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1

金正大四年(1227年),元好问离开镇平后,到了内乡继续做县令。作为一个县令,面对饥寒交困的百姓,他的内心依然是愁苦不堪的,甚至是悲痛不已的。情郁于中,他写下了《内乡县斋书事》:

吏散公庭夜已分,寸心牢落百忧薰。

催科无政堪书考,出粟何人与佐军?

饥鼠绕床如欲语,惊乌啼月不堪闻。

扁舟未得沧浪去,惭愧春陵老使君。

诗中的“春陵老使君”指的是唐代诗人元结,据传是元好问的先祖,曾写过一首《春陵行》,叙述了赋税繁杂,官吏严刑催逼的情况,勾勒出了催租的场景,描述了百姓困苦不堪的处境。全诗反映了当时时期苦难的现实,表现了诗人对人民的悲惨生活寄予了深切的同情。元好问追思先祖,温习先祖的诗句之时,内心是愧疚的,甚至是挣扎的。

他明明知道横征暴敛才是当时社会的病灶,想根除却又无能为力,为了缓解民生之苦,他更加重视农业生产,让内乡的田野呈现出了葱绿的喜人景象,难掩欣喜之情的他写下了《偶记内乡》:

桑条沾润麦沟青,轧轧耕车闹晓晴。

老眼不随花柳转,一犁春事最关情。

2

金正大五年(1228年),元好问的母亲张氏去世,被安葬于内乡,他要为母丁忧,遂罢去官职,寓居于内乡县东南的菊花山白鹿原长寿村。这里所说的白鹿原位于现在的内乡县夏馆镇境内,他将闲居之地命名为新斋,也许表露的是他想开始一种新生活的愿望吧。从官场中挣脱出来,他过上了令人向往的文人生活,过上了惬意舒心的归隐生活:

夏馆秋林山水窟,家家林影湖光。

三年闲为一官忙。

簿书愁里过,笋厥梦中香。

父老书来招我隐,临流已盖茅堂。

白头兄弟共论量。

山田寻二顷,他日作桐乡。

元好问在内乡的归隐生活长达三年之久,他诗酒悠游于山水之中,用诗文给内乡的山水赋予了灵秀之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时节,他写下了一篇《临江仙·内乡寄嵩前故人》:

昨夜半山亭下醉,洼尊今日留题,放船直到淅江西。冰壶天上下,云锦树高低。

世上红尘争白日,山中太古熙熙,外人初到故应迷。桃花三百里,浑是武陵溪。

当时内乡县的所辖之地比较大,包括了现在的西峡县和淅川县的大部分地域,当年的内乡县衙就在当今的西峡县城之内。西峡县城的西边有一条河名叫鹳河,河边有一座山名叫寺山,山上有一小亭名叫半山亭,山下有一块石头名叫洼尊石。如今,这两处景物仍在,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到西峡县的寺山国家森林公园去转转。

与山水为伴,是众多文人的生活方式,也是众多文人荡涤灵魂的方式,元好问也不例外,他陶醉于山水之间,曳杖行歌于山中,放船于淅水上,写出来的诗句便像山水一般清奇,他在《石门》一诗中这样写道:

两崖横绝倚山垠,草径低迷未可分。

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

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

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春日踏青,元好问徘徊于暖风之中,行吟于溪水之畔,独酌于乱花之前,向一朵杏花倾吐了他的无限春愁,写成了一首《内乡杂诗》:

行吟溪北复溪南,风日烘人酒易酣。

无限春愁与谁语?梅花娇小杏花憨。

内乡的菊花山有一种菊花,名叫鹭鸶菊,其花如茸毛,纯白色中有一丝簇起,如鹭鹚鸟头,故而得名。它散发出来的蜜香,充溢山村,沁人心脾。秋高气爽,元好问徜徉于凉雨轻风之中,去寻访鹭鸶菊,写下了这样的诗句:

斜阳高树挂晴虹,肃肃微凉雨气中。

一道鹭鸶花不断,蜜香吹满马头风。

诗肠搜苦怯茶瓯,信手拈书却枕头。

檐溜滴残山院静,碧花红穗媚凉秋。

3

在内乡的经历,成为元好问美好的回忆,十年后他回想起在内乡时的情景,依然眷恋不已:

我在正大初,作吏淅江边。

山城官事少,日放淅江船。

菊潭秋华满,紫稻酿寒泉。

甘腴入小苦,幽光出清妍。

归路踏明月,醉袖风翩翩。

父者遮我留,谓我欲登仙。

一别半山亭,回头余十年。

江山不可越,目断西南天。

这份眷恋是来自于他对内乡生活的回味,其中既有对内乡山水的迷恋,也有对内乡父老的怀念。轻诵着这些诗句,我有了这样一个猜想:也许在元好问的心中,内乡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离开内乡十三年后,五十五岁的元好问再次回到内乡,他扶母殡于次年回到家乡秀容(今山西忻州)。关于这段经历,他在《与枢判白兄书》中说:“自乙巳岁往河南举先夫人旅殡,首尾越十月之久,几落贼手者屡矣。”读完这段话,我更加相信:一个曾经安葬过母亲的地方,就会在心中当成第二个故乡。在元好问的心中,内乡就是他的第二个故乡。

作者影像:

作者简介:

郭成志,男,生于1977年,河南省镇平县人,任教于镇平县一所偏远的农村小学。南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出版有散文集《抚梦而歌》《长满青苔的日子》。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