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悲情背后:风流背叛的代价 2024-06-11 08:38:14 1930年,老舍早已经出名了,他的短篇或是长篇小说在期刊上大获好评,累积不少忠实读者,同时当年的老舍还曾游历英国做讲师,属于稀缺的海归人才。各种的经历与文采加持,让读者们对老舍未见其人,也芳心暗许。胡絜青便也是这大流中的一员,她爱读老舍的文章,觉得老舍字里行间的抒情与故事都与自己有着莫名的共鸣点。在胡絜青心里,老舍是她相见恨晚的知己,也是她崇拜不已的男儿郎。1930年,老舍结束在新加坡的任教,回到国内齐鲁大学担任教授,暂住在好友白涤洲家中。而与此同时,在北师大念书的胡絜青,因热爱文学,便与几位志同道合的女同窗办了一名叫“真社”的文学社团。她们听闻老舍此次回国居住在白涤洲先生家中,便想拜访两位文豪,请他们给予一些意见,若是能来一趟北师大做讲学,那就是再好不过。不过,这项任务该交给谁最合适呢?几位女同学思前想后,觉得胡絜青是最合适的选择。原因有二:一是胡絜青对老舍的文学作品熟稔于心,不至于在人前丢脸;二是胡絜青和老舍同是满族人,应该更有共同话题。胡絜青听闻这个决定,心中是乐开了花,能见老舍一面,不正是自己几年来日思夜想的事情吗?如今机会摆在面前,就算胡絜青紧张万分,也不想错失了去。那年,25岁的胡絜青,登门拜访了住在北京西城烟筒胡同的白涤洲先生,以及自己思慕已久的老舍先生。她准备了几日,前夜甚至激动得不能合眼,所幸会面当天没有纰漏,他们相谈甚欢。俗话说距离产生美,许多人只适合存在于想象中,至少那样他的全部都是合自己意的,若是非要相见,现实恐怕会伤得你满目苍夷。然而,老舍从胡絜青的脑海里走进现实,不仅没有幻灭,还完全对上了号。他文质彬彬、谈吐风雅有趣、举止大方得体,活脱脱的是从文章中走出来的人才形象,应了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经过此次拜访,胡絜青与老舍算正式认识了,加上两个人对彼此的印象都不错,所以日后也经常往来。在当年,车、马、信件都很慢的年代,书信交流是最为普遍却也最为浪漫的方式。老舍与胡絜青开始频繁的通过书信交流,他们讨论广阔的天、荫绿的地、流淌的河,情愫在白纸黑字中攀升,暧昧在字里行间萦绕。不仅是文学爱好上两人有着极其的相似,就连生活习惯上,两人也不谋而合,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双。几乎不久之后,两人便心照不宣地坠入爱河,徜徉的万般柔情之后。1931年,胡絜青从北师大毕业,同年的四月份,赢得了准岳父岳母欢心的老舍带着聘礼上门提亲。老舍曾写:四月中的细雨,忽晴忽落,把空气洗得怪清凉的。嫩树叶儿依然很小,可是处处有些绿意……春天,意味着生机勃勃,意味着焕然一新,也意味着他与胡絜青婚姻的开始。七月份,两人大婚,携手柴米油盐的生活,同看人情冷暖的世间。胡絜青,接受过先进的教育,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但是在婚姻中,她还扮演着一往情深的妻子形象。与老舍结婚后,相比较从前在北师大忙碌的生活,胡絜青的日子虽然还是紧凑凑的,可是却枯燥乏味许多。老舍当年正值事业上升期,全国各地的讲学教书、还要挤时间完成创作。胡絜青心疼老舍,便也不管老舍去哪里都跟着,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照顾。她洗手做羹汤、生儿育女,活成了一个最标准的妇人。在与老舍写信谈恋爱的时候,老舍就曾在信件中写过这样一句: 我们“约法三章”:第一,要能受苦,能吃窝窝头,如果天天想坐汽车就别找我;第二,要能刻苦,学一门专长;第三,不许吵架,夫妻和和睦睦的过日子。 对于老舍提出的这三条约定,胡絜青每日有任何异议,因为老舍所期望的,也正是她自己所憧憬的。