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好牌,打得稀烂

大圣的小宇宙

第440篇原创文章
预计阅读时间14分钟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文/ 大圣
公元433年,也就是南朝刘宋元嘉十年,48岁的谢灵运以“叛逆”罪被朝廷问斩于广州。
消息传出,舆论一片哗然。
谢灵运是谁?
南北朝时期著名诗人,山水诗的开山鼻祖,我国最早的户外旅行家,国内著名登山鞋品牌“谢公屐”的发明人,东晋名将谢玄的孙子,大书法家王羲之的曾外孙。
唐代刘禹锡曾写过一首名为《乌衣巷》的诗,诗中说: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其中的“王谢”,指的就是东晋时期的两大名门,王家和谢家,两家联姻之后,更是权倾朝野,名震一时,成为辅佐司马皇族的左膀右臂。
谢灵运作为两大名门望族之后,从一出生,就尽享荣华富贵。
当时没有科举制度,官二代不需要任何考试,可以凭借祖上的功劳,世袭爵位。谢灵运18岁就被封为康乐公,食邑两千户,历任太尉参军、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等职。
工作之余,谢灵运酷爱旅游,并在旅途中创作了大量的山水诗,一路游山玩水,一路发朋友圈,他的山水诗在社会上流传颇广,后世李白、王维、孟浩然等人均受其影响,并最终形成山水田园诗派,明代徐霞客更视其为偶像,推崇备至。
总之,作为官二代兼富二代的文坛才子,谢灵运可谓根红苗正,年轻有为,前程似锦。
这样一个人,好端端怎么被皇帝给杀了?
社会上议论纷纷,不了解内情的人为谢灵运感到惋惜:世间从此少了一位才子。
了解谢灵运的人也为之感到惋惜:这个狂人怎么才死啊?!当今圣上真是宽容大度,换别人,早杀他一百回了。
为什么会有这两种截然相反的评价?一代山水诗人谢灵运究竟因何被杀?
1
据《宋史》记载:“运幼便颖悟,少好学,博览群书,文章之美,江左莫逮。”说谢灵运小时候特别聪明,文章写得很好,在江东一带很有名气。这没什么好奇怪的,所有文学上有成就的人小时候差不多都这样。
但谢灵运的情况比较特殊,因为他父亲谢瑍是先天弱智,连自己名字都不会写,他爷爷谢玄感到很惊奇:“我乃生瑍,瑍那得生灵运!”我生了个傻儿子,傻儿子怎么会生出灵运这么聪明的孩子?从遗传学角度看,这不科学呀。
不久,爷爷和父亲相继去世,谢灵运长到了18岁,便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继承了爷爷谢玄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并授予员外散骑侍郎之职。
换旁人一定谢主隆恩,高高兴兴上任了,可谢公子一嫌官职太小,二来自己还没玩儿够,不愿意受单位约束,一直拖着不去报到。
不上班就不上班吧,反正也是个可有可无的闲职,到单位也没啥具体工作,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工资按月照发,就这样稀里糊涂混了两年没上班,皇帝居然也没有追究。
东晋末年,管理就是这么松懈,就是这么任性,不但没人查考勤,反而因为谢灵运是名门之后,文才出众,很快又被任命为琅琊王司马德文的行参军,相当于领导秘书。而这位司马德文,也就是后来东晋的最后一位皇帝晋恭帝。
