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祭关圣

阴历五月十一是关圣帝君圣诞,北京正阳门外关帝庙,由各界善士,在五月十一就开始庆祝,这种祭祀形式,已有上百年历史,在清初为五月十一、十二两日,除民间庆祝外,各公署也会庆祝,这天各公署会放假一天,禁止梨园开锣,伶人则被官府传去唱堂会,这种堂会是谁都可以去免费听的,也有与民同乐之意。庚子之后,才改为五月十一这一天了。
祭关公作为一个重要的日子,每年都有,最早的敬神仪式没有找到,只查到了1938年以后的几次,大体都差不多方式,比如1938年6月8日的祭祀,从上午十点开始,在北京取灯胡同的同兴堂举行,礼堂内悬挂了关帝圣像,前往叩祝的绅商各界达六百余人,盛况空前,依次行礼之后,献演神戏,剧目为:
雷喜福赵子仪李世霖《四进士》赵曼云《女起解》穆海亭《刺王僚》赵子仪张星洲叶荣庭《白龙关》姜铁麟《武文华》富友兰方少泉满俊声《二进宫》及《荷珠配》《钓金龟》等,至下午六时,典礼告终。
梨园行崇拜关公沿革甚久,关公戏在内行种称为老爷戏或关戏,其所属行当也是特殊的。
在戏曲行当中,只有生旦净丑四大类,凡登台的角色,皆归于这四类之中,因武圣关羽,即不是素脸,又不是勾脸,在昆曲盛行时,关羽由正净扮演,称为红净,由生行扮演始于乱弹盛行之后。
关羽被封为汉寿亭侯,是儒将也是义士,一生光明磊落,古今无人能比,史册流传,彪炳万古,大人小孩都知道其名,钦佩其得。所以关羽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是很高的,舞台上的关羽形象,一般由有武生基础的演员扮演,因此也被列入生行中,名为红生。
红生戏为戏曲中超然一派,与其他名剧截然不同的表现形式,但是像赵公明、姜伯约、赵匡胤等都属于红生应工,所以红生戏也算一个特殊的行当戏了。

赵松樵《古城会》关羽

最早的昆曲主演们演完主角戏,也会分饰次要角色,更会扮演旗牌杂役之类的角色,唯独正净例外,这也是对关公的尊重。
梨园界对演关公戏,包含着不少的尊重性,上场之前,必须焚香叩首,并在身上佩戴老爷码子,才能登台;画脸时,在嘴唇上墨之后,即不可再说话,谓之封口,以示尊敬;如果剧中有提到关公的,必须要隐去,比如《辕门射戟》老词就有一句“那一旁闷坏了刘孙张”,这就是因为忌讳关羽名讳而改的,在老戏中这种情况很多。
刘泽民《古城会》关羽
传说昆曲演《关公训子》时,如不事先给关老爷叩头,则饰演关公的盔缨必抖,演前行礼已成惯例,其实不过是对关公的一种尊重。老爷戏在清末,曾为御史奏请禁演,理由是有恐亵渎神圣,以后无形开禁,各戏班竞相排演,演关公的人才日多,但求一气派威严,工架大方却凤毛麟角。
+
关羽的形象必须庄严肃穆,做工稳重,尤在举动镇静。关公的武艺,与常人不同,儒将风度,重如泰山,智勇双全,神威莫测,用力太猛则流于粗野,手足无劲,则近乎萎靡,是以舞蹈旋马,极不易作,只有不断揣摩,不断的学习锻炼,才能达到如火纯情的地步。

李万春《古城会》关羽

扮演关公的演员,必须熟读《三国演义》,演关羽戏需具备精神与艺术两项,所谓精神,是要有尊敬之心,伶界对关公崇拜的热忱,较其他神佛为虔诚,称关羽为圣贤爷而不直呼其名。在舞台上就要忘我,虔诚地去揣摩人物,以求能与神会,这就需要有精湛的技艺,细心研究艺术。关公生于汉末,后人模仿其像,不过是根据前人的记载,想象而已,肯定达不到酷似无误,但是让人感到可信,这就需要艺术才能的展现了,在扮相上的英武,寻求最佳,特别是在神态上的揣摩。

刘汉臣《千里走单骑》关羽

关公的容貌,超乎常人之相,眼、眉、色皆有特殊点,可以意会难以言传。关羽的勾脸,最早有两派,一是以真朱砂,银朱砂和油,以笔涂,如花脸勾脸,这是程长庚所创,后来汪桂芬、谭鑫培、李鑫甫、汪笑侬、王凤卿、邓远芳、郭仲衡等皆是这种勾法。还有一种是朱油脸,就是用朱砂揉脸后以墨笔描眉画痣,这是王洪寿所创,林树森、麒麟童、小孟七、李洪春、李万春、赵如泉、程永龙、白玉昆都是这种化妆方法。

