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善对

明代政治家、军事家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浙江钱塘(今杭州)人。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军事家和著名的清官,而且是个有名的神童才子。他于永乐年间中进士,历任监察御史,河南、山西巡抚。他为官正直,勤政廉明,平反了许多冤狱,严办藩王贵族中的违法者,救灾赈荒,修治河防,深受人民爱戴。1449年“土木之变”,明英宗被俘,他以兵部尚书身份担任起保卫京师的重任,挽救了明朝的灭亡。1457 年“夺门”之变爆发,英宗复辟,于谦以“谋逆罪”被杀,史称“行路嗟叹,天下冤之!”有《于忠肃集》传世。

相传于谦七八岁时就已才华出众,挥笔成章,出口成对,以“神童”之名传遍四乡。有一年清明节,父亲于彦昭领着他和他叔父一起去祭扫祖坟,路过一处名叫凤凰台的名胜地。他叔父登上凤凰台高声吟出句道:

今日同上凤凰台。

然后拉着于谦的手说:“你能答出下联吗?”于谦一听,喜不自胜。随口对道:

他年独占麒麟阁!

父亲和叔父一听,惊喜地夸赞于谦:“好样的,有抱负! ”“这是于家的千里驹呀!”

在扫墓回家的路上,他们边走边吟诗作对。突然看到一个牌坊上写着:癸辛街。其叔父说,这3 个字是一比很好的出句。它虽是3 字地名,却有两个是干支用字,要对个地名对,也必须以干支来对才行,恐怕不大容易。不料于谦想到三国时魏延给诸葛亮献计时曾提到“子午谷”这个地名,其中有两个字是干支用字,于是便对叔父说:这有何难? 可用:子午谷。

父亲和叔父一听,都说对得好,工整自然,因而欣喜万分。

有一天放学回家后,母亲便带小于谦到街上散步。当时于谦的母亲给于谦头上梳了两个小抓髻,于谦见街上有许多人围着兰古春和尚在街旁相面,他也挤到跟前去看热闹。兰古春和尚一见于谦头上的双髻好玩,便伸手摸着于谦的头出句戏谑道:

牛头且喜生龙角。

于谦一听,认为兰古春和尚有意取笑自己,很不高兴,没好气地回敬半联:

狗嘴何曾吐象牙!①

①关于这两副对联的来历,民间有多种传说。一说系明代永乐年间溧阳“神童”林文斌幼时对加明和尚出句。一说是明代神童才子王阳明幼时对惠明和尚出句。②同此。

兰古春听罢暗暗吃惊,一时面红耳赤,口塞无言,心中却对于谦有三分喜爱。回到家中,于谦便对母亲说,有人骂他,以后再也不要梳双髻了。母亲无奈,第二天上学时,只好给他梳了3个小抓髻。谁知放学回家的路上,又遇见了兰古春和尚。兰古春见于谦的双髻变成了三髻,心中大喜,便又戏出半联嘲讽于谦:

三叉如鼓架。

于谦更是老大不高兴,看着兰古春的光头,不加思索地对道:

一秃似擂槌! ②

这本是一句讥诮和尚的话,可兰古春听后,不但没有生气,反而更加喜爱于谦了。后来,兰古春见了于谦的老师,便在先生面前把于谦夸赞了一番:“此小儿才思敏捷,且有不屈不挠的骨气,将来必为国家栋梁也!”并请先生悉心培养于谦。

于谦11 岁时便学会了骑马。一天,他身着红衣裳,骑马在村外奔驰,不料过桥时正碰上巡按大人鸣锣开道的仪仗队。这本应问罪的,可巡按大人见于谦虽小小年纪,却英俊可爱,就出半联要于谦答对。巡按所出半联是:

红孩儿骑马过桥。

于谦擦了擦额上的汗水,定了定神,朗声对道:

赤帝子斩蛇当道。

巡按大人听后大喜,不但没有怪罪他,而且把于谦夸赞了一番:“语出汉高祖斩蛇起事之典,抒宏远抱负,可佩可赞!”遂将于谦选为“博士弟子员”。

这年春末夏初时节,于谦同众“博士弟子员”随巡按三司游西湖南山净慈寺,一位极喜显示自己的人指着净慈寺大雄宝殿里的佛像出句道:

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

众人一时无对。有人便说:“于谦小秀才准能对!”于谦被人点了名,也不好谦让,便朗声对道:

一介书生,攀龙、攀凤、攀桂树。③

③此联民间传说有异文。作: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子;两卫小军,偷狗、偷鸡、偷苋菜。民间另有传说称,系明代王阳明幼时对惠明和尚出句。亦有传说称为林文斌、李梦阳对和尚出句。④同此。

众人闻对,齐声喝采:“对得好!”“对得妙!”于谦刚迈步走出寺门,门外有个军校小声问道:“小秀才,你刚才对的是什么句子?我没听清。”于谦见这个军校和随员气势汹汹,好像不怀好意,便没好气地又对半联道:

两位将军,偷鸡、偷狗、偷苋菜。④

于谦14 岁那年到杭州赶考,碰巧主考官与他同名,叫虞谦。考前点名时,主考连点3 遍“于谦”,于谦却躬身站着不敢应答。主考官不高兴地问他为何不答。他说:“小生与大人同名,故不敢应。”主考官觉得他很有趣,便出半联试他:

何无忌,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尔亦无忌。

于谦心想,这半联中用了5个“无忌”,说了3 个同名的古人,且宽宏大度,有古人之风。对句也须用5 个……想到这里,他心里有了底,从容对道:

张相如,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⑤

⑤《齐东野语》言宋人有与此相类似的对句。为:司马相如,蔺相如,果相如否?长孙无忌,费无忌,能无忌乎?以虚词传达互问情态,亦甚奇妙。惜未详本事。《池北偶谈》称明代李梦阳亦曾与一和他同名同姓的生员斗对,所对与此大同小异。作:魏无忌,长孙无忌,彼无忌,此亦无忌!蔺相如,司马相如,名相如,实不相如!极受李梦阳赏识。再一说称清代官员、柘城人王培奉命到河南主考,点名时发现有一考生与自己同名同姓,大怒,想刁难这个考生,出句命其立即足对。考生为之对,王培转怒为喜,当场录取了这个考生。

这比对句也提到3个同名的古人,且谦虚地说明自己虽与主考大人同名,其实“不相如”,表现了自己虚怀若谷的胸襟。主考官和在场的考生们听后,无不佩服。

有一年春季的一天,钱塘太守带着随从,下乡视察民情,将届正午,正好走到于谦的村子。里正便把接待太守的任务交给于谦的父亲办理,让他们好好备一桌上等佳肴款待贵客。时值4 月,正是乡里青黄不接之时,又值家境不佳,于谦的父亲哪里备办得起?却又不敢违拗推托,没奈何,只得变卖些财物家私,勉强凑足这顿酒筵。酒席摆好,太守一人独坐桌前,自斟自酌,开怀畅饮,他吃得可口,喝得痛快,便带着三分醉意吟道:

红白相兼,醉后怎知南北?

“红白相兼”是指红酒和白酒掺在一起喝,酒力特大,易使人醉,醉了便晕头转向,连东南西北都分不清了。当时,小于谦正独自一人坐在厅前石阶上赌气。本来嘛,好几个月了,家中缺粮少米,连干饭都不敢做,整日喝稀米粥。你个太守老爷,哪里不好吃顿饭,偏又跑到我家来凑热闹,逼得老爹当卖了多少东西,为你备办这顿饭食。他正心里老大不高兴呢,一听太守出此半联,便放开喉咙,朗声对道:

青黄不接,贫来尽卖东西!⑥

⑥另有民间传说称,为唐代诗人李群玉对一嗜酒塾师出句。《锡金识小录》指为清代郡丞吴某及郡判董某至无锡,饮红白酒而醉。吴出句,董足对。另传有一县令过生日,到处搜刮民财,一青年书生书联一副送寿。联曰:大老爷做生,银也要,钱也要,票子也要,黑红一把抓,不分南北;小的们该死,麦未收,谷未收,青黄两不接,送啥东西!

