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楼艺妓到商界传奇,她是民国的奇女子!
上海有一个赫赫有名的花园式饭店——锦江饭店,它已经接待了近100多个国家的30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它的缔造者,却曾经是一个青楼艺妓,她就是董竹君。
从青楼女子到商界大亨,董竹君的97年人生,究竟写满了怎样的传奇,值得每一个细细品味!
1900年,董竹君出生在一个社会底层家庭。父亲是黄包车夫,母亲是大户人家的帮佣。董竹君是父母唯一幸存的女儿,因此自小有机会到私塾念书,这是董竹君不幸中的幸运。
13岁时,父亲害了严重的伤寒病,花光了家里的积蓄,无法工作。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聪慧美丽、多才多艺的董竹君被家人送到青楼,卖艺不卖身。3年的期限,300元大洋。
这个时候,经常出没于青楼的革命党人夏之时,成为她悲催命运的转机。夏说:“他喜欢她,他愿意带她走。”
夏之时是一个年轻有为的军官。他不嫌弃她的出身,没有对她半点不恭。他们的结合,是命运的偶然,也是缘分的相遇。董竹君当时虽只有14岁,却是一个与众不同的女子,她虽然也爱他,却不卑不亢,开出了自己出嫁的条件:不做小老婆;婚后夏需要带她去日本读书;将来夏从事革命,她料理家务。
夏之时欣然应允,看上去是多么美好的爱情!
13岁在妓院时的董竹君
东渡日本,学有所成
在日本,董竹君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夫妻恩爱,夏之时为她聘请家庭教师授课,聪明伶俐的她用四年时间修完了日本女子整个高中理科的课程。
董竹君和大女儿夏国瑛在日本
回归祖国,命运巨变
因为北伐的需要,夏之时被迫回国。在夏的封建大家庭里,已经现代化的董竹君不得不转变身份,只得委曲求全,成为一个传统的中国儿媳。
董竹君为丈夫生了四个女儿和一个儿子,夏重男轻女思想十分严重,而董竹君却十分重视女儿的成长,两个人的关系开始出现裂痕。1927年,夏之时被免职,由大将军都督变成了闲人。事业不顺,这个男人品性大变,变成了一个赌徒、乱发脾气的暴君。
久为人妇的董竹君
董竹君念及旧情,感念丈夫恩德,一直忍让,直到一切都不可挽回。一次,无意中,夏之时拦截了女儿夏国琼的钢琴老师写给她的信,一看是男老师,他恼羞成怒,骂她不守妇道。董竹君反驳,却遭到夏的毒打,甚至冲进厨房拿起菜刀,追着要砍死她。
独立女性董竹君做出了那个时代颇为惊人的决定,和丈夫离婚!可夏之时不同意,因为她是他救出火坑的,他认为她没有资格离开。董竹君没有办法,选择离家出走,身边带着四个女儿以及年迈的父母。这一年,她只有24岁!
创业谈何容易?幸运的是,早年从日本回到成都,她就开了一家黄包车公司和一家袜厂,后来追随丈夫到上海,不得不中断了生意。
在偌大的上海滩,除了双手,她什么也没有。为了生存,她办了一家小规模的群益纱管厂,历经艰辛,为了股资,她还去过菲律宾。可是天不遂人愿,不久后,战争爆发,纱管厂被战火毁灭,辛辛苦苦的努力也付诸流水。祸不单行,灾难接踵而来,母亲去世,父亲病重。难以想象,一个离婚的孤身女人面对这一切,行走在崩溃的边缘该是怎样的绝望。
经历了一次又一次尝试与挫败,董竹君都没有屈服。
一次机缘,得到贵人指点,她创办了上海锦江菜馆。她把菜馆经营的有声有色,内里布置端庄典雅,是十分有文化的川菜馆,汇聚了上海滩最有头有脸的人物,如杜月笙、黄金荣等人,董竹君成为了赫赫有名的企业家,商业大老板。
锦江饭店成为在之后的半个世纪一直是上海最有名的饭店,至今也是上海赫赫有名的花园式饭店,服务过百计的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
而这个创立它的女人,还参加了革命,并将自己辛苦创立得来的15万美元全部无偿的捐献给国家,成为连续七届的政协委员。
董竹君(右)和女儿夏国瑛
请记住这个民国奇女子,她是一个非常成功的母亲!
董竹君离家出走的主要原因其实就是为了女儿的教育。丈夫认为;女孩子无需多读,她却认为必须让她们受高等教育。
一个女人,一边创业,一边供养四个女儿读书,这需要怎样的毅力?
有一次,鲁迅先生在一所暑期学校演讲,题目是《上海文艺之一瞥》,她就带了四个女几去听,明知她们都听不懂,但为了让她们在进步思想的氛围中受到熏陶,还是让她们坐在最后一排乖乖地听着。回来的路上孩子们不断地问七问八,做母亲的心里特别高兴。
她常说孩子是洁白无邪的,决不能让“风筝”断线,迷失了方向。
女儿在外地读书,她书信不断。一次次教育她们:为人做事要有责任感,要光明正直;处理事情宜感情通过理智,对客观事物应全面分析研究,不要主观,切忌任性……
她在锦江饭店当女老板时,决不让孩子们随便走进店里;她自己要会见朋友,除非是进步人士,其他三教九流的人一概不让到家里来,只有在锦江会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孩子们沾染十里洋场的社会恶习。真可谓用心良苦。
她的心血没白费,五个儿女个个成材,也个个敬重母亲。
一个女子,不管遭遇怎样的困境,都应该活成董竹君这样的女人!在婚姻和爱情中保持人格的独立,不依附、不堕落;遇到生活的艰难不放弃、不埋怨。要记得,女人如水,可以随小溪缓缓流动,也可以奔向大海激起千层浪!
长按关注名著小屋,听名著读名著品名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