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省考面试题目可以预测吗?(文后有重要内容)
我曾经多次预测过各地面试真题,有吻合度高达80%的,当然也有零封的。但总体而言,预测的准确率达到30%左右还是有的。当然我说的预测不是说考前出上百八十道题目,那叫撞大运,不叫预测,而是就出三四道题目。结论显示:面试题是可以科学预测的。
要提高预测精准率,首先要弄清楚“面试题从何而来”这个关键问题。弄清楚了面试题目的来源,再分析各地出题规律,然后结合近两年已经出过的题目,就可以大体上可以对要考的内容有个宏观的预估,如果运气稍微好一些,就能对面试题做到一定程度的精准预测。
当然,我们掌握这些的目的不是用来押题,押题并不靠谱。但可以让我们的复习更有针对性。下面我们来看看面试出题三大规律,提示下,仅适用于省考,国考押题是按照另外一套规律来的。
命题规律一:普适性
每年参加公考的人数多达百万,这些人专业、工作经验、报考职位各不相同,但是在省考中,每天所面对的题目是相同的,这就要求面试题目必须具有普适性,既能让绝大多数考生看得懂,也要保证大家都有话可说,不会因为专业差异性产生答题水平的差异。
为了达成这个目的,出题人的选择范围其实是不多的,等于是孙猴子给唐僧画了个圈圈,只能在这个圈圈里活动,而不能天马行空。这样一来,就为我们成功预测考题提供了基础。只要我们知道这个圈圈的边界范围在哪里就行了。
同时也告诉我们,不要浪费时间去学习一些过于专业性的东西,事倍功半而已。
第二个规律:政治性
公务员面试和企业面试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强烈的政治导向,选取的人才首先是政治上的明白人。而最能体现政治导向的,毫无疑问是重要会议和领导讲话。尤其是这几年,对于政治性的要求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并且体现在了面试中。这就是为什么近几年来,领导讲话类的题目占比大大提升的原因。
为了更好的说明白这个道题,我们看看今年8月29日的浙江面试真题:
领导在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中,引用了“从善如登,从恶如崩”这句谚语,形象的说明从善之难,从恶之易。请你谈谈对这句谚语的理解?
这个题目素材来自于2013年5月4日,同各界优秀青年代表座谈会的讲话,原文如下:
广大青年要把正确的道德认知、自觉的道德养成、积极的道德实践紧密结合起来,自觉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倡导良好社会风气。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自觉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要牢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的道理,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健康的生活情趣。
这段话强调的是公民道德建设,但是为什么2013年的讲话内容会放在今年作为考题呢?是不是有些过时了,或者是出题人故意选择早期的素材,跟大家是玩玩捉迷藏的游戏?
其实并非如此。不知道大家有没注意到2019年10月出台了一个重量级的文件:《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随后2020年4月浙江也相应出台了《浙江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上一版本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是2001年颁布的,至今已有18年,随着世情和社情的变化,已经不太适用了。因此,这一版比上一版前面多了个新时代,体现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进入新时代的情况下,对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一系列新的更高要求。可以说,这是近年来道德领域的纲领性文件,在今后一个较长时间内,将指导着我国的道德建设。
不过遗憾的是,这样一部重量级的文件,关注到的人并不多。这道题目的出题背景就出自这里,出题人的意图就是考察你是否具备正确的新时代道德观。如果你认真复习了相关内容,那么看到这类题目的时候,必然信心爆棚,有种智珠在握的快感。
前方高能预警:虽然这是浙江的考题,但是,绝不会仅仅出现在浙江,更会在接下去一段时间内,广泛出现在各省的面试中,不过是换个面孔出现罢了。
不相信吗?那我们稍微举几个例子验证下:
淄博市直9.5上午面试真题:
有人认为处理一些恶意举报和网络谣言,态度要强硬,要硬气和霸气,你怎么看?
来自于《纲要》第五部分:抓好网络空间道德建设。
山东省考9月1日上午面试真题:
杭州有一家时间银行,年轻人可以通过志愿服务存入时间。年老时可以取出,享受别人对你的志愿服务。你怎么看?
来自于《纲要》第四部分,第四节:深入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
9月5日天津市直面试真题:
市为了创建文明城市设置了许多处罚措施,开车经过有水路面,溅到行人身上,罚款400,公共场所不穿上衣也进行罚款,针对这个事情,请问你怎么看?