谢灵运平素行事高调,生活极度奢华,反正家里有的是钱,当了领导秘书之后,摆的谱更大了,“四人契衣裙,三人捉坐席”,走到哪儿都是一群人围着伺候。
《宋史》中说谢灵运“性奢豪,车服鲜丽,衣裳器物,多改旧制,世共宗之,咸称谢康乐也。”平时穿的用的包括车辆都是世界顶级名牌,喜欢奇装异服,喜欢改装豪车,招摇过市,极为抢眼,年轻人都跟着他学,称他为谢康乐,好多女人将其视为国民老公,都以能被谢公子约会为荣,比超级癞皮狗王撕葱不知风光到哪里去了。
这种情况,人想低调都难,谢灵运越来越膨胀,谁都不放在眼里,在街上基本横着走路,人称京城小霸王。
有一次进宫见皇上,门卫是新来的,不认识谢灵运,按规定查验身份,要求登记,谢灵运一听就恼了,说你认识我是谁吗?门卫说不认识,谢灵运说老子今天就让你认识认识,噼里啪啦把皇宫门卫给打了一顿。
对,就这么牛逼。
这种骄横霸道的作风愈演愈烈,终于,谢灵运遇到了人生中的第一道坎儿。
因为自己整天在外面花天酒地,很少回家,结果,小妾寂寞难耐,跟家里的奴仆发生了私情,被谢灵运捉奸在床。
这还了得,敢给老子戴绿帽子,谢灵运恼羞成怒,当场把奴仆给打死了。
“擅杀门生”事件,一时成为社会舆论的焦点,各大媒体和广大群众都盯着,看朝廷如何处理这个飞扬跋扈的官二代。
恰在此时,朝廷内部发生巨变,大将刘裕篡权建立刘宋王朝,史称宋武帝,东晋灭亡。新领导为巩固政权,正欲对前朝老臣恩威并施,谢灵运事件正当其时,因此,爵位降一级,由康乐公降为康乐县侯,从食邑两千户降为食邑五百户,撤销原职务,转任散骑常侍。
对这个处理决定,谢灵运很不高兴。
我谢灵运是谁,江东第一才子,“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独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分一斗。”除了才高八斗的曹植曹子建,老子就是天下第一,我这么大的才学,杀个家奴算啥?你让我做个芝麻大的小官儿,不是埋没人才吗?
“才高八斗”的成语,就是从谢灵运这儿来的。
自视甚高的谢灵运被降职后,总觉得怀才不遇,终日牢骚满腹。
这种心态,领导和同事们谁能喜欢?!眼不见心不烦,很快,谢灵运就被调离京城,派往浙江永嘉担任太守,也就是从那以后,谢灵运彻底放飞自我,开始了他的户外旅游生涯。
2
人总要有点精神寄托,男人事业受挫之后,往往会用某种业余爱好,来填补内心的空虚。对谢灵运来说,旅游就是他的心灵港湾。
江浙一带风景秀丽,名山大川遍布,谢灵运一到任,第一件事就是找来地图,研究规划旅游线路。
过去交通不便,谢灵运每次出游,短则数天,长则半月,身为太守,单位一大堆事儿等着他处理,谢灵运一概不管不问。
而且,谢灵运旅游跟后来的徐霞客不一样,人家老徐是自费,老谢是公款;老徐是自由职业者用自己的时间,老谢是政府官员用工作时间;老徐基本上是轻车简从独来独往不扰民,老谢就厉害了,“从者数百人”,带几百人旅游。
带那么多人干啥?“伐木开径”,逢山开道,遇水搭桥,过去的旅游景区基本都没有开发,你不能让出身豪门,从小娇生惯养的谢灵运自己开路对不对,所以,每次出游都是浩浩荡荡。
在爬山过程中,谢灵运发明出了我国最早的专业登山鞋,鞋底有可以拆卸的前后齿,上山卸掉前齿,下山装上前齿卸掉后齿,十分方便,该鞋以谢灵运的名字命名为“谢公屐”。
