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毒攻毒”有科学依据吗?你需要先搞清楚“以毒攻毒”的含义

  • 所谓“以毒攻毒”,真实的含义不过是“用药治病”

  • 跟现在语境下的毒没有半毛钱关系

“以毒攻毒”有科学依据吗?

且不谈“以毒攻毒”有没有科学依据,实际上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搞清楚“以毒攻毒”的真正含义。

这样,当代语境下但凡围绕“以毒攻毒”展开的话题都很扯淡。

“以毒攻毒”到底是什么意思?

所谓“以毒攻毒”,并不是像多数人理解的那样,用蜈蚣攻击或克制蝎子这类。

中医上,“以毒攻毒”的真正含义其实非常简单,就是:

用对抗性药物治疗疾病。

比如,用生姜治疗风寒感冒发烧,就是最正宗的“以毒攻毒”。

展开剩余83%

“以毒攻毒”跟现代语境下的毒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中医的“毒”

中医理论形成标志的经典《黄帝内经》中,毒主要有两重意思:

第一,病因和病变之“毒”。

中医的病因主要分外因和内因,外因就是所谓“六淫”,即风、寒、暑、湿、燥、火。内因是所谓“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在内经中,病因主要涉及六淫,这六淫也称为六种毒邪。

当人体外感这六种毒邪时,进入体内会发生转化致病的“毒”,分别为“寒毒”“湿毒”“热毒”“清毒”“燥毒”。

比如,中医对感冒的认识是,外感风寒,入里化热。就是说,感冒是因为人受风,或受寒后,风寒进入体内转化成“热毒”,才会发烧。

感冒的病因是风寒(属于毒邪),病机是热毒作祟。

第二,中药之“毒”:内经中“药就是毒,毒就是药”。

我们知道,中医中,药不讲究成分和作用机制,而是讲究“药性”。

“药性”也叫性味,包括“性”,即寒热温凉,所谓“四性”;和“味”,即苦辛酸甘咸,所谓“五味”。

中医还有个说法,叫“药食同源”,是说自然物质中有偏性的是药,没有偏性的是食。

而偏性就是“毒性”,偏性越大“毒”性就越大,比如越是苦、辛味大,就是所谓大寒大热,也就是有大毒,像石膏、附子。

用作这个用法时,毒和药都是连在一起用,即“毒药”,就是指性味偏性的药,而不是现代意义上有毒的药。

比如,《素问·异法方宜论篇》称:“其病生于内,其治宜毒药,故毒药者,亦从西方来”。

《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也说,“必齐毒药攻其中,鑱石针艾治其外”——这句话的意思实际上是“用药物进行内治,针灸外治”,而没有今天意义上的毒药什么事。

虽然,附子因为“大热”而被认为有大毒,碰巧了其中乌头碱这种物质具有剧毒。

而像石膏,同样被认为有大毒,实际上却并没有毒;

再比如,朱砂,因为尝起来没有偏性,这种剧毒物质就被列为无毒上品。

朱砂

中医的“以毒攻毒”

了解了中医中“毒”的真实含义,再来看“以毒攻毒”才更容易理解。

所谓“以毒攻毒”其实只是中医的一种治疗原则,前一个“毒”字指的是药,后一个“毒”字指的是病。

“以毒攻毒”的意思就是使用对抗性药物治疗疾病。

比如,《素问·五常政大论篇》就说:“治热以寒,温而行之;治寒以热,凉而行之;治温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温,热而行之”。

实际,这不就是很多中医支持者一直在诟病“西医”的“对抗疗法”嘛。

而“攻”字就是治疗的意思,比如上面提到的《素问·汤液醪醴论篇》中“必齐毒药其中,鑱石针艾其外”——攻和治同义。

“以毒攻毒”有科学依据吗?

整个中医体系跟科学无关,“以毒攻毒”当然没有任何科学依据可言。

但是,其中的一些东西毕竟有一定的观察和经验作为基础,有些“对抗疗法”表面上看还是很“有效”甚至有些科学道理的。

比如,对于所谓风寒感冒的发烧,中医一般用生姜、桂枝、葱白等“热”性药治疗——这实质上就是经典的“以毒攻毒”。

这些药之所以“热”是因为其中的某些成分,比如姜醚,可以激活辣椒素受体,产生热痛感觉。

当感冒发烧进入体温下降的退热期,这些“热”性药,的确可以刺激身体加剧出汗,因而起到“一定”的退烧作用。

但是,如果在发烧的体温上升期,用再“热”的药也无济于事。

民间用姜糖水“捂汗”退烧也是一种“以毒攻毒”。

同样的,无论是热姜糖水,还是“捂”,体温上升期也屁用没有。等到体温下降的退热期,无论热,姜,还是“捂”,都可以大显身手,加剧出汗,看上去好像是喝热姜糖水把烧给捂退了似的。

其实,这种“有效”不过是“贪天(自然退烧)之功”而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