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史体例、概况、价值
二十四史包括:《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宋书》、《南齐书》、《梁书》、《陈书》、《魏书》、《北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一、《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书的编写有多种体裁,二十四史采用的是纪传体。这种体裁始创于司马迁的《史记》,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不过历朝正史的撰修在此基础上均有所创新,具有各自的特点。
《史记》由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组织而成,共130篇。本纪是全书大纲,以事系年,取法于《春秋》的编年;世家是分国的,分国也按时代排下,但不同于《国语》和《战国策》以记言为主的国别史,《史记》世家仍以记事为主;列传是司马迁独创的一个体例,是《史记》最主要部分;表,是全书中最重要的筋节,《史记》中的十张表,按事情不同而分作,其稽牒作谱,则以《世本》为范;八书,详记政制,专为一件事而特作一篇书,形制出于《尚书》。因此,可以说《史记》实际上是以前史学上各种体裁之集大成。其最异于前史者,是以人物为本位,故称为纪传体。《史记》记述了自黄帝至汉武帝太初时约3000年间的历史,是我国第一部规模宏大的纪传体通史著作。
《汉书》也称《前汉书》,班固著。它基本沿用《史记》体例而略作变更,“本纪”省称“纪”,“列传”省称“传”,改“书”为“志”,“世家”并入列传,新增加了《刑法志》、《五行志》、《地理志》、《艺文志》。全书由十二本纪、八表、十志、七十列传组成,共百篇,后人析为120卷,共80余万言。记载了汉高祖元年(前206)到王莽地皇四年(23)计230年的历史。《汉书》断代为史的方法,虽然容易割裂历史的联系,但可以使一朝一代的历史史料保存得更加完备,便于总结一个王朝的兴衰,为后代治国者提供有益的借鉴。符合1000多年来不断改朝换代的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治需要,成了我国封建社会史书的典范。刘知幾说:“如《汉书》者,究西都之首末,穷刘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自尔迄今,无改斯道。”(《史通》卷一《六家第一》)二十四史除《史记》和《南北史》外,都是沿用《汉书》断代为史的体例。
《后汉书》范晔著。原计划是十纪、十志、八十列传,合为一百篇,以与班固的《前汉书》相应,还有序例,但只完成了十纪、八十列传。《后汉书》在编写体例上继承了《史记》、《汉书》的优点,同时又有创新。《后汉书》十纪,记述从东汉光武帝刘秀起兵推翻王莽起,终于汉献帝禅位于曹丕,按编年顺序详载了东汉195年的历史大事。在《纪》中开创了《后纪》与《附记》的写法。列传新增的类有《孝子》、《党锢》、《宦者》、《文苑》、《独行》、《方术》、《逸民》、《列女》八种。“十志”托付给谢俨,因范晔被杀,文稿皆佚。所以《后汉书》只有纪、传部分流传了下来。
《三国志》,陈寿著。包括《魏书》30卷、《蜀书》15卷、《吴书》20卷,主要记载了魏、蜀、吴三国时期的历史。《三国志》目录虽未标“本纪”之名,但《魏书》前几卷,如武帝、文帝、明帝等篇都是本纪体裁,故后世谓陈寿修史虽名为“三国志”,而实际上是以魏为正统,因之而遭后人责难。对此《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给予了解释:西晋是承曹魏而来,作为西晋朝臣,陈寿以魏为正统,这也是封建史家的惯常做法而已。《三国志》撰成后,大受赞赏。它是继司马迁、班固之后而写成的第三部纪传体史书,范晔的《后汉书》尚在其后100余年。可惜的是《三国志》只有纪、传而没有编志,内容太少,史料不足。后约130余年,刘宋文帝命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裴松之“上搜旧闻,傍摭遗逸”,补阙漏、备异闻、矫正谬误、论辩得失,撰成《三国志注》。裴注搜采广博,“考证之家,取材不竭,转相引据者,反多于陈寿本书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二、魏晋南北朝11史