“青黄不接”是指陈粮吃完了,新粮尚未收获,人们吃了上顿没下顿。这本是一句成语,于谦用在此处,恰与太守的“红白相兼”对个正着。而“东西”对“南北”,语意虽相歧,但却巧带双关,对偶奇巧,浑然天成。太守一听,惊得酒也醒了三分,因为他听出了话外之音。借着几分醉意,太守大喝一声:“什么人竟如此大胆,敢在堂前喧哗?”于谦“嗖”地站起来,走到太守跟前,冷冷地说:“是我!”太守一听是主人家的幼子,自觉吃人家的嘴软,也不好逞官威发作,不禁长叹道:

嘴甜心里苦。

于谦应声对道:

眼饱腹中饥。

太守一听,知道于谦饿了,便让于谦也坐在桌前,陪他吃饭。于谦到底年幼,不知深浅,也不管他三七二十一,坐在桌前,大吃大嚼起来。太守一看,紧皱眉头,大为不悦,用筷子指着于谦的嘴说:

口,好似没梁斗!

因为古时候量米,多用斗。斗,四四方方,外形像“口”字,只是上边有条便于手抓手提的横梁。太守这样说,是说于谦的口像斗一样,填不饱,塞不满,极尽贬斥之意。于谦毫不示弱,也用筷子指着太守紧紧蹙起、皱成几条竖纹的眉头说:

川,恰如三条椽。

太守听罢吼道:“错了!'川’字第一笔是弯的,怎能做'椽子’?”于谦坦然答道:“尊驾是太守,尚且用一只没梁的斗,我们穷百姓,三条椽中有一条是弯的,又何以大惊小怪?”太守见难不住于谦,恼得面皮紫胀,汗流浃背,但仍不肯认输。这时,恰巧太守的随从又烫了一壶酒端到太守跟前。太守正有气无处发泄,没好气地训斥道:

酒热无须汤盏烫,滚开,滚开!

于谦见太守身后有几个村姑给太守打扇,扇了半晌,早已累得手酸臂软,可又不敢停歇,便对村姑们挥挥手对道:

厅凉不用扇子扇,走了,走了!⑦

⑦民间另有传说称,此联系唐代诗人李群玉对一塾师出句。

直气得太守有气无处出,有恼无处泄,驳又驳不赢,喟然长叹,一屁股坐在凳子上,再也不说话了。

相传于谦少年时代曾在一寺庙中读书,一天夜里,有大鬼出现,出对句道:

半夜二更半。

于谦对下联道:

中秋八月中。⑧

⑧与此相似的对联故事,民间所说不一。一说是金圣叹有一次到一寺院闲住,半夜起来想批点些佛经,找到寺院住持僧,说明了意图。住持僧不知他学问深浅,便出句试其才。金圣叹听后左思右想,无法属对,只得扫兴而归。后因“哭庙”一案,金圣叹被加以“上惊先帝之灵”的罪名遭逮捕,押至江宁,处以死刑。行刑时正值中秋,法场上,金圣叹想起这比昔日未曾足对的上联,予以足对,并命儿子告知寺院住持。可惜对句虽成,他却从此不再有可能批点佛经了。另一说称系某秀才对某新任县官出句。其时正值中秋,秀才到城外一友人家赴宴,席间谈古论今,乐而忘返,直至夜半方才告醉归来,此时城门早已关闭,适逢新任县官夜巡,言能足对方可进城,秀才乃为之足对。联作:一夜五更,半夜二更半;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中。

闻对后,鬼忽又不见了。

于谦担任兵部尚书后,曾率军队打退了气焰嚣张、屡屡南犯的瓦剌军队,保卫了京师北京的安全。他那著名的诗篇《石灰吟》,隐喻了他的崇高志向:

千锤万击凿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数百年来,这首诗一直传诵不已,成为千古绝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