不管日子清贫或是富有,和睦的婚姻、充实的自我,才是生活的真谛。和老舍刚结婚的那几年,他们的日子还当真是吃窝窝头过活。战火纷飞、百姓颠沛流离,文人的待遇并不可观,老舍能拿的薪酬仅够勉强糊口。他们生育了三个孩子,生活成本以及教育成本都大幅度上升。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爆发后,日子便更不安定起来。那一年,考虑到在北京独居的婆婆,胡絜青决定带着三个孩子回老家照顾,就不随老舍四处讲学了。老舍深以为意,感叹胡絜青是一位孝顺的媳妇。然而,任劳任怨的胡絜青仅仅是得到了老舍口头上的一句感激,并没有看到老舍实质上的付出,反而因为这段异地,把原本美满的婚姻推向了深渊。1938年,文协大会上,已经名声鹊起的老舍出席其中,与众人相谈甚欢。成功文人的吸引力,往往比初出茅庐的小年轻更甚,他的年龄与经历是成熟与魅力的彰显。会上,老舍与赵清阁相识,一个影响他后半生的、牵肠挂肚的女子。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若是抛去伦理来讲,老舍与赵清阁的相遇,是不合时宜的,是相见恨晚的,也是命中注定的。39岁的老舍,与24岁的赵清阁,犹如一棵历经风雨雷电的木棉树,在温婉的细风拂过后,终于开出繁花、结出硕果。和胡絜青的文静不同,赵清阁是一个跳跃的女子。她出生于一个小资的官僚家庭,母亲早逝使得她自小没有安全感,心思也更敏感。母亲离世后,为了得到父亲全部的爱,赵清阁甚至要求父亲不再续弦。然而几年后,继母仍旧出现在这个家中,这让赵清阁几近崩溃。不知道是真的性格不合,还是从心底里的抵触,一直以来,赵清阁与继母的关系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犹如一根绷紧的弦,随时随地都可能断裂。15岁那年,赵清阁脑子里的弦没能撑住,还是断开了。起因是赵清阁偷听到父亲与继母的谈话,他们商量着让赵清阁退学嫁人,毕竟女子读再多书也是别家的人。这让赵清阁怒不可遏,也让她对家庭最后的一点儿期望消失殆尽。连夜整理了行囊,赵清阁离家出走了。稍微有些孤僻的赵清阁,性格上却是如同寒冬绽放的腊梅,暴风雪愈是狠劣,她便愈是芬芳。从老家信阳到开封求学,是赵清阁对抗命运的第一步。1933年,赵清阁考上上海美术专科学校,期间学杂费与生活费都靠自己勤工俭学。十七岁,赵清阁第一次向报社投稿,顺利的得到赏识并发表,这让赵清阁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及憧憬。二十岁,赵清阁将自己创作的诗文寄给鲁迅,意外的得到了鲁迅的关怀和亲切接见。在创作上面赵清阁得天独厚、天赋异禀,且显然比老舍更有运气。1936年,她二十二岁,因为剧本文学《模特儿》而走上文坛名流圈,而老舍的《骆驼祥子》也在同一时期面世。1938年的文协大会一见,赵清阁对老舍还只是敬仰之情,前辈老舍也只把赵清阁当小辈关照。不过,缘分使然,在周恩来的推荐下,老舍当了文协总务部主任,赵清阁则当了他的秘书。起初,两个年龄差了十五岁的上下级,心思根本没有往爱情那方面靠一分,他们本本分分做着自己的工作,一边祈祷着战争早日过去。赵清阁当时是月刊《弹花》的主编,在前辈们的建议下,赵清阁的创作方向已从散文小说转变为剧本。《弹花》上面,就刊登过赵清阁的《女杰》、《反攻胜利》、《此恨绵绵》等多部话剧剧本。后来,赵清阁与老舍合力创作了《桃李春风》,老舍也逐渐成为了《弹花》的主要约稿对象。一见钟情大约都是见色起意,而日久生情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老舍与赵清阁朝夕相处,那些该有的、不该有的情感,都在期间慢慢生了出来。赵清阁是个孤僻的人,在工作与生活上却是大大咧咧,偏向男子的风格。而这,倒正顺了老舍的意。