《晋书》房玄龄等著。唐以前晋史有十八家,但唐太宗对它们很不满意。贞观十八年(643)诏令重修《晋史》,只用了两年多时间就完成了这部史学巨著。《晋书》修成,由房玄龄领衔进呈,故署其名,其他史臣,均不列名。唐太宗很重视西晋王朝兴衰治乱的经验,亲自为宣、武二帝纪写史论,又给陆机、王羲之二传写论表彰,此四篇史论,称“制曰”,所以旧本《晋书》题名为“御撰”。官修之《晋书》成,而其他十八家之晋书皆废。《晋书》包括帝纪10卷、志20卷、列传70卷、载记30卷,记载了从司马懿开始到晋恭帝元熙二年(420)为止,包括两晋165年间重要政治活动和重大事件的历史,并用“载记”的形式兼述了十六国割据政权的兴亡。
《宋书》100卷,沈约著。包括本纪10卷、志30卷、列传60卷。全书起自晋义熙元年(405),终于宋升明三年(479),是记述刘宋兴亡的一部完整的纪传体断代史。《宋书》从纪传体例、书法和志目、类传目的取舍来看,主要是为维护世族地主和当时政权服务的。为尊者讳、为本朝讳,使权臣窃国的某些历史真相被歪曲和掩盖了。不过他的“讳之于本纪,而散见其事于列传”的“互见法”体例,对于绝大部分历史是不失实的。另《孝义传》的创置,开创了史书宣扬封建礼教的新形式。
《南齐书》,萧子显著。原名《齐书》,至宋代为区别于李百药所著《北齐书》,改称为《南齐书》,60卷。《南齐书》现存59卷,其中帝纪8卷、志11卷、列传40卷。所缺一卷为序录或叙传。所记南齐七帝自齐高帝建元元年(479)至齐和帝中兴二年(502)23年间的史事,是现存关于南齐最早的纪传体断代史。其以历史编纂方面的类续法,文字简洁,一直为后人所称道。
唐太宗贞观三年(629)诏令狐德棻、岑文本修《周书》,李百药修《齐书》,姚思廉修《梁》、《陈》二书,魏征修《隋书》,而以房玄龄总监诸史。贞观十年,五史全部完成,合称,《五代纪传》共225卷。此为唐初官修五史,一称《五代史》。其中《周》、《隋》二书成于众人之手,是为官修,而《梁》、《陈》、《齐》三书,则虽以官修为名,其实私撰也。
《梁》、《陈》二书实际是姚思廉秉受父业完成的。《梁书》56卷、56篇,其中有26篇的论是其父姚察写的,而《陈书》大部分是姚思廉的撰述。《梁》、《陈》二书,除了强调帝王将相、英雄豪杰在历史的作用外,新意不多,但二书的行文,尤其是《梁书》,深受后人推崇。《梁》、《陈》二书有纪、传,无表、志。《陈书》内容不如《梁书》那样充实,本纪和列传也都过于简略。
《北齐书》50卷,李百药著。其父李德林,奉诏参加《国史》即《齐史》的编写,但全书未竟而卒。其子百药奉诏续成。《齐书》,到宋代才加“北”字,以区别于萧子显的《南齐书》。《北齐书》记述了从高欢起兵到北齐灭亡前后约80年的历史。虽题名北齐书,实际上它集中地反映了东魏、北齐两个割据政权的兴亡史,而重点放在北齐政权。《北齐书》仿《汉书》、《后汉书》体例,卷后皆系以论赞,但只有纪、传,无表、志,现在只有17卷保持原貌,其他为后人用《北史》等著作增补,这使《北齐书》的价值大大降低。
《魏书》,魏收撰。包括十二纪、九十二列传、十志,主要记述了自北魏道武帝(拓拔珪)登国元年(386)至东魏孝静帝(元善见)武定八年(550)这一时期的历史。至北宋,《魏书》已亡缺不全,后人取其他史书补足。魏收的治史态度为后来人所责难,二十四史中,受攻击莫过于《魏书》了。
