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北(下)||陈洪玉

作者:陈洪玉

其实,北极村不是中国最北的村庄,中国最北的村庄是漠河镇的北红村。
最新的测量数据显示,北极村的纬度是北纬53°29,而北红村的纬度是53°33,比北极村纬度略高。
从北极村出来,沿着209省道前行100公里,就来到北红村。
虽值中秋,但北红村显得有点萧条。我住在村子最东边的红霞农家乐。尽管路的两旁建有不少砖瓦结构、紫红琉璃瓦顶的新房,但没有一处商业开发的痕迹,唯有一座俄罗斯式的圆顶教堂,但几年一直没有使用。
村子保持着较为原始的状态,是一块远离喧器和繁华的净土。木板墙、木屋顶的小木屋,黑幽幽的木板、木条记录着岁月风霜。家家户户门前的墙上挂着一串串深红的辣椒和金黄的玉米。屋子周围用木栅栏围起来,红红的大公鸡四处觅食,洁白的老鹅扑打着翅膀嘎嘎地叫着,一派自由自在、悠闲自得的味道。房前屋后种着大白菜、大葱等蔬菜,绿油油,水灵灵。
北红村的人很热情。我遇到了几个青年,他们正在修房子。闲聊后得知,北红村有100余户人家,500多口人,绝大部分是汉族,是当年从山东菏泽闯关东过来的,两三户是俄罗斯人,已经是第二代第三代了。村子里的人以前主要依靠种地、捕鱼、打猎维生,近十年来,随着旅游业兴起,家家户户都办起了农家乐,每年收入在10万元左右,群众富裕了,多数人家盖起了新房,基本上达到了小康水平。
我沿着村里唯一的水泥路前行,因为是旅游淡季,路上难得见到行人,尤其是当地的老百姓。路的一旁是黑龙江省教育基金会援建的北红希望小学,四间红顶、白墙的教室,两间附属用房,半个不太标准的篮球场,五星红旗在秋风的吹拂下高高飘扬。王老师毕业于齐齐哈尔师范专科学校,九年前考上了边远地区的教师特岗,大学里的女同学与他结为夫妻,随他来到这里教书。学校只有三个教师,还聘请了边防部队的一位战士教学生们外语。四个年级四个班,有男女共六十四个学生。四年级以后,孩子们就要到离家两百公里的漠河市去读书。我问王老师:“苦吗?”他笑笑,说:“不苦。”我又问:“想离开这里吗?”他说:“不久前领导准备调我去一个条件好点的学校,我走了,这里的孩子怎么办?乡亲们待我挺好的,我舍不得走,还要在这里继续干下去。”我被他的精神所感动,一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为了教育,为了孩子,为了乡亲,放弃了好的条件,留在祖国最北部的乡村小学,奉献着青春,燃烧着激情。
天色已晚,西边的天空乌云密布,阳光偶尔露出云层,给天空带来一束红光。我漫步在黑龙江大堤上,江面宽八九十米,对面俄罗斯的树木、山体一目了然,江水汩汩东流。堤的下方,中国142号界碑赫然在目,红山哨所巍然耸立。一个类似普通院落的院子的大门上贴着四个大字“最北水兵”,有两艘海军巡逻艇常年在这里执勤,履行着保家卫国的重任。
晚饭后,中心路上的几盏路灯在冷风中散发着微弱的光亮,我独自一人从旅馆出去散步,偶遇在家门口转悠的任姓青年,我递给他一根香烟,两人慢慢聊起来。他说:“北极村在我们北红村的南面,我们才是真正的北极村。2016年省长来了以后,发现北极村根本不是中国的'北极’,真正的中国最北点在我们村里的乌苏里浅滩。”我向他请教:“既然北红村是中国的最北端,为什么让北极村抢了风头?”他说:“我们村子穷,十年前连路都没有,外人进不来,北极村条件好,又是镇政府所在地,人家头脑活络,开发得早,名声就大起来了,而且越来越好。”言语之间,我听出了他的愤愤不平,感受到他的百般无奈。
为了寻找中国真正的最北点,第二天一早,我沿着209省道前行30公里,拐了一个弯,来到了乌苏里浅滩。
此时,万里无云,碧空如洗,阳光和煦、灿烂,在桦树上,叶子显得格外金黄;照在江面上,江水变得波光粼粼;照在浅滩上,鹅卵石熠熠闪光。半圆形的巨石上,草书的“中国最北点”五个红色大字格外耀眼;不远处的桦树林边,“神州北极”的石碑高高耸立,庄重严肃。
史料记载,早在清朝,这里就曾设过哨所。满语中“卡伦”即哨所的意思,因此这里有乌苏里卡伦的地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最北端。人们曾在这里竖起三块碑。一块碑上写着“北国擎天石”,一块碑上写着“恭喜你找到北了”,还有一块碑上写着“中国最北点”。1958年黑龙江倒开江,淹没了沿江很多村庄,其中一个叫“北极村”的村庄也被淹了,于是村民迁到了漠河村。为发展旅游,2006年漠河村更名为“北极村,“中国最北点”的碑也被搬到了那里。但是,科学不会随着人的情感而改变,真正的最北点也不会跟着碑的搬迁而移动,2015年5月,黑龙江省省长陆昊率专家团到漠河考察,本着尊重科学的原则,“中国最北点”的石碑改为立在更北的、北纬53°33′43″的乌苏里浅滩。
看着眼前伫立的石碑,望着不远处的山林,听着黑龙江水流淌的声音,看着江上随风飘曳的晨雾,嗅着沁人心脾的空气,我不由自主地跳了起来:我真的找到北了!我找到真正的北了!

