弱甚至可能灭绝,这也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因此,虽然那些佼佼者看起来生活很滋润,但我自认为离这种雄性差得远,幸亏我投胎的时候没有变成这种动物。还是人类比较好,对喜欢的女孩子好一点,多付出自己的真心,大多数情况下还是会得到回报的。

总之,不论从生物学角度还是人类文明的角度来说,雌性或者说女性都为整个族群作出了巨大的牺牲,雄性或者男性为她们付出都是在所不辞的。所以,希望大家都对自己心爱的女孩子更好一点,感谢她们的贡献。除非某一天,医学上男性代孕(别笑,真的有)变得稀松平常,或许会有所改变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