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讨论】99mTc-MDP全身骨显像异常骨外软组织摄取分析

作者:肖妍妍

南华大学研究生

病史资料
  • 患者,男,45岁

  • 因“排便不成形、腹痛9月”入院

  • 外科考虑:直肠癌伴肝转移

  • 行姑息性乙状结肠癌造瘘术,病检示高分化腺癌

  • 术后行6周期PLF方案化疗

  • 先后行两次肝转移病灶介入治疗

  • 99mTc-MDP注入人体2-3h后50%-60%聚集在骨中,其余由肾脏排出;在骨显像中,正常可见的骨外软组织结构是肾、输尿管和膀胱。

  • 骨外软组织摄取骨显像剂分三种情况:

  1. 显像剂质量和操作技术等引起的技术伪影

  2. 泌尿系统排泄显像剂所致

  3. 多种病理因素所致异常摄取

99mTc-MDP的体表污染和脏器残留

  • 尿液或放射性核素注射时失败或不当所致的表面污染造成的99mTc-MDP骨外软组织聚集是较容易识别的原因。

  • 显像前若曾用其他示踪剂进行过其他放射性核素显像,或用131I进行了治疗,软组织和器官也会有残留的活性。

国家药典对放射性药物的质量,包括标记物的性状、化学纯度、放化纯度、pH等均有严格规定,而骨显像剂自身存在的质量问题是导致其骨外聚集的主要原因之一。

  • 注射前如发现有浑浊或沉淀物应弃用并进行质量检测。

  • 99mTc-MDP制备后在注射前检测放化纯度,不低于90%。

  • 99mTc-MDP的pH要求为5.0-7.0。

  • 放置4-5h后可能会有游离锝产生而导致显像时甲状腺和胃显影;放置时间不超过6h。

  • 报道,99mTc淋洗液中误加入葡萄糖溶液进行稀释,生成放化杂质99mTc-葡萄糖,导致99mTc-MDP放化纯度降低,致使肾脏、肝脏、胆囊、心室、软组织发生异常放射性浓聚。

  • 图像采集伪像主要由仪器质量失控或在采集过程中患者体位移动所致。

  • 在摆位前向患者认真交待,减少患者体位移动。

  • 必要时对疑有移动的部位作一次局部显像可避免误诊。

软组织异常聚集骨显像剂的临床意义
在排除人为和技术因素后,对于在骨显像中出现的骨外放射性浓聚影,应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考虑由患者自身的病理学因素所致软组织和脏器对骨显像剂异常聚集的可能性。
泌尿系统
  • 在骨显像上正常可见的软组织结构是肾、输尿管和膀胱。

  • 老年病人骨代谢减低,肾功能不良可致软组织本底增加,双肾内放射活性也相对呈对称性增高。

  • 肾脏大小、位置异常(异位肾、肾下垂)及先天性泌尿系统结构异常导致骨显像中骨外组织伪影。

  • 可见于肾或膀胱的占位性病变,邻近肿瘤所致肾、输尿管和膀胱的变形和移位。

  • 尿路梗阻、淀粉样变性以及放疗和化疗后的病人中可见肾内弥漫性活性增加。

其他
  • 胸、腹部出现弥漫性示踪剂摄取:常见于恶性胸、腹水或胸腹膜炎性反应。

  • 腹腔内弥漫性摄取:结肠癌网膜转移和肝癌腹腔内广泛转移。

  • 四肢软组织弥漫性摄取:与肿瘤压迫导致肢体静脉/淋巴回流障碍有关。

  • 脑内骨显像剂聚集:最常见于脑转移瘤。

  • 腹股沟淋巴结摄取:可提示黑色素瘤淋巴结转移。

  1. 在骨显像上有异常的软组织活性存在,首先要排除人为因素和示踪剂质量问题。

  2. 通常是由于血流增加、钙化作用、酶的互相作用或者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以及辐射或与注射药物直接的相互作用所致。

  3. 以软组织恶性肿瘤最为常见。

  4. 肝、肺、乳腺恶性肿瘤是骨显像软组织聚集的最常见的病理学原因。

  5. 体腔内弥漫性异常活性可能与恶性的胸膜损伤及胸水、腹水有关。

  6. 非骨的示踪剂摄取可在一些良性肿瘤、肿脓、炎症、创伤、钙化灶、辐射损伤和淀粉样变的良性病变中见到。

  7. 异常的软组织示踪剂聚集常常可以提供有用的临床信息,在读片时应结合临床,仔细辨别,以避免误诊、漏诊,提高诊断的正确率。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