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同学,尤其是进修生,在美院只能学一年时间,他们迫切要求一些老师谈谈自己艺术发展的经验,让我也讲一点我是怎样走过来的,就艺术的足迹而言,我在课堂上讲的,不过是我的一点实际体会,也很难清理出个头绪,只能提示一个线索。
贾又福 《山晚》
36㎝X70㎝ 1998年
笔精墨妙,至美至难之意有二:
一、清楚到历历可见之笔墨众妙众美,笔法墨法出神入化,天机流露,弗能复出再造。笔墨内蕴,一任品味,无可挑剔。二、模糊到深不可测,玄奥隐秘,无穷无尽,发人深思,耐人久看而魅力不减。浑然天成,人莫知其巧。心可以感悟,目不可看穿。
贾又福 《书法摘录》
68㎝X30㎝ 1988年
书画同源,以书入画,学生都知道。但精通书法的奥妙,又能自如地用之于画,需要时间,需要坐下来潜心琢磨,体验,没有忍、韧心性很难做到。
贾又福 《观自在》
34㎝X138㎝ 1994年
所谓力透纸背已成滥调,然以气使力,非关外力需耐心领略。单就提、按二字,书画者不可须臾马虎和勉强教条。下笔提、按自然相佐,清刘熙载早有妙论:“凡书笔笔按,笔笔提……”,“书家于提按两字,有相合无相离。故用笔重处正须飞提,用笔轻处,正须实按,始能免堕飘二病。”此相反而相佐之高层审美规律,不下功夫实践,很难做到,若用笔实处只按不提,则笔瘫于纸上,不能挺然离纸,若用笔虚处,只提不按,则笔浮飘不能入纸。故亦按亦提,亦提亦按,入纸还须离纸,离纸必先入纸。蔡邕云:“才按便提,才提便按”。乃道中人言。
贾又福 《太行风骨》
138㎝X68㎝ 2004年
《太行风骨》 局部图
画面结构形式的要点,旨在高层的精神探求。最重感情起伏跌宕的轨迹和方位。简言之,即感情的空间位置,感情流美的合理分布,并非纯自然物的布局、修列、编排上的惨淡经营,更非起承、转、合之陈旧章法的一招一式所能胜任。(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