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进中举后为何会发疯?把他的官职放今天,你可能比他还疯

相信很多人在上学时都学过《范进中举》这篇文章,文章的主人公范进多年来屡试不第,时常受邻里和岳父的奚落。在向岳父借钱赶考时,竟被岳父一口痰啐到了脸上。但是当范进中举后,胡屠夫的态度却一百八十度大转弯,称范进是天上的文曲星,打他是要折寿的。而周围的邻居对他也是前呼后拥。深刻揭示了“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的道理。
胡屠夫
科举考试流程
所以在得知自己中举之后,范进竟激动地发疯了。很多人想不通,不就是中个举人,至于这么这么癫狂?虽然激动在所难免,但范进的表现是不是太过了?但若你经历了范进的人生,就不会这么想了。范进穷尽一生致力于科举考试,但直到54岁才中了秀才。尽管秀才这一身份的获得已实属不易,但却只是一种“身份”,没有任何特权。所以古人常称一些读书人为“穷秀才”。可见蔑视之情。
范进
但中了举人之后,身份却会发生质的改变。在明清时期,科举考试总共分为四个步骤。首先要经过县州级考试,这场考试被称为“童试”,考中者被称为“秀才”。而就是这个“童试”,已经卡掉了一个县中百分之七八十的学子,所以古代往往可以看到还有五六十岁的“童生”。在有了秀才身份后,便可以参加省里组织的“乡试”,考中者被称为“举人”。也就是范进中的这个。而与秀才最大的区别之处就在于,举人已经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科举考试
中举之后,学子通常会继续参加国家组织的“会试”,考中者称“贡士”。影视剧中我们经常见到进京赶考的读书人,这些人参加的便是“会试”。中贡士者,皇帝会亲自对他们进行考察,这场考试称“殿试”。殿试第一个环节依旧是笔试,笔试过后,成绩优异者会被皇帝面试。皇帝会在这些优秀学子中挑出前三甲,其中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第一甲称“进士及第”,第二甲称“进士出身”,第三甲称“同进士出身”。中了进士后,便会被朝廷分配到全国各地做官。
中举后的待遇
细观中国封建科举制度,只要中举,基本一条腿就踏入了官场的大门。而且中举之后,还有很多实际上的优惠。比如中举之后,普通人便有了“干部”的身份,被人称为“老爷”。见他们当地的县官不需要下跪,还享有免除赋税徭役的特权。所以很多当地的土财主、农民会主动归附到举人名下,自愿成为他的下人,以免受到官府的盘剥。
范进中举漫画
如《范进中举》中介绍的一样,有了秀才身份后,范进家里依旧是一穷二白。但中了举,立刻便有乡绅和邻里前来巴结。范进不需说一句话,便有人抢着给他送东西。不到两三个月,范进便有了豪宅和奴仆。这种待遇,就如同普通人突然中了五千万彩票一样,如何能不激动发疯?
张乡绅
范进当了多大的官?
而据《范进中举》后面的文章描述,范进中举后因丁母优,三年后才进京会试,此次他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多年之后,范进被钦点为山东学道。学道这个官职的全称为“提督学道”,清朝称为“提督学政”。这个官职的职责是掌管教育行政及各省学校、学员的考课升降等事务,手握实权,是正三品的地方高官,相当于今天山东省教育厅厅长一职。
从一个被人随意辱骂的穷秀才,到高高在上的山东学道,如果换成是你,心态恐怕也会失衡吧?而吴敬梓写这篇小说的目的,也是为了揭示封建科举考试对儒生的毒害,以及当时世态炎凉的社会风气。而在当今社会,各行各业都能有好的发展机会,也不必拘泥于那一条道路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