《周书》,令狐德棻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周书》虽以“周”题名,但所记史事在范围上是很广阔的,包揽了西魏、北周二朝史事。所记内容不仅关系东魏、北齐,而且兼及南朝梁、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时期全国范围的历史发展大势;同时对于当时有些重大史事,其他南北诸史不载,而《周书》则详述之。《周书》也有回护、阙书等不足,但在民族史和民族关系史上的价值尤其值得重视。北魏、东魏、西魏是鲜卑族拓跋部建立的政权,北周是鲜卑族宇文部建立的政权,北齐则是鲜卑化的汉人建立的政权。《魏书》、《周书》、《北齐书》比较集中地记述了这五个皇朝的兴衰史。
《隋书》,魏征等著。《隋书》包括帝纪5卷、列传50卷、志30卷。本书虽由多人共同编撰,但集中体现了魏征的史学思想。《隋书》中,“以隋为监”是其主要目的,将修史与治国紧密结合了起来。《隋书》不仅是官修的史书,而且在当时所修专史中是比较好的一部,开了以后官修正史的先河。
《南史》与《北史》为姊妹篇,是由李大师及其子李延寿两代人编撰完成的。《南史》记述了自南朝宋武帝刘裕永初元年(420),止于陈后主陈叔宝祯明三年(589),南朝四代170年的历史。
《北史》起于北魏道武帝登国元年(386),终于隋恭帝义宁二年(618),记述魏、齐(包括东魏)、周(包括西魏)、隋四朝233年的史事。《南史》、《北史》均经令狐德棻过目详正。二书编撰的特点,是将正史中的南北朝八书,加以连缀改订删补,以其简洁有条理而为后世学者所公认。南北史之间,《北史》详赡而《南史》疏略。南、北史只有纪、传而无表、志,这是一大缺陷。
三、唐以后9史
《旧唐书》,刘昫等撰。因刘昫为监修宰臣,《旧唐书》就题为“刘昫等撰”,其实对于《旧唐书》贡献微薄。《旧唐书》原名《唐书》,宋代欧阳修、宋祁等编写的《新唐书》问世后,始有新、旧之分。《旧唐书》主要反映的是唐代中期以前的史学思潮,注重以史为鉴,注意经济制度、政治制度的变化,其中《食货志》在纪传体的“正史”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而对少数民族的记载也超过了以前各“正史”。由于五代是一个“乱世”,封建秩序并不稳固,因而书中表现出的伦理色彩不那么浓厚,纂修也不全注意褒贬之法。所以,曾公亮等认为它“纪次无法”,“使明君贤臣、隽功伟烈,与夫昏虐贼乱,祸根罪首,皆不得暴其善恶”(《进唐书表》,附《新唐书》书后)从而决定重编唐史——《新唐书》。
《新唐书》,欧阳修、宋祁奉宋仁宗之命撰。欧阳修负责本纪、志、表,宋祁负责列传。《新唐书》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其成就在于诸“志”内容比《旧唐书》丰富,将目录学、地理学成果采录史中,改进了史志编辑体例;特别是创立了前所未有的两种新志——《仪卫志》、《兵志》,和前史几乎没有的《选举志》。还恢复了表谱,立表多达15卷。其中以《方镇表》为最善。《十七史商榷》评论《新唐书》,以为“最佳者志、表”。(《十七史商榷》卷六十九《新旧唐书·二书不分优劣》)
《新唐书》行世后,《旧唐书》在相当长时间里几乎被人们废弃。直到明朝闻人诠等重新刊印后,才又广泛流传开来。这一传布过程既反映了它的缺点,也说明它自有长处,非《新唐书》所能取代。
《旧五代史》由宰相薛居正监修,参加编修的有卢多逊、扈蒙、张澹、李昉、刘兼、李穆、李九龄等人。《旧五代史》全书150卷,包括本纪61卷、列传77卷、志12卷,另有目录2卷。原名《五代史》,后人为区别于欧阳修的《新五代史》,便习称《旧五代史》。《旧五代史》略仿《三国志》,以梁、唐、晋、汉、周各为一书,称曰在《梁书》、《唐书》、《晋书》、《汉书》、《周书》,各有纪传若干卷,合之可为一书,分之可为五史。以中原王朝为正统,合计14纪共61卷。《旧五代史》不仅是以五代为中心的一个历史时期的断代史,而且又是五个前后相衔接的王朝断代历史。《旧五代史》的“志”比《新五代史》的完整,全面叙述五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后人了解该时代典章制度,提供了方便。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是唐代设馆修史以后唯一的私修正史。全书包括本纪12卷、列传45卷、考3卷、世家及世家年谱11卷、四夷附录4卷。在编排体例上,推翻《旧五代史》一朝一史的基本格局,仿效《南史》、《北史》,将各代本纪和列传作为一史处理,按时间先后编排。十国史改旧史的“列传”而设“世家”记述。列传部分则依人物特点分立“类传”和“杂传”。“志”改称“考”,“表”改称“谱”。另置《四夷附录》,专叙少数民族史。
