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遥:坚定地书写时代

延安大学文汇山,一座极其平常的黄土小山,却因一个人而拥有了高度。这个人,就是我国当代已故著名作家路遥。自从1995年11月17日路遥墓园建成后,经常有全国各地的读者,来这里祭奠这位魂归黄土地的优秀作家……

“正是这贫穷的土地和土地上贫穷的父老乡亲们,已经教给了我负重的耐力和殉难的品格——因而我又觉得自己在精神上是富有的……”故乡是路遥文学飞翔的出发地。早在新时期之初,陕西青年作家路遥就在中篇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借主人公马建强的心声,表达自己对苦难的深刻理解。

路遥是陕北农民的儿子。1949年12月2日,他出生在陕北清涧县一个叫王家堡的小山村里。那年是中国农历的牛年,谁都没有想到这个取名叫“卫”的“小牛犊”,后来竟成长为一位著名作家。

1957年,父母因为家境异常贫困,无法供“卫”上小学,把他过继到延川县的伯父那里。苦难让“卫”过早地懂事,并拥有超乎寻常的自控力。就这样,“卫”成为小学生“王卫国”。他的伯父也是个农民,只能勉强供他上完高小。但是,王卫国在全县1000多名考生中,以第二名的成绩考上延川中学。整个初中三年,是王卫国人生最困苦、最难熬的一段经历。他基本是靠同学们的接济,才读完中学的。

饥饿和苦难,不但没有打倒正拔节成长的少年王卫国,反而更激发他超越苦难的人生志向。他经常出入于县城书店和文化馆阅览室,在饥不择食的阅读中,获得了精神的愉悦。有一天,他在《参考消息》上看到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乘坐“东方一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遨游的消息后,竟兴奋得彻夜难眠,于是站在县中学空旷的大院里,遥望夜空中如织的繁星,寻找着加加林乘坐的飞船。他后来在创作中篇小说《人生》时,给主人公起名时首先想到的是“高加林”三个字。

童年与少年时代苦难的人生经历,成为路遥一生都难以排遣的生命记忆。后来,这段苦难的经历在路遥的小说《在困难的日子里》《平凡的世界》中得到了真实而生动的再现。

路遥这位陕北农民的儿子,在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时,就深深地懂得自己的艺术创作在本质上与父亲的劳动并无二致。他由此生发出许多至理名言,如“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有白享的福,没有白受的苦;人可以亏人,土地不可以亏人”,“有耕种才有收获;即使没有收获,也不为此而终生遗憾”,“永远不丧失普通劳动者的感觉”……

这些具有农民哲思的人生箴言,既是路遥这位有深刻土地情结作家的人生体悟与真实表露,也是他长期思考人生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陕北这片土地以及土地上的人民,也成为路遥一生书写的主题。

新时期之初,路遥以深沉严峻的眼光,敏锐地关注着生活在黄土地皱褶里的普通劳动者的生活变迁和悲欢离合,把自己的全部感情都融汇到普通劳动者的身上。他在“城乡交叉地带”这个属于自己独特生命体验的优质区位,找到了文学表达的发力点。

1981年夏,路遥开始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创作中篇小说《人生》。这个视文学为生命的人,仅用21个昼夜就完成了13万字的中篇小说《人生》。在此之前,即1980年,路遥就已经在《当代》发表了中篇小说处女作《惊心动魄的一幕》,这部中篇小说曾荣获全国首届优秀中篇小说奖。

小说《人生》着力塑造的主人公高加林,是位既敢于抗争命运、又有些自私自利的具有多重性格的“圆形人物”。这部小说思考的前瞻性与深邃性,以及在表现生活的深度和人物形象的复杂性上,均超过了同时期许多作家的思考。路遥文学创作的艺术才华与个性,在这部小说中淋漓尽致地展露出来了。

这部中篇小说在《收获》杂志1982年第3期发表后,很快引起巨大社会反响,以至于1982年被文学界称为“路遥年”。与此同时,它还改编成同名电影,继续引起全国性轰动。

1983年,《人生》荣获全国第二届优秀中篇小说奖。这次获奖,真正确立了路遥在我国新时期文坛的地位。

《人生》的巨大成功,给路遥带来荣耀,也让路遥生活在“广场上”了。但他却从成功的幸福中断然抽身,进行更加艰苦的文学远征。因为路遥在少年时期就有过一个梦想:“这一生如果要写一本自己感到规模最大的书,或者干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那一定是在四十岁之前。”为此,路遥还专门进行过庄严的“沙漠誓师”,以强化自己的创作决心。

“就在这大自然无数黄色的褶皱中,世世代代生活和繁衍着千千万万的人,无论沿着哪一条'皱纹’走进去,你都能碰见村落和人烟,而且密集得叫你不可思议……”这是路遥在小说《平凡的世界》中对故乡陕北的文学叙述。