后世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说: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
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说的就是这款登山鞋。
每到一地,谢灵运陶醉于秀美山川,兴之所至,便赋诗作文,然后配图发朋友圈,总能收获点赞无数,其别具一格的山水诗被人们竞相转发,不论官员还是百姓,各种羡慕嫉妒恨:你看看人家老谢这官儿当的,多逍遥,多自在。
如此高调行事,负面影响是难免的,群众不可能没有意见,亲戚朋友纷纷规劝谢灵运:男人嘛,还是应该以事业为重,你这样下去可不行啊,毕竟是领导干部,影响多不好。
谢灵运根本不听,继续我行我素。
终于,来自各方面的举报信纷至沓来,朝廷很生气,派人对谢灵运诫勉谈话,没想到,谢灵运满不在乎,干脆请了长期病假,离职回乡,老子不干了。
回乡之后,谢灵运专职旅游,反正家里有的是钱,动不动就带着几百号人高调出行,所到之处,地动山摇,几乎成为当时一景。
在旅途中,谢灵运山水诗的功力也与日俱增,比如那首著名的《登池上楼》:
潜虬媚幽姿,飞鸿响远音。
薄霄愧云浮,栖川怍渊沉。
进德智所拙,退耕力不任。
徇禄反穷海,卧疴对空林。
衾枕昧节候,褰开暂窥临。
倾耳聆波澜,举目眺岖嵚。
初景革绪风,新阳改故阴。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祁祁伤豳歌,萋萋感楚吟。
索居易永久,离群难处心。
持操岂独古,无闷征在今。
这首诗被认为是谢灵运山水诗的代表作,其中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两句,是流传颇广的神来之笔。
3
其实,如果谢灵运能像徐霞客一样,专心旅游,专心写诗,也不失为一种生活方式,或许比一般人生活得更好也说不定,毕竟家里有钱。
但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谢灵运回到家乡会稽之后,一面醉心于山水,一面还要经营家业。
他家附近有个湖,谢灵运想把湖填了种水稻,就跟会稽太守孟顗提出填湖造田的要求,以为凭自己的身份就是一句话的事儿,没想到,被孟太守当场拒绝,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生产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硬是没让谢灵运计划得逞,两人从此结下了仇怨。
没过几天,谢灵运在会稽千秋亭跟朋友们喝酒,几个人喝多了,一时兴奋,脱光了衣服,赤身裸体大呼小叫,很快有人报告给官府,把几个人带到了衙门,孟太守一看,说几个菜啊喝成这样,大呼小叫的。
谢灵运说:“身自大呼,何关痴人事。”老子高兴愿意叫,关你个傻逼屁事。
把孟太守给气的,新仇旧恨涌上心头,立刻给朝廷上书,说谢灵运在乡里横行霸道,聚众闹事,有谋反之心,要求查办。
谢灵运第二天酒醒,听说太守告自己谋反,也害怕了,赶忙启程进京申辩。
此时的皇帝是宋文帝刘义隆,他对谢灵运太了解了,就是个狂妄之徒而已,因为行为不检点,得罪人太多,才被举报,谋反是不可能的。所谓无事生非,怕他回去又跟太守闹事,不但没有治罪,还给了他一个内史的小官,让他离开会稽,去江西临川上任。
你说,像宋文帝这样宽容大度的好领导你上哪儿去找?
