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争中,口令对不上,会不会直接枪毙?老兵:这是活该

战争是一种特殊时期,士兵都是把脑袋别在腰上,稍有不慎就没了,所以有纪律的部队都会特别的谨慎,特别是在战争前线、部队宿营或大后方警备时,设置部队口令,辨别敌我。

但如果口令对不上,会不会直接枪毙呢?一般情况下就是枪毙,而且越是战争形势紧张,对不上口令生还的机会越小,因为宁可错杀一人,不可放过一人,一旦真的不小心放过了敌人,部队的人可能就全没了,稍有警觉性的哨兵都不会犯这个错误。

在抗日战争时期,日军为配合在东南亚对美、英军队的攻势,发动了第三次长沙战役。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采用天炉战法,准备将敌人诱骗到长沙城下,让他们陷入前不能进,后不能退的局面,并趁其疲惫时围歼。
当时,国军第5军李玉堂部守卫长沙城,日本企图混入城中袭击国军指挥所,派出了一支300多人的精锐特工假扮第5军官兵,结果一行人混到长沙城边,国军哨兵直接问:“那部分的?”
日本人按事先记好的标准答案回答说“国民革命军第5军军部的”。结果,话还没说完,哨兵直接“啪”的一声打向领队,其他国军警卫部队随即开火,当场打死200多日军,最终只有10多人逃脱。
所以,越是这种特殊时期,口令越重要,只要答不出了,直接突突突开枪一顿打。毕竟,谁也不会闲着没事来凑热闹,遇到陌生人突然到来,本身就不正常,回答不上口令更不正常,为此惟有开枪才是最正常、最保险的。

根据越战老兵的回忆:在中越战争中,由于越南特工无孔不入,我军部队的警惕性都极高,只要对不上口令,哨兵抬手就是一枪,即使误杀,也是活该。
一个老兵说,在刚进入越南时,大概几小时就要换一次口令,在不打仗的时候一般是一晚一个口令,但随着越南特工活动越来越频繁,后来部队不得不缩短成2小时一次,最后变成了1小时一次,一旦发现口令对不上就直接开枪。
甚至在口令回答完全正确的情况下,哨兵还要求回令的人脱光衣服,站在自己能看到的范围内回答其他问题,比如济南的“济”字怎么写,对方要立刻回答“三点水加整齐的齐”,回答完毕后还要一个个单独走过来。这样做的目的是防备我方士兵被越南特工劫持,被迫回答口令。

可见,在战场上,口令就是通行证、就是保命符,没有它不仅寸步难行,还容易小命不保。

当然,在非特殊时期,口令的重要性要差一些,只要在没有严重安全威胁的情况下,哨兵不会立刻开枪。毕竟在来人没有安全威胁下,来人也主动配合,还可以通过出示证件、电话核实等方式来验证真实身份。因为不能排除有人记性不好临时忘了、有友军或上级突然来访等特殊情况。
但无论如何,在战争时期,越是紧要关头,口令越重要,即便回答正确的情况下,都需要通过其他方式来验证真实性,而一旦答错就小命不保,因为谁也开不起玩笑、谁也不敢拿着大伙的命去冒险,宁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人,越南战场就是个例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