《新五代史》较之《旧五代史》史料价值要略逊一筹,但《新五代史》后出,在删削的同时也新增了一些史料,尤其对十国部分的补充,同时还采用了实录以外的笔记、小说等多种材料,对《旧五代史》有补正之功。恢复了用表谱列人物、国家和事件的优良传统,比一般文字叙述更加条理清晰,一目了然。欧阳修是宋代文学家,以其文豪大手笔修史,文采卓著,是二十四史中罕见的。
《宋史》有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共计496卷,约500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庞大的一部官修史书。《宋史》是在原宋《国史》的基础上删削而成的。两宋时期,史官组织完备,雕版印刷术广泛应用,书籍流传和保存都较为便利,积累了大量史料。这就为元修《宋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辽史》116卷,包括本纪30卷,志32卷,表8卷,列传45卷,以及国语解1卷。《辽史》的特点是列表较多,共有八表,减少了立传之繁,省却了许多篇幅,弥补了纪、志、传记载的不足,从而使"一代之事迹亦略备"。其中的《游幸》、《部族》、《属国》三表,是《辽史》的创新。通过列表,使读者对各部族、各属国的情况,以及与辽朝中央的关系,都一目了然。减省了不少笔墨。
《金史》135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金史》的纂修体例与前代相比,也有其独特之处,其一,汉唐修史唯以实位帝王入本纪,《金史》打破成规,为女真历代祖先作《世纪》,为几位被尊奉帝号的皇帝之父作《世纪补》。其二,新创《交聘表》。金朝南与宋对峙,西北与夏为邻,东南高丽国称臣。《交聘表》将金与宋、夏交聘往来和金与高丽封贡往来并列,金与周边诸国的交往关系一目了然。其三,《金史》中关于女真历史诸多方面的记载,多不见其他史籍,书末附《金国语解》,以汉字注音的形式将女真语的基本词汇保留下来。元朝史官在编写时说:“《金史》所载本国之语,得诸重译,而可解者何可阙焉。”女真文字译音得以保存,这与元朝国史馆由多民族史官共同修史有关。
辽、金、宋三史是在脱脱主持下于元顺帝至正年间修成的。欧阳玄、揭傒斯为主要撰修者。欧阳玄是当时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之一,他应召为总裁官后提出购书、选史官的修史主张;又立三史凡例,使修撰者有所依据;三史中的论、赞、表、奏,皆为他的手笔。欧阳玄对三史的贡献极大。关于三史正统之争,脱脱独断曰:“三国各与正统,各系其年号。”(权衡:《庚申外史》)脱脱的决定使得三史顺利修撰,同时确定了三史平等对待的原则。
三史按历代正史体例,分纪、志、表、传,但纪、志、表又各有特色。三史中食货、选举、百官、地理、刑法、天文、历、兵、礼、乐等基本各史均有,但《辽史》有《营卫志》为各史所无,其中保存了契丹早期的户籍、兵籍、土地制度、部族组织等史料。《辽史》的《部族表》,将与辽发生关系的周边各族按年月列入大事年表中,读来使人一目了然,“又省却了多少外国等传”(钱大昕《廿二史札记》卷二七《辽史立表最善》),这是二十四史中的一个创举;三史是根据大量史料汇编而成的,修史者常不加修饰地照录旧史,因此三史的史料价值特别重要。另,辽、金二史各附有《国语解》一卷,这在二十四史中是特有的。书中保留的契丹、女真两族的语言文字,成了今天研究契丹、女真文字的珍贵资料。