1980年代初,正是我国改革与发展的黄金时期,许多人都有自己美好的人生梦想。路遥这位在大转型期由中国基层农村一步步成长起来的作家,在千千万万普通人奋斗的故事中捕捉到了文学的灵感,敏锐地把握到了社会大转型时期的文化诗意,并深刻感受到它所赋予的史诗性的品格。

路遥决定用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以孙少安、孙少平兄弟等人的奋斗串联起中国社会1975年初到1985年十年间城乡社会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书写普通劳动者的生存、奋斗、情感乃至梦想,讲好普通奋斗者的人生故事。是的,路遥熟悉这个时代的特征与气质,他有信心驾驭这个题材,用手中的笔绘制理想的史诗性画卷。

路遥后来在《早晨从中午开始》中专门对为何要把这部长篇小说的时间节点设计在“1975年到1985年十年间中国城乡广泛的社会生活”作了回答:“这十年是中国社会的大转型时期,期间充满了密集的重大的历史事件;而这些事件又环环相扣,互为因果,这部企图用某种程度的编年史方式结构的作品不可能回避它们。我的基本想法是,要用历史和艺术的眼光观察在这种社会大背景(或者说条件)下人的生存与生活状态。作品中将要表露的对某些特定历史背景下政治事件的态度,看似作者的态度,其实基本应该是那个历史条件下人物的态度,作者应该站在历史的高度上,真正体现巴尔扎克所说的'书记官’的职能。”

当然,陕西当代作家都有深厚的现实主义文学创作传统。柳青是路遥的“文学教父”,《创业史》也是他最喜爱的文学作品之一。早在延安大学上学时,他就特别喜欢柳青的《创业史》与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在创作《平凡的世界》前,路遥已经研读过7遍《创业史》,应该说路遥深谙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精髓。

路遥最早给这部长篇小说取名为《走向大世界》,决心要把这一礼物献给“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他设定了这部小说的基本框架是“三部、六卷、一百万字”,最初还分别给这三部曲取名为《黄土》《黑金》《大城市》。

时年32岁的路遥,就这样开始为大部头作品做准备工作,纷繁的思考和狂热的工作成为他的生活常态。路遥先后用6年左右的时间,准备与撰写这部长篇巨著。其中,仅扎实而认真的准备工作就断断续续地用了3年时间。他潜心阅读了100多部长篇小说,分析作品结构,玩味作家的匠心,确立自己的小说大纲。他阅读了大量政治、经济、历史、宗教、文化以及农业、工业、科技、商业等方面的书籍。他甚至还翻阅过这十年间的《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参考消息》《陕西日报》与《延安报》。

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方式,要求路遥一丝不苟、全方位地占有资料,熟悉所书写时代的特征与气质。路遥也多次重返陕北故乡,深入到工矿企业、学校、集镇等地,进行生活的“重新到位”,加深对农村、城镇变革的感性体验。

路遥在动笔创作这部“宏大叙事”的作品前就做足了功课,他也有能力完成这部现实主义风格的作品。

《平凡的世界》的正式创作时间也是3年。1985年秋到1986年初夏,路遥完成了第一部;1986年夏到1987年夏,完成了第二部;1987年秋到1988年初夏,完成了第三部。期间,路遥对每部书的创作均是两稿,手写一遍,再誊改一遍。

然而,《平凡的世界》第一部的发表过程非常艰难,几乎是“一波三折”,一开场就带有了悲剧性的基调。究其核心原因,就是中国文坛的风向发生变化了,路遥所坚持的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经成为被文学评论界指责为“过于陈旧”的创作方法。

在《平凡的世界》第一部作品出师不利的情况下,路遥必须严肃认真地思考自己创作的出路。当他读到苏联当代作家瓦连京·拉斯普京的理论文章,讲“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的主题时,对弟弟说:“我真想拥抱这位天才作家,他完全是咱的亲兄弟。”

事实上,苏联作家拉斯普京所提出的命题,也是路遥反复思考的问题,即“当历史要求我们拔腿走向新生活的彼岸时,我们对生活过的'老土地’是珍惜地告别还是无情地斩断?”就路遥的创作而言,是继续承接现实主义传统,还是像别人那样“唯洋是举”、彻底割裂传统?是像“历史书记官”那样真实地记录历史,还是进行“个人化写作”?是尊重大众阅读,还是追求所谓的新语言、新形式……路遥借用“老土地”的形象比喻,思考自己的困惑与坚持。当然,回答还是,坚持走自己的路。

路遥为何要执拗地坚持“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呢?路遥认为:“生活和题材决定了我应采用的表现手法。我不能拿这样规模的作品和作品所表现的生活去做某种新潮文学和手法的实验,那是不负责任的冒险。也许在以后的另外一部作品中再去试验。再则,我这部作品不是写给一些专家看的,而是写给广大的普通的读者看的。作品发表后可能受到冷遇,但没有关系。红火一时的不一定能耐久,我希望它能经得起历史的审视。”他还说:“我不是想去抗阻什么,或者反驳什么,我没有那么大的力量,也没有必要,我只是按照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自己的实际出发的。”

