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生个儿子,就能帮我多争一份家产了”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离婚七年》系列已转去小号更新
请点击下方链接关注小号查看
文/晏凌羊
我发现,我们这个社会有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孩子。
有的人生孩子是为了养老。
有些人生孩子是因为同龄人都生了孩子。
有的人生孩子是父母催促得紧。
还有的人生孩子是为了置气,为了拼人头争夺那点可怜的家产。
今天我要讲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个为了置气和争家产而准备生二胎的主。
她是我同事的表妹,我们姑且就称她为表妹吧。
表妹的老公,有个弟弟,她家公(两广人的家公、家婆,就是公公、婆婆的意思)在两个儿子还没有结婚的时候就在城市里买了一块地,建了一栋三层半的别墅。
表妹嫁过去之后,就说要分家。分家的结果就是:老人家住一楼,表妹夫妻俩住二楼,她小叔子当时还没有结婚,就住三楼。
表妹结婚后,生了一个女儿。
自她生女儿之后,她家婆就不工作了,专心在家帮她带孩子。
表妹女儿三岁的时候,小叔子结婚了,结婚后很快就有了儿子。
自从小叔子有了儿子之后,表妹就各种心理不平衡,就在家里各种挑事了。
究其原因,因为她生的是女儿,而小叔子生的是儿子。别人还没有怎样,但她兀自就自卑了起来,成天疑神疑鬼,觉得公婆就是偏心。
她一会儿说公婆见小叔子生了一个儿子就得意得不行,当初她生女儿的时候就没见他们那么开心过;一会儿说婆婆现在都不给她女儿喂饭了(她女儿都上幼儿园中班了),只给小孙子喂饭。
老两口实在受不了她成天这么说话,索性把攒了大半辈子的积蓄都拿了出来,给大孙女在当地几乎最好的小区里买了一套学位房,以证明自己不会“得了孙子忘了孙女”,不会“重男轻女”。
她得了便宜,但还是不肯卖乖,又开始说小叔子两口子啃老(两人的确没工作)。
实际上,她自己也啃老,从生了孩子以后就没有再出去工作,孩子也都是家公家婆带,她就天天看剧、打麻将。
她丈夫也不是特别上进的人,每个月就拿两千多工资。她女儿的大部分开销,都是老人家付的。
表妹家公起的那个房子,布局是按照套房格局起的,一层就是四室两厅的套房,楼梯是相对独立的。
小叔子结婚之前,三楼的布置很简单。他结婚之后,三楼的家具家电也按照二楼的标准配置齐全了。
小孩子喜欢楼上楼下跑,但因为去到三楼要多爬一层楼梯,两个孩子大多数时间就在一楼、二楼活动。
就为这,表妹居然都能天天生闷气。
她觉得弟媳是入侵者,是来跟她和孩子抢家族资源的,所以,各种看弟媳不顺眼。
公婆给她女儿买的房子搞入伙仪式,弟媳因为又怀孕了需要保胎,没有参加。她就说弟媳是白莲花、绿茶婊、做人两面三刀。
弟媳怀二胎,让她产生了非常强烈的不安全感。她担心弟媳有两个孩子,而她只有一个,将来公婆的家产可能都被弟媳给骗了去。
同事成天劝她说不要置气生二胎,她回答:我就是要争一口气,我就不相信我生不出儿子。弟媳不就是生了儿子,才整天在家里耀武扬威的嘛。
同事跟我说:她拼二胎,是大概率事件。啃老啃成这样,确实令人叹为观止。
我说:表妹的公婆,也不值得同情。生出两个废柴儿子,儿子再招来两个啃老媳妇,再生几个啃老孙子孙女。教不会孩子自立自强,老了就得给他们当牛做马,不冤。
去年,搬家公司的人来帮我搬家,而我习惯在饭点请所有上门服务(搬家、换锁、修家电、装窗帘等等)的师傅吃盒饭,就邀请他们一起吃外卖。
席间,我问搬家大叔有没小孩,他说自己小孩没什么本事,现在只在一个写字楼当保安,养不活孙子,所以,他一把年纪还要出来卖苦力帮着养孙子。
我说,如果我女儿长大后要这么啃老,我就跟她断绝关系。
大叔哈哈大笑,说“怎么可能”。
呃,可能不可能呢?
