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小讲堂 49 寒瘀热瘀怎么辨?怎么调?
感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何泽云教授、
湖南中医药大学内经课程负责人李花教授
对本期节目的指导和支持。
寒”是如何导致紫舌的呢?《素问·调经论》中就十分经典的概括了血的一大特点,就是“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不能流,温则消而去之”
寒邪会使阴血凝涩而不通,也就会出现血瘀的表现了。
中医讲究“谨察阴阳之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寒多了会瘀血,热多了其实也会瘀血。
《内经》里说“寒者热之,热者寒之”,可又要如何判断自己是寒瘀还是热瘀呢?其实很简单,看你是喜欢“寒”还是喜欢“热”
在治疗上,寒瘀应当“温经活血”,热瘀应当“凉血祛瘀”,“养阴祛瘀”。
寒瘀可用三七、红花、川芎、续断等性质温热的活血化瘀药,热瘀则在使用活血化瘀药如牡丹皮、红花时,还可以加入生地、石斛、麦冬等养阴生津之品。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