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诗】赵建军/远去的亲人
爷爷
父亲是我的天
爷爷是父亲的天
爷爷从田里走过
后面跟着父亲
父亲从田里走过
后面跟着我
爷爷是个老实人
老实得令人心痛
他把勤劳种进地里
结满一代代的传承
爷爷常常吃亏
还说吃亏人常在
他的基因蔓延
父亲也常常吃亏
我也吃了不少的亏
爷爷沉默寡言
甚至有点口吃
行动是他的表达
他从贫穷中走来
浇满汗水的田里
写满一生的艰辛和酸楚
爷爷来自饥饿
并在饥饿中度过
又逝于饥饿
大伯、父亲、三大
在爷爷稀疏的荫凉下成人
爷爷却在饥饿的恐吓下
骨瘦如柴
然后别离
爷爷走时
我在读高中
那天黑云压顶,大雨倾盆
父亲的天塌了
爷爷成为记忆
爷爷走得很干净
连张黑白照片也未曾留下
奶奶的拐杖
奶奶的拐杖
是千变万化的
有时是一根柴棍
有时是一截竹竿
准确地说
是一根没有拐弯的直杖
从我记事起
奶奶的手里
总有一根拐杖
这拐杖是她的平衡
奶奶是一个小脚女人
走路像踩高跷
但奶奶的精神头十足
步子换得很快
奶奶的记忆力极强
像一台电脑
几十年前某某出生时辰
几十里外某某婚嫁满月
在她的硬盘中
存储了无数的数据
稍加搜索
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奶奶的拐杖
与日子平起平坐
手握处
光滑且红褐透亮
奶奶的拐杖
不止一根
在炕跟、墙角
常常站着一根或几根
曾经依赖的搀扶
奶奶的学问很大
六十花甲子
占卜《玉匣记》
她都能说得头头是道
可奶奶不识一个字
奶奶的拐杖
随着她的离去而离去
奶奶的拐杖
成为一段历史
追赶太阳的父亲
大山是父亲的脊梁
由他撑着
天塌不下来
走在太阳的前头
起早贪黑
让汗水变成收获
茁壮的禾苗
向父亲招手
感恩他的辛勤付出
耕耘,播种,收获
每个环节,缺一不可
这是季节的潜规则
雨天不能下地
父亲的板胡便响了起来
随炊烟袅袅升起
晋南的蒲剧
父亲很喜欢
常常动情为板胡伴唱
父亲的民歌
很有哲理
唱出人生的五味杂陈
父亲的毛笔字
远近闻名
喜联、春联都有他的艺术
父亲很阳光
勤劳朴实,乐于助人
忙碌处都有他的影子
父亲是我的楷模
学他的执着,学他的吃苦
父亲是我的崇拜
慈祥的母亲
在妈妈的暖房里
住了十个月
倍受呵护
那是人生最高的待遇
一声娇啼
叩开世界的第一扇大门
妈妈的十月辛苦
只有她知道
妈妈的分娩痛苦
也只有她知道
传宗接代
有她的地方才有家
睁开眼
是妈妈慰籍的笑容
还有那肥耸惊艳
浓白腥甜的乳汁
在一块块尿布的叠加中
在一次次会心的微笑里
脚步
在妈妈的牵引下
从歪斜到稳健
每一次跌倒
引来妈妈的惊恐
每一次啼哭
充满妈妈的爱抚与鼓励
妈妈缝好了新书包
善意的巴掌把我赶到学校
多少次放学归来
迎在门口是一张灿烂的笑脸
姊妹们多
最辛苦的就是妈妈
纳鞋,缝衣服
做饭,干农活
母亲没有闲暇的时候
岁月从脚下飞过
姊妹们长大成人
牵挂
仍在父母心里盘旋
光景逐渐好转
不料母亲
在弟弟那里遭了车祸
从此天地永隔
伟大的母亲
操劳一生
我们未曾尽孝
她却匆匆远去
多少梦境
妈妈仍是那样憔悴
泪水打湿枕巾
清晰了妈妈慈祥的影子
作者简介
赵建军,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卢氏县作协副秘书长。曾在《奔流》《中华文学》《西散原创》《河南诗人》《洛神》《三门峡日报》等报刊公开发表小说、散文、诗歌多篇首。
一份带有浓郁地标色彩的纯文学刊物
一份不厚名家、力推新人的亲民杂志
本刊订户稿件同等质量优先发表。
每一份订阅,都是对纯文学期刊最好的支持!
《河南文学》杂志是河南阅读学会旗下的一个纯文学刊物,双月刊。以“不厚名家、力推新人”为办刊宗旨,以“不唯名家,但求名篇;不拘篇幅,唯求美文;不唯形式,文道并重”为原则,主要刊登小说、散文、诗歌等文体,面向全球各界征稿,所刊登稿件主要从“河南文学杂志”微信公众平台推送的稿件中选取(已在其他媒体刊发并被原创保护的,本平台不予刊发)。欢迎各界人士踊跃投稿!
出品/河南阅读学会
编辑/河南文学杂志社
主编/李一
副主编/阿 若 冯新林
编辑部主任/ 任学青
责任编辑/宋 兵 达 林
刘海波 蓝 岛
平台维护:河南阅读学会文化传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