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古城墙那点事儿
..陈玉洲/文
保定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古称上谷、保州、保府,因城池似靴,又名靴城,保定与北京相伴而生,保定之名取自“保卫大都,安定天下”,历来为京畿重地和“首都南大门”,有“北控三关,南达九省,畿辅重地,都南屏翰”之称。保定是传说中尧帝的故乡,有着3000多年的历史,保定地区为燕国、中山国、后燕立都之地,诞生了荆轲、刘备、赵匡胤、祖冲之、郦道元等一批历史名人,市内文物古迹众多,如古莲花池、大慈阁、直隶总督署、清西陵等。
明代改保定路为保定府后,为增强城市的防御能力,建文四年(1402年),都督孟善在原土城基础上加固,以砖石砌四门瓮城,增女儿墙垛口3710个。弘治五年(1492)都指挥张溥再次对土城进行修复。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以来,蒙古瓦刺军和鞑靼军不断向关内进犯,为了适应军事防御的需要,隆庆年间(1567年—1572年),从知府张烈文和以后两任知府贾淇、章时鸾前后3任,历时5年才完成了保定城墙由土筑到砖砌的全过程。
.......
....据雍正十三年(1735年)《畿辅通志》载:保定府城周长12里零330步,共计4650步,折合成7.750米,墙高11.6米,顶宽5米,底宽11.6,城壕(护城河)宽10米,深5米。墙基上铺以巨型条石(长约1.30米,宽70厘米),石下筑糯米浆合拌的石灰土(类似现在水泥),基槽既宽且深,并依地势高低裸露出地面三五尺不等。墙体用青砖包砌,中间用黄土层层夯实。城墙顶部每隔一步有一垛口,在垛口中间有射箭口,每个垛口下方都有排水口。城墙四面外侧墙体每隔一定距离便修筑一个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史称“马面”可以使防守者从墩台两侧攻击敌人,1949年初笔者所数整个城墙上共有54个,四面城墙个数不一,现仅存1个。
........城周有4座城门,四城门额皆无题写城名,人们只能从志书中知道它的城名)。每座城门的外侧,都建有半圆形瓮城,正城门和瓮城门上都建有正楼和谯楼。各城楼下均是拱型门洞,洞宽约6米,洞深约11.6米。各城门均有两扇用铁皮包的厚重木城门,门上有横竖排列有序的铁门钉。正城门洞正朝向,瓮城门洞朝向各异(西门向南,东门向北,南北门均向东)。在每个瓮城里面对正门均建有一座小庙,东门是三元宫,西门是三圣祠,南门是关帝庙,北门是真武庙。城墙四角各有角楼一座,南城门正楼东边有一亭式小楼名“魁星楼”,楼东侧有一小碑亭(保定解放后有碑无亭)。此外,还在南瓮城门洞南侧墙上留有一小洞,里边有一尊巴掌大的砖雕小卧佛。人们以“巴掌”和“八丈”谐音称之为“八丈大的卧佛寺”,也是老保定的一处名胜。
. ........各城门正楼内侧两边建有通往城楼的人行马道,马道长约百米,以利上下。四城门一侧下边各建有水门,西水门在西门之南,从护城河东岸小石闸引一亩泉河(鸡水)入城内莲花池,通过南大街暗沟往东,经府学伴池由南水门入护城河;东水门在东门之北东岳庙前;北水门在北门之西,夏秋城内之积水皆由此排出。整个城周呈不规则方形,北、东、南三面皆直线相围,唯西城门以南的城角沿河向外呈弧形,凸出约370多米,似靴头,往北又呈直线,似靴筒,从高空俯看,整个城池形状似一大足靴,故素有“靴子城”之称城墙。
作为历史的文物,随着历史的发展进程,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石家庄正定县历史上曾与保定、北京并称“北方三雄镇”保定古城墙是中国现存较少的明代城墙遗存, 现仅存的一段为当时南城墙的一部分,位于保定市天威中路动物园北侧,为明代所建。全长545米,上宽10米,下宽13米,高7米,保存完好。城墙外有护城河环绕,护城河今天依然存在,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坚强毅力的结晶。1984年6月,古城墙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现存段古城墙(南城墙一段)。保定城墙东、北、西段城墙已不存在。保定城墙周长6千米,高11.7米,上宽5米,下阔11.7米,城门4个,一直保存到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末。
................由于历史原因及开拓市内交通,城墙被逐年拆除。保定城墙到明朝时期基本已经形成一个周长6公里有余,墙高3丈5尺,并有宽3丈、深1丈5尺的城壕。城墙顶部每隔60步修筑一个向外凸出的矩形墩台,可以使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敌人,故又称敌台,共设81个。保定城墙4个城门,东门名“望瀛”,南门名“迎薰”,西门名“瞻岳”,北门名“拱极”。每个城门正楼上建有城楼,并筑半圆形瓮城。整个城周虽似方形,但城西南部向外凸出200余米,并略呈弧形,往北又呈直线,城周形状似足靴,故素有“靴子城”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