2018年9月26日于五大连池市日月潭酒店

作者简介

▼▼▼

相关作品荐读

绕山而建的开普敦

雨中逛世博

云台山的黄金周

塞外江南那拉提

西藏随笔

走马观花雅加达

我爱加拿大的红枫树

运河文韵

采春的希望

撷秋的欢喜

捡运河文字

征稿启事
为了更好扩大本公号所发文章的影响,即日起本公号入驻360个人图书馆,所有作品皆自动同步到360个人图书馆终身收藏。不同意者请勿投稿,投稿视作默认此项决定。
(0)

相关推荐

  • 我来到了“中国最北点”

    --吉林.哈尔滨.漠河行(7) 从漠河县城向北红村进发. 沿途景色,一派北国风光.大兴安岭北麓,千里冰封,天空湛蓝,白云出岫,山雪相映,日照冰路,银光闪烁,晦明变化,幻如仙境.李师傅驾车,娴熟而稳健, ...

  • 一路向北,去漠河,去中国北极

    有一个小镇 是中国最北边的小镇 静谧安详,拥有极昼和极光 有一块石头 是中国最北边的界碑 过了这块儿碑就是外国 (图二为国界碑) 有一个岗哨 是中国最北的第一岗哨 圆圆的塔身,伫立在一国最北的领土 有 ...

  • 寻北(上)||陈洪玉

    作者:陈洪玉 中国最北的地方在哪里?北极村. 北极村是我向往已久的地方.中秋时节,我来到了黑龙江省漠河县北极村. 一般说来,中秋时的北极村是很冷的了,有时甚至第一场白雪已悄然光临.今年,气温较高,寒流 ...

  • 揭开面纱的金门岛||陈洪玉

    作者:陈洪玉 从高雄登机,经过40多分钟的飞行,飞机抵达金门上空.鸟瞰金门岛,它酷似一只晶亮的蝴蝶,正飞在碧波荡漾的东海上;又像一枚精致的宝石,镶嵌在蓝色的镜面里.随着飞行高度的下降,呈现在眼前的是一 ...

  • 情到浓时以为常——淮安市慈善总会会长陈洪玉说涵养慈心善举

    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 百名会长说慈善 情到浓时以为常--淮安市慈善总会会长陈洪玉说涵养慈心善举 慈善公益报(记者 劳牛 艾捷)淮安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又是一座爱心和善意满满的城市.陈洪玉就在这座古城 ...

  • 可可托海不是海||陈洪玉

    作者:陈洪玉 可可托海,这个名字听起来就觉得遥远而陌生.说遥远,是因为远在新疆;说陌生,是因为很少有人知晓. 在中国,有一条河占据了两个"唯一":唯一由东向西流淌的河流,唯一注入北 ...

  • 朝霞未映魔鬼城||陈洪玉

    作者:陈洪玉 魔鬼城,乍听到这个名字,人们不禁毛骨悚然.其实.魔鬼城不是一个城市,更没有鬼居住.  据说,这里原来是一座美丽的城堡,男人英俊勤劳,女人善良美丽.人们安然相处,衣食无忧.但是财富多了,人 ...

  • 印象鼓浪屿||陈洪玉

    作者:陈洪玉 我几次去厦门,有一半为了工作,还有一半为了鼓浪屿. 鼓浪屿,多么响亮的名字,多么美丽的地方.  这一次去鼓浪屿,是在新年的开头,据说是鼓浪屿最冷的一天.我裏着大衣,迎着寒风,登上船头,劈 ...

  • 三亚归来不看海||陈洪玉

    作者:陈洪玉 三亚,祖国最南端的城市 三亚,其名源自三亚河从不同方向在城里交汇,合并成一条河东流入海,形成"Y"字形,民间称之为"三丫".三亚人开始不以为然,但 ...

  • 丽江古城水为魂||陈洪玉(图/文)

    作者:陈洪玉 有人对我说,丽江古城是"高原姑苏".姑苏,是苏州的别称,江南水乡,小桥.流水.杨柳.人家.我不以为然,在海拔两三千米的云贵高原上哪来的"姑苏"?这 ...

  • 金矿之旅||陈洪玉

    作者:陈洪玉 据说,100多年前的一天,澳大利亚的一位失意的淘金者乔治·哈里森,在南非约翰内斯堡北郊的一个农场漫无目的地闲逛.忽然,他被地面上的一块石头绊倒.他很不服气地爬起来一看,发现脚下的石头闪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