作为文人,老舍也不爱与女子打交道,他虽写出:一个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的告白。可实际上,老舍根本不擅长和女性交流。若是碰上矫情、做作或是敏感一点儿的,老舍更是手足无措。与赵清阁相处,老舍完全可以放松下来,也不必字字斟酌地说话。渐渐地,他们从普通的上下级,变成了知己好友,身边的人还夸赞他们是“珠联璧合”。老舍生病,衣不解带在身旁照顾的,是赵清阁;赵清阁遇上麻烦,马不停蹄跑来撑腰的,是老舍。情愫在两人之间发酵、膨大,在山城重庆,他们热烈地相爱了。鉴于当时胡絜青远在北京,二人还十分大胆的同居生活,仿若他们才是名正言顺的一对夫妻。尽管他们之间有爱,可是在爱之上,还有伦理作为标尺衡量。老舍出轨的事情,最后是被老舍的朋友捅到胡絜青那里去的,想必这位朋友也希望老舍能及时止损,不要让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的那一步。1942年秋天,北京沦陷,得知消息的胡絜青按捺不住心中的悲切、委屈与愤怒,带着三个孩子来到重庆。这一路是艰辛的,也是煎熬的。当胡絜青历经万难终于抵达重庆安顿好之后,明明知道一切动向的老舍却并没有赶来团聚,此时的老舍纠结万分。他已过不惑之年,既不是冲动的毛头小子,也不是豁达的耋耄老朽,他能坦然地放下许多东西,却也有不肯放弃的许多东西。正如在胡絜青与赵清阁之间,老舍都不愿意放弃。话说回来,老舍这样的纠结,其实也不是不愿意放弃,他只不过在面临这样的选择问题时逃避了。他愧对胡絜青,因为自己是婚姻的背叛者,同时他也愧对赵清阁,因为他无法给赵清阁百无一失的承诺。在感情上,老舍就是一个失败的士兵,也可以说是一个临阵脱逃的士兵。转眼,胡絜青来到重庆已经20余天,这期间,她连老舍一面也没见到,老舍也未曾托人送来关心的信或者话。胡絜青一颗心慢慢凉下来,七年时间的朝夕相处,她已经明了了老舍的意思。而另一边的赵清阁呢,同样不好受。赵清阁做话剧创作,在她的笔下有悲壮的故事,有凄凉的故事,也有浪漫的故事,她是执笔人,掌管着这些虚构人物的生死。可是如今,她的“生死”就掌管在老舍的一念之间。赵清阁以为,凭借她与老舍的感情,老舍定会与胡絜青离婚,与自己在一起。然而,她到底是高估了老舍的胆量,也低估了社会对于世俗道德的审判。老舍一连逃避20天,和赵清阁闭口不谈离婚的事情,赵清阁伤心欲绝,也不对老舍抱有任何的幻想。她对老舍的逃避表示失望,也对自己插足者的身份表示唾弃。胡絜青追来重庆的举动,令赵清阁无地自容,默默退场。很快,赵清阁离开了重庆,她与老舍之间也仿佛正式画上了句号。关键时刻,赵清阁的离开替老舍解了燃眉之急,因为这相当于是赵清阁替老舍在两难之间做了决定。没了赵清阁,老舍自然回到胡絜青身边,与子女团聚。或许是出于愧对的心理,老舍回归家庭时,对胡絜青几近百依百顺,两人也鲜少有红脸争吵的时刻。可是这和好如初的表象下,却藏着永远无法愈合的伤疤。胡絜青心中有一个疙瘩,老舍的心中有一位得不到的恋人,他们貌合神离,维系着岌岌可危的婚姻。赵清阁走后,老舍将工作安排得满满当当,不给自己一丁点儿的空隙去想乱七八糟的事情。然而,落笔前、月光下、入睡的刹那,赵清阁的模样总是见缝插针地钻入老舍的脑海,让他片刻不能安宁。是了,他忘不了赵清阁,他还深爱着赵清阁……离别的煎熬陪伴了老舍三年,1945年抗战胜利后,赵清阁迫不及待回到上海,她的思想启蒙地。期间三年,赵清阁无心开始新的恋情,一直坚持做着对革命有益的工作,此次回到上海后,也立马投入了创作与任教的事业中。然而她没想到的是,自己刚到上海安顿,听到风声的老舍便追随而来。老舍想续前缘,更想弥补当年的懦弱,他向赵清阁提出一个大胆的决定——私奔。相比较被爱情与思恋冲昏了头脑的老舍来说,赵清阁显然更镇静也更清晰。私奔,只是换了一个地方苟且,是掩耳盗铃,是自欺欺人!经过长达三年时间的思考,对于爱情的求而不得,赵清阁已经豁然开朗了。她不接受自己做第三者,也不埋怨老舍的无法取舍,更不怨恨胡絜青的阻拦。