考察的重点是文明建设,而文明一词在《纲要》一共出现了47次。
这是我今天临时在群里问过来的几套题目,可拍的地方在于,几乎每套题目都不约而同的围绕《纲要》做文章,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要么是以领导讲话的方式,要么是以社会现象的方式,要么是以对立观点的方式出现,但本质上是换汤不换药的。
还有浙江省8月29日的第三题,那道很长的点评类对话题,其实是围绕这两年来关爱基层干部的一些列文件和讲话精神出的。
甚至于一些社会热点事件,并非是无脑选取,背后的出题规律,也都是由这些文件和讲话精神支撑的,这里我们就不展开细说了。这个规律尤其适合综合分析题。
所以,没考试的你们,还等什么呢?
第三个规律:类似性
请大家首先看下面两组真题:
第一组:
2020年8月30日浙江省面试真题:
有人说,骏马因和其他马赛跑竞争而跑的更快;有人说,要靠树立目标,而不是靠竞争。谈谈你的理解?
2020年9月5日天津市面试真题:
做事要掌握度,过度自信不行,过度谦虚不行,只有把握好度才能做好事,就“度”展开论述。
第二组:
2020年5月31日上午上海市考面试题
受疫情影响,消费者在网上购物群购物的次数不断增加。有人在购物群内卖保健品,售价5万,声称可以治疗新冠肺炎。很多大妈被骗,要买这个保健品,请问你怎么劝阻?
2020 年 9 月 1 日上午山东省考面试题
今年疫情期间各地都在发放消费券,但是在发放消费券的过程中一些企业存在套钱还有其他一些虚假信息,针对此现象你怎么看?
有什么重大发现吗?
第一组题目的考察要点都是思辨能力,答题的方法是相同的;第二组题目的考察要点都是疫情期间的不和谐现象,答题内容是类似的。
这只是开始,并不是结束,在接下去其他地区省考中,你们会发现一个更加“雷人”的现象,原来出题人似乎都“黔驴技穷”了,出的题目居然有如此高度的类似性。
但这不是意外,而是规律。因为出题人们的出题方法和关注重点都是大同小异的,在彼此没有通气的情况下,必然会出现这种“雷同”现象,正所谓英雄所见略同。
另外,每年的热点事件就那么多,轰动全国的更是少见,其中有正能量的,也有负面的。正能量的比如今年疫情期间发生的种种感人故事,而负能量的比如浙江的高速公路油罐车爆炸事件,泉州的酒店坍塌事件等。各省的命题高手们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苦,所以不约而同的作出类似的选择,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我们要做的就是那个和出题人“所见略同”的英雄。这个规律具有普遍适用性,比如组织计划题、问题解决类、人际关系类等。
通过上面三个分析,你们知道在备考过程中应该做什么了吧?关注近期重要文件和讲话精神,尤其是大领导到某个地区的讲话;关注今年已经考过的各省真题,分析近两年已经考过的题目,相信你们也能够预测出今年考试的大致方向和内容。
当然,预测面试题目还有其他一些方法和细节,但总体而言,上述三个规律才是最根本的,还在等什么呢?加油吧小伙伴。
另外说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鉴于近期加我微信的人越来越多,因此提问题的人络绎不绝,但是很多问题无法三言两语讲清楚,加上有时候忙于工作,所以很只能或直接或委婉拒绝了,以至于我被贴上了“高冷”的标签。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个小伙伴建议我去弄个“知识星球”,我特地研究了下,那个软件不能语音,只能打字,还是治标不治本。所幸我比较聪明,在CCTALK上发现了类似功能,所以建立了一个面试上岸VIP交流群(群号:88916558,或者微信问我要链接)。
我会每个星期抽一个晚上,或者双休日选一个时间,针对大家在面试中的各种问题进行讲解,为期一年,截止到2021年9月30日,费用合计365元,人数上限500人,人满自动截止,但因为大家考试时间不同,事实上大多时候同时上线的人数不会太多甚至没人。
这一年中,无论什么时候加入都是这个价,不要因为加入晚来议价,毕竟随便找个老师咨询两个小时,买点礼物意思下也不止这个数!也不保证每个人的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每次交流期间人数有多有少,很难控制。但每次都会录屏,错过的同学可以回放。
同步拉个微信群,通知每次交流的时间,入群的同学请联系我微信。有疑问的同学也可以直接在文末留言。
还有,不接受对我个人水平的咨询,需要了解的看看公众号系列文章就行了,作品才是一个人最好的名片,光听我吹牛你就信?而且我也不喜欢宣传,大部分都是靠人传人的,这也是第一次尝试采用这种方式,如果有不到位的地方,欢迎大家多提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