但三史中也充满了封建迷信和儒家天命思想,往往用道学的标准来评判历史的是非与功过。在编纂方法、史料取舍上,由于修史仓促,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一人重复立传、编次前后失当、纪传不符、译名不一、各史互异、传闻之误,等等。
《元史》,全书210卷,包括本纪47卷,志58卷,表8卷,列传97卷,记载了元朝自太祖成吉思汗元年(公元1206年)至顺帝至正二十八年(公元1368年)总计约160多年的历史。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明太祖令修撰《元史》。第二年二月以李善长为监修,宋濂、王祎为总裁,赵埙〔xun勋〕等16人为纂修。他们以徐达从北京缴获的13朝实录和《经世大典》为基础,仅用188天就写成159卷。因顺帝一朝无实录可据,无法撰写,于是派欧阳佑等12人到北方调查搜集史料。洪武三年二月重开史局,以朱右等15人为纂修,用143天续修了53卷,然后把两次修纂者合编在一起。本纪部分,除顺帝一朝是专程搜访得于耳闻目睹的珍贵史料外,其他各朝均是现已失传的元代历朝实录的摘抄,史料价值比较高。志部分,数量多,写得比较好,很受世人重视。它收录了很多宝贵史料,反映了元代多方面的社会生活内容。作者取消了《艺文志》,企图在列传中包括有关内容,使元朝一代书目无以保存。传部分,《元史》新创《释老传》,专记宗教方面的重要人物,从中可以了解宗教在元朝的传播、发展和历史地位等内容。列传有详于文人,略于蒙古将相大臣的现象,这也是受当时史馆资料限制所致。
《元史》由于仓促成书,又出于众手,编纂方面有不少谬误,例如前后重复,时见抵牾,本纪或一事而再书,列传或一人而重出,译名不一,史实乖误,纪年失次等,毛病相当多,受到后人众多非议和责难。书成不久,就有朱右作《元史拾遗》,解缙作《元史正误》,为之纠谬补缺。自清末以来,整理汲取前人研究成果,参考中外有关资料而撰成的元史专书有数种。其中,屠寄的《蒙兀儿史记》写得最好,考订审慎,熔旧史新材于一炉,可惜没有写完。曾廉的《元书》虽体例完整,却内容简陋。后来最受重视的就是柯劭忞〔min民〕的《新元史》。
《明史》,张廷玉等著。包括本纪24卷、志75卷、列传220卷、表13卷、目录4卷,共336卷。记载了自朱元璋洪武元年(1368)至朱由检崇祯十七年(1644)200多年的历史。清朝顺治二年(1645)设立明史馆,诏修《明史》,因政局不稳,修史条件不成熟,工作未能全面开展。康熙十八年(1679),重开史局,以徐元文为监修。于乾隆四年(1739)最后定稿,进呈刊刻。从第一次开馆至最后定稿刊刻,前后历时95年,这是二十四史中历时最长的一部。《明史》纂修体例整齐完备,事详文简,文笔雅正,舛误很少,堪称旧史中之良史。
二十四史价值
我国有着忠实记录历史的优良传统,是世界上最重视历史的国家之一,史料之丰富是举世无双的。二十四史是经过历代史学家们编著积累而成的,记载了中华民族自传说中的黄帝,至明朝崇祯十七年(1644)历时4000多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其内容博大精深,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学、艺术、法律、典章制度等诸方面,保存了大量的历史资料,是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项巨大成果,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影响,历来为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鉴往知今、安邦治国之镜鉴,也是诸多学科研究取之不尽的知识宝藏,尤其在史学、文学以及文献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和无可估量的学术价值。但受时代和个人史识的局限,二十四史的成就高下不一。对材料的选用,特别是对人物评价,多用封建道德作标准,阅读和使用时需谨慎鉴别。