在赵清阁拒绝老舍私奔的邀约后,胡絜青后脚也赶来了上海,胡絜青应该是感觉到了,老舍在筹谋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所以不放心的追来。幸而,赵清阁的拒绝,让事情没有酿成大错。老舍再一次妥协跟着胡絜青回到家中,不过他开始变得冷淡,他的精神世界已不再向胡絜青展开。后来,老舍不死心,把私奔的大小事宜都计划好了,写信寄给赵清阁,企图让赵清阁回心转意。然而,看完信的赵清阁并没有做出任何回应。1946年,老舍接到邀请赴美讲学一年,但是情场失意、国内发展趋势又不乐观的时期,直到1949年,老舍也未回国。老舍去美国,一开始就打着在美国定居的主意,他没有带家眷,甚至写信给赵清阁:你来美国吧,我们在美国买房子。比起之前计划的私奔,直接留在美国不就是最好的选择吗?然而,赵清阁依旧没有回信。在倡导知识分子回国的时期,包括老舍在内的许多文人都踌躇,迟迟不肯做决定。知道内情的周恩来明白,这时候不管是谁劝说老舍都无济于事,唯独赵清阁出面能有一线转机。于是,赵清阁勉为其难,与老舍重新联系上,并且写信让老舍回国。收到信的老舍,心情激动万分,他以为,是赵清阁回心转意,同意与自己私奔的请求了。按捺不住心中的狂喜,老舍当即定了回国的机票。然而,等老舍降落到国内,赵清阁并没有前来接机,甚至没有一句问候,只托人送来一封信,上面写:各据一城,永不相见。老舍恍然大悟,让自己回国根本不是赵清阁的意思,她不过是奉命行事罢了。特殊时期中,老舍与赵清阁都未能豁免地成为了洪流中遭难的一员。1966年,老舍最艰难的一年,经常鼻青脸肿地回到家中,身体与精神都遭到了强压力的折磨。而此时,妻子胡絜青以及三位子女对于老舍的关心却未能达到老舍的预期,他们爱答不理,甚至敷衍,企图用这样的方式,来抚平以往老舍给他们带去的伤害。赵清阁有肺病,在这一时期内还因为精神压力过大而患了脑血栓,瘫痪在床几年时光……以前意气风发的时候,哪里曾想过,晚年会是这样的光景?不忍受辱的老舍心灰意冷,1966年8月24日,早秋时节,他于傍晚溜达去了太平湖,在湖边坐了一整夜。谁也猜不到老舍在这一夜中,想了什么?回忆起什么?人世间的几十年光景,一夜的时间哪里够回味,不过次日凌晨,索然无味的老舍投身太平湖,自尽而亡。 赞 (0) 相关推荐 老舍的私情,女作家留书与他: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从1921发表小说<她的失败>开始, 舒庆春(老舍)连续发表了<小铃儿>.<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等中长短篇小说,在期刊上大获好 ... 老舍出轨小15岁女作家,为老舍终生不嫁,却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老舍的一生,充满了太多无奈,让人读起来不胜唏嘘.本是满族正红旗人,但是自幼家境贫寒,靠着自己的天分一步步改变命运,成为当代屈指可数的文学大师.人们只知道他是因为事业不顺含冤沉湖,但不知道,在他的内心里 ... 老舍与女作家同居后,妻子赶来,她留书与他: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让我们想法子逃到遥远的地方去,找一个清静的住处,我著书,你作画,与清风为友,与明月为伴,任天塌地陷,我们的爱情永生." 这是民国时期著名女作家赵清阁,借自己笔下的人物道出的心声. ... 老舍与女作家私奔后,妻子赶来,她留书与他:各据一城,永不相见 这世上真话本就不多,一位女子的脸红胜过一大段对白. --老舍 读到老舍的<猫>,总是先入为主地将老舍想象为一个老态龙钟的人,被岁月洗净铅华,仍旧静待安好的时光. 可是,谁又没有脸红的青春期 ... 