有研究者认为路遥当年固守现实主义阵地,是由于不懂得现代主义文学,其实这个判断是简单的、幼稚的。路遥早在构思《平凡的世界》时,就注意到现代主义创作方法问题。他还反复阅读了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与《霍乱时期的爱情》,并认真比较了这两部小说的创作风格。路遥也曾在短篇小说《我和五叔的六次相遇》、中篇小说《你怎么也想不到》等一些作品中,娴熟地运用过现代主义的一些创作技法。

想通了这些问题之后,路遥的心是坦然的,也是自信的。在新的文学潮流面前,他并没有选择迎合,而是坚定地固守传统。这样,在整个文坛都“反传统”的时候,路遥却坚持传统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路遥当年才30多岁,就拥有这样深邃的历史理性,拥有同时代许多作家所不具有的清醒、冷静与深刻。

路遥最在乎的是读者。在《平凡的世界》创作遇到困难之时,他明白,“在这种情况下,你之所以还能够坚持,是因为你的写作干脆不面对文学界,不面对批评界,而直接面对读者。只要读者不遗弃你,就证明你能够存在。其实,这才是问题的关键。读者永远是真正的上苍。”

在《平凡的世界》的创作中,路遥注定要在身体上和精神上承受更多压力,注定要伤筋动骨,他也表现出了令人钦佩的真诚和难以置信的生命能量。就在路遥创作完成第二部的时候,他健壮如牛的身体出了问题。他后来回忆说:“身体状况不是一般地失去弹性,而是弹簧整个地被扯断。”“身体软弱得像一摊泥。最痛苦的是吸进一口气就特别艰难,要动员身体全部残存的力量。在任何地方,只要一坐下,就会睡着了。”他甚至想到过放弃、想到过死亡,但是他隐瞒了自己的病情,在简单的保守治疗后又开始第三部的创作。

整整6年,路遥燃烧着自己的生命,以惊人的毅力为世人铸造了皇皇巨著《平凡的世界》。1988年5月25日,路遥在陕北甘泉县招待所终于为《平凡的世界》画上了最后一个句号。他从书桌前站起来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手中的那支圆珠笔向窗外扔了出去。此刻的路遥已经泪流满面,他再一次想到自己的父亲,想到父亲和庄稼人的劳动……

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的诞生,与作家的才、胆、识、力分不开。倘若路遥没有深邃的历史理性、迎风而立的勇气与坚忍不拔的意志,这“三部、六卷、一百万字”的《平凡的世界》是无论如何也完不成的。

1988年12月31日,路遥在给《文学评论》常务副主编蔡葵先生的通信中,再次明确地宣誓了自己的现实主义创作观:“当别人用西式餐具吃中国这盘菜的时候,我并不为自己仍然拿筷子吃饭而害臊……”

事实上,路遥坚持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为读者做出的这盘菜,果真赢得了大众的好评。

从1988年3月27日开始,这部小说就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中播出,一连播了126天。《平凡的世界》乘着广播的翅膀飞到亿万读者的耳畔与心头,并产生了强烈共鸣。当年,这部小说广播的直接受众就达3亿之多。

《平凡的世界》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反响后,于1991年3月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站在领奖台上的路遥,仍保持着高度清醒的头脑。他在获奖发言中说,“对于作家来说,他们的劳动成果不仅要接受当代眼光的评估,还要接受历史眼光的审视”。他决定“全身心地投入到生活之中,在无数胼手胝足创造伟大历史、伟大现实、伟大未来的劳动人民身上领悟人生大境界、艺术大境界应该是我们毕生的追求”。

1992年11月17日,路遥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路遥离世时,离他生命的第43个年头仅差16天。

路遥虽然永远地离开了他所热爱的土地与人民,但并没有远去,而是通过作品不断影响着社会各个阶层的读者。路遥病逝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长篇连续广播”节目又应听众的强烈要求,先后多次播出了《平凡的世界》。

新世纪以来,路遥的作品生命力强大、经久不衰,“路遥热”现象也持续升温,力度不减。《平凡的世界》成为我国新时期以来为数不多的“畅销书”和“常销书”。2008年10月,新浪网发起的“读者最喜爱的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调查显示,《平凡的世界》以71.46﹪的比例高居榜首。近年来,《平凡的世界》《人生》多次被改编、拍摄成影视剧与舞台剧,火遍大江南北。

2018年9月,由《小说选刊》杂志社、中国小说学会等主办的“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最有影响力小说”评选中,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与《人生》入选其中。2018年12月18日,在全国“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路遥“改革先锋”称号。2019年9月,路遥又被评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最美奋斗者”之一。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路遥被评为“100位重要英雄模范”之一……

我国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了,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平凡的世界》的故事背景虽然已经远去了,但这部有温度、有情怀的小说却源源不断地提供鼓舞读者向上与向善的正能量,让人们温暖而励志。

作品是作家最好的纪念碑。路遥当年敢于背对文坛、逆风而战,敢于接受历史眼光的审视,并交出了一份令时代信服的答卷。他也以最诚实的劳动,诠释了“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的人生真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