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连载(333)《子路篇》第16章,“近者说,远者来。”
叶公问政。子曰:“近者说(yuè),远者来。”
【原文朗读】
叶公:楚国的军事家、政治家,就是成语“叶公好龙”典故中的哪个叶公,孔子周游列国的后期到了楚国,并与叶公相识,叶公好几次向孔子请教。
说(yuè):通“悦”,喜悦。古时“说、悦、脱”三个字通用,都是从“兑”字引申出来的,加“言”旁为“说话”,加“心”旁为“喜悦”,加“月”旁为“脱落、脱离、摆脱”。
叶公向孔子请教怎样治理政事收拢民心。孔子说:“让你属地的民众欢悦诚服,远方的民众也就来归附了。”
本章的篇幅比较小,话语也比较简单,但要深刻领悟其中的哲理,我们有必要梳理请以下几个问题。叶公是谁?这件事发生的历史背景,叶公到底问什么具体问题,孔子所说的“近者说,远者来”这句话出自哪里?
中国人都非常熟悉“叶公好龙”这个成语,是讽刺一个人只唱高调不务实际,其实这是对叶公的歪解,本来是赞颂叶公的,但后来传来传去就变了味了。
叶公是春秋时期楚国的一个军事家、政治家,因他的封地在当今河南省的“叶县”,故称“叶公”,叶公是全世界叶姓华人的始祖,也是中国历史上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叶地第一任行政长官。
在《先进篇第十一》中,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提到了“陈蔡之乱”,《论语》的其它章节中也多次提到与“陈蔡之乱”有关的事。
那么,叶公与“陈蔡”两国和“陈蔡之乱”有什么关系?还得细细说来。当时的楚国虽然强大,但不在华夏文明圈之中,还属于蛮夷之国。陈国和蔡国是中原的两个小诸侯国,他们的南面是楚国,东面是同样强大的吴国,这两个国家夹在两个强国之间非常难受。吴国和楚国分别支持一个国家,吴国支持蔡国,楚国支持陈国,彼此间战争不断。这段时间,孔子师徒要去楚国,正好路过此地,不幸进入了混乱的战区,所以遭受了“陈蔡之乱”。蔡国与楚国接壤,又与楚国敌对,所以楚国趁机吞并了蔡国的大片土地和民众,这些地盘和民众就交给了叶公管辖。
大家想一想,谁心甘情愿当亡国奴呀,如何管理这些民众,叶公非常伤脑筋,所以他见到孔子时,就赶紧向孔子请教。
孔子当然明白此时叶公的难处在哪里,他直接了当地告诉他“近者说(yuè),远者来”,这句话并不是孔子的原创,而是引用古圣先贤的话,我们找一找这句话的几个出处。
在《尚书》的第一篇《尧典》中,有赞颂尧帝的话语“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从自身到九族,从九族到百姓,从百姓道万邦。
在《尚书》的《皋陶(gāo yáo)谟》中,皋陶曰:“都!慎厥身,修思永。惇(dūn)叙九族,庶明励翼。迩可远,在兹。”大意是,修养自身,亲近九族,由近及远。
在《尚书》的《顾命》中,周成王说“柔远能迩,安劝小大庶邦。”大意是,要怀柔远方,和善近邻,以此安定教导大小各个邦国。
孔子从先贤往圣所说的各种哲理中,提炼出了“近者说(yuè),远者来”这句话。告诉叶公说,你要让刚刚接收的这些蔡国民众真心归附你,你首先要善待你属地的民众。如果这些蔡国的民众都归附了你,说明你是一个好的执政者,以后还会有更多的远方的民众来投奔你。
在孔子周游列国的十几年中,很少有人向孔子问政,卫灵公不问政只问“打仗”,叶公算是真正向孔子问政的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叶公算是孔子的知音了。
在本章中,孔子说的“近者说(yuè),远者来”这段话,虽然是从为政的角度来说的,其实可以给我们每一个人以启示。不管是治国,还是为官一方,或者是管理一个公司,你首先要让你身边的人感到喜悦,然后你的名声才能远扬,更多的外人才有可能认可你。
关注公众号“把经典还给老百姓”,跟着张武忠老师学习《论语》、《道德经》、《周易》等国学经典。
版权声明:图片版权属于原作者。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