杨小楼

《挂印封金》关羽

按照精神与艺术的条件,程长庚当数关羽第一人,可惜只有《战长沙》《白马坡》《华容道》《汉津口》四出戏,不如三麻子(王洪寿)的关剧多。
三麻子平生崇奉关羽,每于演戏之先,对关像焚香膜拜,即登台,好似关羽的英灵附托。三麻子扮演的关公,稳重大方,威严肃穆,双目忽开忽合,使人见之,不期而然,即生敬仰之态,看王鸿寿的扮相,一若其人足以代表关公的,非他莫属,乃精神艺术不悖常理。
民国五年(1916年)王洪寿到北京演关戏,颇为壮观,谭鑫培闻之大怒,连夜置办行头唱戏,连演关剧半月,谭鑫培无戏不能,很负盛名,在气势上压过了王鸿寿。民国六年谭鑫培故去,王鸿寿才复演关戏,京津沪享有盛誉,成为关戏翘楚。
小三麻子与李洪春
纵观历史,仍应推王洪寿为演关剧的一代宗师,王洪寿一生以演关剧获大名,故后学者,无不以王氏为法。演关剧者虽多,但能获得王氏真传,且能以继承王鸿寿艺术风范者,当属南方的林树森及北方的李洪春。当时报评“王故去后,按梨园情形而言,林树森堪称第一。

林树森关公

林树森也演文武老生戏,然实以关剧为主,其非如其他伶人,视关剧兼工可比,林氏的关剧,确有当年乃师神色,且能唱能打,能做能念,加之会戏太多,以时势所驱,竟成关剧第一标准人。

赵如泉《走麦城》关羽

周信芳的关剧,虽也有肃穆之气,然究不让李树森自然稳重,某次堂会林树森、麒麟童、赵如泉合演战长沙,林树森的关公,周信芳的黄忠,赵如泉的魏延,由此而见林树森的关羽在当时关剧中的地位无能人及。

就着祭关公的话题,简单地对老爷戏做了介绍,其实关于老爷戏,还有很多要讲了,这个留待以后专门去写吧,这里就不多叙了,请您继续关注本专题的下一篇的更新,感谢您的光顾,下期见。

(0)

相关推荐

  • 陈志勇:“关公戏”演出禁忌的生成与禳解

    汉末武将关羽,忠义神勇,被后世册封为护国佑民的"武圣",至清代甚至受赠二十六字封号.而在民间,关羽不断显灵的传说,加之各种民间文艺形式的推波助斓,形成了狂热的"关公崇拜& ...

  • 忆李洪春先生兼谈关公戏

    李洪春饰关羽     多年来,京剧界多议少春先生.万春先生和长春先生.几位前辈行当不同,亦无实质关系,但仅由名字而起,人们自然而然地会想起另一位京剧名家--李洪春先生.     李洪春先生是一位京剧表 ...

  • 杨小楼与三麻子合演之两佳剧

    <青石山> 杨小楼 饰 关平.余玉琴 饰 九尾狐 杨小楼毕业小荣椿科班后,在寓召集姚宝森.茹锡久.于蕙等逐日用武功,名三十六友,初出台宝胜和,地点为西珠市口天寿堂,以次赴津入东天仙献技,同 ...

  • 《关公出世》忠义的化身:关羽。让正义给断崖式降温增添热量。

    好戏上演 正义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 11月23-24日<关公出世> ★剧情大意★ <关公出世>既白猿教刀.是近年来少见于舞台的一出红生戏,剧情大意:关羽在家乡蒲州解良,杀苗信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祀神

    每年阴历的三月十八日,是戏曲界恭祝祖师爷的日子,各戏园子歇工祭神.梨园行所供的祖师爷,一般被称为老郎神,究竟老郎神是谁?有说是优孟,有说是唐明皇,也有说是二郎神,还有说是唐莊宗,即使梨园界的前辈们,也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蟠桃会

    在写这篇之前,我们先来看段视频,这是评剧名家马泰在<红色联络站>中的一段唱:三月三里来三月三 一曲评剧<红色联络站>的选段听完之后,我们今天就来聊聊三月三. 1 先说这段唱,描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寒食清明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寒食清明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端午

    时光荏苒,转瞬又到了端阳节.北平旧俗最重视年节,被看做是一年中最快乐的事,正月.五月.八月三节最为注重.人们都会放假休息,市面也很繁华. 五月节称为端阳节,这个节的名字很多,据<荆楚岁时记>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龙抬头

    灯节之后的习俗就是"雍和宫打鬼". 打鬼为蒙古旧俗,所以只有京都的喇嘛庙有,一般是正月二十三演鬼,二十四.二十五正式打鬼,当时北京有黄寺.黑寺和雍和宫三座喇嘛寺,也只有雍和宫是正月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闹花灯

    上元节为农历新年的最后一个节,不仅民间重视,就是梨园行也是相当重视的,清时,各茶馆为应节,于节前就已经约请好五城子弟票友来场消遣皮黄大鼓,所唱之曲也是多偏重于元宵节. 而各戏院也是争演应节戏,一般戏班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上元节

    上元节又称灯节,也称元宵节,还叫元夕节,其意味正月十五为新年以来第一个月圆,故称元宵,所以都很重视.元宵节始于何时,没有明文记载,但<太平御览>所载<史记·乐书>曰:"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开台

    旧时戏班新年前封箱封台,然后就都回家过年了,戏班恢复演戏一般是正月初一,演出之前要先开台,开台也有一定的规矩程式的.       最早的开台前,按旧例还有净台,并唱净台咒"罗里达" ...

  • 【独家】节令风俗应节戏 新春

    按照旧俗腊月二十三祭灶称为小年下,除夕被称为大年下,现在似乎都不这么称了,有时也会听到老人们会说大年下的,应该泛指春节了. 旧俗除夕这天不拘昼夜,京津称除夕为三十儿晚晌,<燕京岁时记>记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