第一,鉴古而知今,具有经世致用、安邦治国的作用。中国史学的作用,先秦古训说“彰往而察来”(《易·系辞下》),唐刘知幾说“史之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民)之急务,为国家之要道”(《史通·史官建置》),都明确指出撰史的主要目的是鉴于往事,有助于治国安邦、经世致用。二十四史作为钦定“正史”,以纪传为纲,贯穿历史事件,辅以“表”连接时空、人物,用“志”记载社会生活各方面发展变迁的情形。其中记载的人物,林林总总,从帝王将相到游侠策士,从儒林隐士到商贾、医、卜,从官吏到匠工、俳优等,无所不有;记载的社会生活,从政治经济到军事法律,从天文历法到礼乐典制,从文学艺术到科学技术,从山川水利到风物民俗,乃至学校、宗教、民族等,无所不包。全面展现了中国历史的全貌,为后世认清历史时势,审视现实,把握机遇,改革创新提供了镜鉴。太史公言:“述往事,知来者。”《汉书·司马迁传》)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就必须了解中国的历史;要了解中国的历史,则必须读二十四史。只有了解中国的历史,才不会重蹈历史覆辙。
第二,史料丰富而翔实,具有较高的史料价值。二十四史是各代记录史事经典史书的集大成者,内容极为广泛,包括哲学、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教育以至修身处世之道,为后人研究社会史、经济史、制度史、教育史、民族史、宗教史以及经籍、目录等提供了较为可靠,系统的依据,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不过,由于二十四史出自历代封建史学家之手,受时代局限,也存在着许多问题,特别是朝廷设官修史,一般都由当朝宰相监修。因此大多为帝王歌功颂德,抹杀劳动人民的作用和成就,有的甚至歪曲阶级斗争的事实真相,丑化农民起义领袖的形象等。经过乾隆皇帝钦定的二十四史被称为“帝王将相家谱”,里面的史料,是被封建统治阶级筛选过的,有的甚至经过歪曲和篡改。因此利用这些材料时,必须谨慎,要加以辨析。
第三,建立了史传文学传统,对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二十四史虽然出自不同人之手,成就也高低不一,但统一遵循纪传的体例,对于人物的刻画描写,历史事件的叙述,均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二十四史以《史记》成就最大,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史上,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作为第一部传记文学,开创了史传文学的传统,对于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等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为中国文学建立了一批重要的人物原型。在后代的小说、戏剧中,所写的帝王、英雄、侠客、官吏等各种人物形象,有不少就是从《史记》的人物形象演化出来的。如《赵氏孤儿》、《霸王别姬》等。二十四史的撰写者中有不少是文学巨匠,如司马迁、班固、陈寿、沈约、萧子显、欧阳修等,其语言洗炼,文字生动,词气纵横,形象明快,常常令人击节赞叹。二十四史中有不少篇章是脍炙人口的文学佳作;不过也有因片面追求辞藻华丽而遭人批评的,如《晋书》被指“竞为绮艳,不求笃实”,而班固喜用古字古词,较难读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