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虽有差异,但风俗基本相同,武汉四郊区原本是一家
武汉最后一次调整管辖区域距今已经26年了。昔日的7城区6郊区除了汉南管辖区域有所变动外,其他城区都基本维持着原有范围。
26年后,四郊区都完全融入了武汉。
但还是有一些人爱拿加入武汉的早晚来说事,朋友们,3000年前中国还只是在中原地带,咱大湖北也是后面才加入的好不,所以,加入武汉早晚不是问题,是否认同武汉文化才是根本。
黄陂话,新洲话,蔡甸话和江夏话差异还是有点大,没办法,过去属于不同的语系,将来随着普通话的普及,以后大武汉说同一种语言指日可待。
(以后大家都说普通话,我看你再怎么说嘲笑人家说的是乡里方言,呵呵!)
这几天查阅了四郊区的相关风俗民情资料,发现在主要的习惯方面大致都是相同的,看来我们四郊区在很久以前就做到了文化相通,其实我们本就是一家人,何必要分划到武汉的早晚呢?
风俗习惯以介绍黄陂的为主,如果其他郊区和黄陂有不同会特别点出。
书本上记载的东西和现实看起来还是有些差别,毕竟这些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很多风俗习惯都发生了改变。
但还是决定将书本上介绍的东西完整地分享出来,毕竟是一份回忆。
本人非专业人士,可能部分叙述存在着错误或遗漏,欢迎您留言指正。
丧事:
黄陂风俗:老年人如超过60岁故去,称为“白喜事”,一般会大操大办。
基本流程,送终-入殓-停丧-吊唁-出殡-下葬-复土-守孝
说明:
送终:中、老年人弥留之时,子孙必须到场送终。
入殓:将死者装入棺材,谓之“入殓”,俗称“进材”。
停丧和吊唁:入殓后但不封棺盖,供子女亲友瞻仰遗容后再封棺,设香案、置灵牌,布置灵堂开吊。90年代后,有的会请戏班子,歌舞团搭班唱戏。
出殡和下葬:俗称“上山”,要请道士做斋,为死者“开路”。土葬棺木由8人抬,火葬由孝子捧骨灰罐,丢纸钱“买路”,儿女披麻戴孝,其他人众按亲疏关系分别搭长、短白条孝布。
复土:3日后,后辈要上坟添土,谓之“复土”。
守孝:3年为大孝。春联第一年用白纸,第二年用黄纸,第三年用绿纸。
感觉只在部分农村还保存着这些风俗。
生子:
黄陂城乡,凡妇女分娩,亲友和邻里都会道贺。
孩子出生的第二天,女婿会准备红鸡蛋向岳父母家通报,俗称“报喜”,岳父母家会拿鸡、蛋、油面、红糖和幼儿衣物回赠。
第三天,用温水泡艾叶为婴儿洗澡,俗称叫“洗三”,当天也会以酒肴款待接生婆和亲友,叫做“洗三朝”。
第九天,婴儿的外婆,舅母,姨妈都会携带衣服,鸡、鸡蛋、红糖、长生面和摇篮等来探望产妇和婴儿,俗话叫“做九朝”。
产妇在生孩子的当月,叫“月母子”,当月,产妇禁忌走亲串门,叫“做月子”。
婴儿满月后,由妈妈抱至外婆家(也可以不带婴儿),俗称“走满月”
儿童庆生
周岁:
婴儿出生满一年为“周岁”,当天,亲朋会前来庆贺,但抓周的习俗基本不存在了
十岁。
孩子满九岁就做十岁生日,俗称“做望生”,当天,亲朋会带钱或者物来庆贺,此生日非常被看重,过去孩子多,只会给老大做。
江夏也差不多,但多了一个15岁,10岁和15岁舅妈,姨妈和姑妈送衣服祝贺,叫“过童关”。
祝寿。
俗称“祝生”,黄陂祝寿多限于60岁以上老人,如60大寿,70大寿,80大寿等。
因忌讳“满”字,常常会提前一年庆生。
但据说新洲、江夏可以庆祝50大寿。
扫一扫
/
天气渐渐转凉
要注意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