我真不知道,但我真的不想一辈子给孩子兜底。
她应该要亲手去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
我也知道,现在确实有很多年轻人都普遍晚熟,“啃老族”随处可见。
他们当中,很多人虽已成人却仍未“断奶”,且花销不菲。
他们或不愿吃苦受累赋闲在家,或收入微薄不够挥霍,便依靠父母买单。
在这种“啃老”人群中,他们有些已成立家庭,甚至为人父、为人母,但仍然不遗余力地盘剥自己的父母,觉得父母照顾自己是理所当然的义务。
有一天,我跟我老妈聊天,聊到了一个不成器的邻村女孩。
在该上学的年纪,不好好读书;辍学以后,又不好好工作,各种拈轻怕重,后来索性回家让老妈养着了。
前几年,她出去相亲,认识了一个跟她一样好吃懒做的男的,两人很快结了婚、生了小孩,一直住在她妈家。
小两口都不工作,现在家里又多了一张嘴。家里钱不够用了,她妈已经五六十岁的年纪,还得去建筑工地上去打工养活一家……
啃老啃到这地步,护犊子护到这程度,也算是种境界。
而这位姑娘最常说的一句话是:都是因为你们离婚、你们赚不来钱,才导致我成了今天这副样子。
坦白说,我为她感到羞耻,同时也为她母亲对她的教育感到悲哀。
在农村,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
上一辈很多父母,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生孩子,只是因为到了年龄、只是顺其自然怀上了、只是看别人也生了、只是屈从于舆论压力,然后,生了孩子。
孩子一生下来,生活压力骤然变大,他们忙于赚钱糊口,忽视了对孩子的教育,把孩子养成啃老族。
孩子长大了,到了适婚年龄,他们看别人家的小孩娶妻了、嫁人了,就又急着给自家孩子张罗。看同龄人都抱上孙子孙女了,又开始催生……
然后,儿女、孙子孙女像是水蛭一样,吸附在他们身上,吸他们的血、吃他们的肉……他们也疲累,但更多的时候心甘如饴。
他们似乎从来没有思考过“生育的意义”,一切只是屈从于本能,就像动物那样。
对这类现象,我感到很遗憾。
如果我们不能成为一个“觉醒的人”,那我们就会把自己变成繁衍工具,也把孩子当成繁衍工具。
我们终究只会成为基因的奴隶,而无法成为一个活得清醒的“人”。
我们为什么要生孩子?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有的人是为了养老,有的人是为了争家产,有的人甚至仅仅是为了逃避出差,有人则是想通过孩子挽留住伴侣的心,有人就是单纯地喜欢孩子,还有的人是因为日子过得太重复,希望孩子的出生能冲淡这种生活的无聊和枯燥……
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把孩子当成“工具”的。
他们似乎很难承认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天性,他们似乎也从来听不进去纪伯伦写的那句经典诗句:
你的孩子,其实不是你的孩子,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
他们通过你来到这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边,却并不属于你。
生孩子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既把孩子带到世界上来,父母就有养育好他们的责任。
而养育好孩子,最重要的一点是:让他们拥有自立能力。
说真的,放眼整个自然界,我感觉除了人类之外,没有一种动植物会负责“孩子”甚至“孙子”的一生。
鹰类的父母会把羽毛长全的幼崽推出巢穴,逼它学会飞行;
很多食肉动物,会在幼崽长大后把它们赶走,逼迫它们自立;
植物妈妈会把植物种子通过各式各样的方式“发射”到远方,让他们自己找土壤扎根。
不自立的动植物,早就被自然界淘汰了,不大有当爹当妈的机会。
而我们人类,就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自个儿还没想清楚应该怎么活呢,就有了子女,接着一辈子为子女奔忙。
很多子女,自个儿还没长大呢,就当了爹妈。
大家都把这种“稀里糊涂的精神”,一代又一代地传了下去。
我始终觉得,作为人,我们应该要适当糊涂,更要适当清醒,不要放弃对自我的反省、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要让自己变成一个麻木不仁的、跟着社会惯性走的人形机器和繁衍工具。
另外,我觉得,儿女成家后,大家就应该明确财产的分配。这对“啃老”现象,是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的。
父母把财产都集中在自己手里,儿女很容易互相攀比,不停指责父母偏心,甚至把父母给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
结婚本就是“两个家庭各出一个人建立一个新家庭”,三个家庭在财产上应该各自独立,在生活上可以互相帮忙。
封建大家族式的群居生活,是农耕时代抱团取暖的产物,早就不适合新时代了。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在他们眼里,你表达对某些“枉为人”的人的愤怒、抨击阴暗面和负面=戾气重。
可在我眼里,鲁迅是最有担当、最有悲悯心的文人,只有被他批评的人才会觉得他戾气重(虽然他并不总是批评得很对)。
照这戾气划分标准,胡兰成、周作人倒是戾气不重,一个写禅,一个写生活意趣,活得多“人淡如菊”啊。
可现实生活中,他们俩一个花心、自私、鸡贼、特别善于标榜自己,一个没担当、妻管严、脊梁软、心肠硬。
四大名著,几乎每个章节都有一个恶人、小人,写得真是“戾气重”。
爱看“戾气不重”的文章,那你自己找了看去好了呀,要求别人写你觉得有趣的给你看,咋地?你点菜了吗?付钱了吗?
点击上方“羊看”公众号
关注上面的公众号「羊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