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花火李梦

1.

2014年,在《少年巴比伦》跟组,那是第一次见李梦。

拍摄场地大部分都安排在一座巨大的工厂中,车间、厂路,甚至为此新盖了一座工厂的大门,但印象最深刻的,还是李梦在影片中“工作”的那个医务室,白色窗帘飘荡,她罩着一件白大褂,眼神清澈,但表情淡漠,似乎要拒人千里之外,但站在微风里偶然笑起,仿佛白雪消融。

直到现在,对这部影片最深的记忆,就是青岛的海鲜还行,李梦很漂亮。

2.

其实,当真回忆这部《少年巴比伦》,会发现李梦让影片中的白蓝成为工厂时代的性感烙印,她所诠释的,是60后对心中“女神”的完美构图,混杂在糖精厂空气的甜腻与机器轰鸣的焦虑中,在白天白衣飘飘纤尘不染在夜晚红裙白臂醉眼迷离。

60后的女神,是困在工厂的精灵,她们总有一天会破门而出,消失在遥远的都市之中。

3.

电影拍摄到结尾时,李梦在微博里写:坐火车总有种一往无前的感觉,两条铁轨伸向远方,好像世界是没有尽头的,火车与火车从车头到车尾擦身而过,假如你追上我的火车,是不是可以换一个结局,我不用走几千公里路忘记你。

这段文字,恰恰在表达“消失”之前的心结,60后和他们的女神们的主题是告别与遗忘。

与《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中70后对“女神”的幻想不同,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尚未消散的烟尘里,70后的“女神”是黑暗冷峻的,是从尘埃里崛起直至高高在上,是与暴力和血腥紧密相连的,充满诱惑又致命危险。

她甚至像“小龙女”一样是有不完美经历的,但并不妨碍她成为人群中最吸引目光的那个人。

李梦在“呼啸青春”里诠释的,是70后“女神”的蜕变史——

4.

在《那一场呼啸而过的青春》里,李梦的出场仿佛自带光环,在那个时代的流行歌曲中,缓缓于舞台幕后步入中央,为聚光灯所照耀。这个形象,是无数少年梦想中女神出场的方式,是不与常人为伍的高贵和洋气。

再一次登台,则是在酒吧缭乱的灯光中,一首歌,不但征服少年,更连“老一辈”一起收纳。

所以,当李梦一身黑色皮衣坐在雷管那辆大奔副驾上的时候,真的成为少年无法企及的所在。当然,70后对待女神的态度也相当冷酷,不许红颜见白头,是他们内心对不可得的恼羞成怒——最后于一在小香港里放火,正是这种怒火释放的写照。

70后与女神的主题,是伤逝与祭奠。

5.

其实还有一部被忽略的影片——《夏天19岁的肖像》,李梦在这部悬疑氛围的青春片中饰演的朱莉,形象也最为朴素,戴眼镜留一头短发,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学霸,形象乖巧又心机重重,她用一场充满玩弄意味的暗恋,构建的是80后的青春记忆——充满诡异情节,并在罪恶中寻找现实的真意。

80后们,已经不再需要女神。

6.

从白蓝到朱莉再到紫薇,可以看到工业时代的两端,也可看到时代巨变中,不同类型的“女神”与陷入爱恋的普通女孩,有恍若怒放的花,亦有如绚烂的火,而李梦对角色塑造的成熟把控,不光是形象设计的变化,更是内心戏的成熟。

从文艺强调的花到商业氛围的火,李梦写下了自己的青春三部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