老舍的死和他的婚外情 老舍原名舒庆春,是新中国第一位"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他是我们教学课本里最熟悉人之一,其代表作<骆驼祥子>更是被无数人熟读在心. 他是一位善解人意的老人,用笔和文字替 ... 老舍自杀与婚外情有关?女作家和他私奔不成,留下8个字离去 老舍自杀与婚外情有关?女作家和他私奔不成,留下8个字离去 分享一个倾城之恋 张爱玲写过一本<倾城之恋>. 严歌苓写过一本<陆犯焉识>. 其实小说往往就是现实世界的映射. 今天分享一个如上的故事. 1899年,老舍出生于北京,家里穷的揭不开锅.因为交不起 ... 老舍出门寻短见,妻子为何冷眼旁观?只因老舍曾和女作家公开同居 很多经历过民国的文化名人都有过婚外情,比如鲁迅.郭沫若.郁达夫.沈从文.茅盾.陈独秀.徐悲鸿.刘海粟.曹禺.杨振声.老舍等等. 老覃觉得,这是因为,在古代的中国,女人没有社会地位,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 老舍悲情背后,或是风流背叛的代价 知道内情的周恩来明白,这时候不管是谁劝说老舍都无济于事,唯独赵清阁出面能有一线转机. 1930年,老舍早已经出名了,他的短篇或是长篇小说在期刊上大获好评,累积不少忠实读者,同时当年的老舍还曾游历英国做 ... 老舍悲情的背后故事 诗之婧 乱世中,道德和感情的边界总是分外模糊.也因此,民国时期的爱情才如此别样. 自古才子皆风流,民国才子中的鲁迅.郭沫若.茅盾.徐悲鸿.刘海粟.曹禺.杨振声等等,都曾有过婚外恋.在这些被公开的情事之 ... 再读《桃花源记》:隐逸背后的千古悲情 桃花源 <晋书·陶潜传>中记载'潜少有高趣,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时人谓之实录.' 在这篇仅仅一百多字的<五柳先生传>中,陶渊明以简洁的笔墨表现了其不同流俗的 ... 悲情情结背后的人生态度:分手不是一件坏事 我身边有一些特别喜欢周星驰的朋友,我也曾经陪着一位文艺男青年去重看<大话西游>,据说他已经看了n遍,但还是没看腻. 我是冲着对文艺男青年的好感去看的,其实我对周星驰的无厘头搞笑一点都不感冒 ... 源自立冬的寒衣节背后是一个时代的悲情 今年立冬在农历九月三十,立冬第二天农历十月初一是寒衣节,又叫祭祖节.冥阴节. 寒衣节是我国重要的扫墓祭祖日,和清明节以及七月十五的中元节一起并称中国三大"鬼节",人们在这天要给先人 ... 千古风流随风去,一腔悲情溢古今———浅谈辛弃疾的悲情主义人生 永遇乐 . 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 ... 深度调查:农村大爷“被代言”滞销农产品,悲情消费疯狂演绎的背后 近日,山西临猗县政府发布的一则针对"临猗苹果滞销"不当营销方式的声明引发关注.声明中称,多个电商发布"临猗苹果滞销"的营销策划,利用打"悲情牌&quo ... 彭德怀悲情婚恋:初恋被逼跳崖,原配无奈背叛,延安之恋遗憾收场 在我国近代历史中,很多将领为了革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南征北战,这也导致了妻离子散的情况特别多,很多将领都过很多段婚姻,因为在那个动荡的年代,战火使得不少家庭破碎,能够从头走到尾的伴侣也别少.今天, ... 平儿风光的背后,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悲情,尤氏用一个字点明 昨天的文章里,我们谈到,平儿因为聪明和善,也因为王熙凤掌家的关系,他在贾府的地位非常高.但是,地位不是永恒的,人生总会盛极而衰.于是,当有人猜测贾琏最后将平儿扶正,就有人出来反对说,在当时的社会里,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