可谢灵运呢,不思皇恩浩荡,到临川后,依然如故,不理政务,纵情山水,一年有半年都在外面旅游,根本不好好上班,所以没过多久,再次受到弹劾。
也是赶上谢灵运倒霉,恰逢宋文帝刘义隆身染重病,朝廷日常工作由他的弟弟彭城王刘义康主持。
这位御弟可不像宋文帝对谢灵运这般纵容,平日里,刘义康最讨厌谢灵运这种,仗着显赫的出身和自己一点小才气,狂妄自大,恃才傲物,一看谢灵运又被举报玩忽职守,气不打一处来,立刻派人赶赴临川,带谢灵运回京协助调查。
这种情况,一般人也只能束手就擒了,但谢灵运可不是一般人,敢抓我,也不打听打听老子是谁,三下五除二,居然把朝廷派来的人给打了一顿,还写了一首诗:
韩亡子房奋,秦帝鲁连耻。
本自江海人,忠义思君子。
以名臣张良和鲁仲连自比,将刘宋朝廷比作暴秦。
这还了得,这是真要造反啊,刘义康闻讯勃然大怒,即刻派兵抓捕谢灵运。
玩忽职守,屡教不改,抗旨不遵,殴打钦差,题写反诗,随便哪一条都够上死罪了,不杀不足以正国法,不杀不足以平民愤,不杀不足以警示后人,刘义康坚决要求杀了谢灵运。
可病榻上的宋文帝说:谢灵运毕竟出身士族,祖上功勋卓著,其本人在社会上有很大的影响力,还是不要轻易开杀戒吧。传旨:“灵运罪衅累累,诚宜伏法,而谢玄功勋卓越,宜宽宥及于后嗣,可降灵运死罪一等,流放广州。”
难以置信对不对,这样居然都没有处死,宋文帝之宽容,谢灵运之命大,可以说史上罕见了。
公元433年,谢灵运被押往广州。
广州,虽说是天涯海角,寸草不生,不适合人类生存的蛮荒之地,全国最贫困落后地区,但也总比被杀头强啊。
事情本来到这里就可以划上句号了,万万没想到,就在谢灵运即将到达广州之时,秦郡府破获了一起普通的抢劫案,彻底改变了谢灵运的命运。
在审讯中,有个叫赵钦的嫌犯为了得到宽大处理,主动交待,不久前,曾有人出钱让他买弓箭刀枪等武器,再网罗些勇士,在三江口劫囚车,解救被发配流放广州的谢灵运,事成之后,有重金酬谢,但因为人不凑手,计划没有实施,大家没钱了,只好拦路抢劫。
我的天呐,这是真要造反啊,这个无意中得到的消息,彻底将谢灵运送上了断头台,宋文帝愤然下诏,命令在广州,将谢灵运就地正法。
谢灵运死时48岁,临死前,做绝命诗一首:
龚胜无余生,李业有终尽。
稽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
凄凄凌霜叶,惘惘冲风菌。
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悯。
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
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
一个原本可以在文学领域有更大成就的诗人,就此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
4
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在人生的起跑线上,应该说,谢灵运远远领先于常人。
想从政,寸功未立就封你个康乐公;想经商,先给你5个亿拿去试水。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手里拿着俩王四个2,最后还被人斗住地主,到底是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首先,是显赫的出身让谢灵运迷失了自我。
名门之后很了不起吗?你爷爷你爸爸牛逼,不代表你也牛逼,准确地说,跟你半毛钱关系都没有,你也就是投了一手好胎,加上小蝌蚪时候游泳比别人快那么一点,仅此而已,为人处世又何必那么张扬呢。
其次,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才能。
自视甚高,不光是谢灵运,这几乎是历代文人的通病。其实,诗词文章写得好,只能说明你有文学才能,不代表你有治国理政的能力,未必能当好官。《宋史》记载:“灵运为性褊激,多愆礼度,朝廷唯以文义处之,不以应实相许。自谓才能宜参权要,既不见知,常怀愤愤。”恃才傲物,愤愤不平,这种心态,怎么能有好结果,出事儿是早晚的。
最后,是由于皇室对士族的纵容。
魏晋时期,全社会崇尚的就是那种任性洒脱,不拘礼节,特立独行的行为方式,嗜酒、嗑药、清谈、纵情山水,不思进取,不畏权贵,是名士普遍崇尚的生活,史称“魏晋风度”。前有孔融,后有以嵇康为代表的竹林七贤,都是知识分子的偶像,谢灵运深受其影响,行为难免怪诞,而统治者为了彰显自己的宽厚,对这些士族子弟颇为纵容,客观上也助长了谢灵运的嚣张气焰。
古人云:“凡事皆有度,过犹不及。”在几方面因素的作用下,谢灵运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之路。
唐代史学家李延寿在《南史》中说:“灵运才名,江左独振,而猖獗不已,自致覆亡。”意思是,谢灵运的才学和名气,在当地无人能及,但这个人特别狂妄,以至自己招来杀身之祸。
简单说就是,不作死,就不会死。

. End .

│编      辑:小   丽

│图      片:胡若思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