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炳祥:新型抗凝药物研究进展及评价

吴炳祥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抗凝药物广泛应用于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传统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等存在某些自身缺陷,临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有效、安全、方便是目前抗凝药物研究的基本理念。针对以上理念,就凝血机制过程的关键环节研发了IIa因子抑制剂达比加群、Xa因子抑制剂利伐沙班等新型抗凝药(NOAC),经临床验证该类药物的临床效果不亚于传统抗凝药物,但安全性远远优于传统抗凝药物。本文对新型抗凝药物的研究进展及评价做一简要阐述。

1抗凝药物的发展简史及作用特点

凝血过程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被激活继而形成纤维蛋白并形成血栓的过程,有内源性凝血途径、外源性性凝血途径和共同途径。具体发生过程详见下图片:

1.1普通肝素:1930s普通肝素应用于临床,主要作用于ATIII、IXa及IIa因子。起效快是其最大的优点。口服不能吸收,故需注射。肝素有诱导血小板减少的风险,同时普通肝素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动力学不稳定,受个体差异性影响,所以在使用普通肝素时需要监测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及ACT(激活全血凝血时间)。

1.2华法林:1940s华法林应用于临床,华法林是口服的维生素K拮抗剂,主要干扰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II、VII、IX及X的羧化反应而达到抗凝目的。华法林的有效性已在静脉血栓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人工瓣膜或房颤中体循环栓子预防及脑梗死预防中得到证实,但由于其安全窗窄、与食物及药物相互作用大、药物依从性差及INR难以达标等缺点,迫使其临床效果大打则扣。

1.3低分子肝素:1980s低分子肝素应用于临床,低分子肝素分子量一般在4500-5000。主要作用ATIII、IXa及IIa因子,但其抗IXa:抗IIa活性比值约为2:1-4:1,这也是低分子和普通肝素的区别。低分子肝素被细胞灭活较少,因而血浆半衰期较长。低分子肝素需要皮下注射,受体重影响、诱导血小板减少等缺点致使其不能完全发挥其效果。

1.4水蛭素:1990s静脉直接凝血酶抑制剂应用于临床,水蛭素是凝血酶特异抑制剂,具有很强的抗凝血作用,其发挥作用是通过与凝血酶按1:1比例紧密结合形成复合物,使凝血酶灭活。其抗凝作用不需要血浆中ATⅢ的存在,对血小板作用弱,不会像肝素那样引起血小板减少。同时水蛭素与水蛭肽则对循环中的和结合于血栓上的凝血酶都可以抑制,更为重要的是其出血风险小。

1.5磺达肝癸钠:2002年磺达肝癸钠逐渐应用于临床,其借助于抗凝凝血酶间接抑制Xa因子发挥抗凝作用。该药物临床效果得到了临床验证,需要皮下注射,但可以诱导血小板减少及增加出血风险。

1.6达比加群:2004年达比加群应用于临床,为IIa因子直接抑制剂,有以下优点(1)快速有效;(2)不需要监测 INR;(3)几乎不存在药物相互作用的问题;(4)从 LMWH 转换到 NOAC 很简单;(5)与 VKA 相比,大幅减少大出血风险。除了抗凝作用外,IIa因子抑制剂对炎症、促凝、细胞增殖等方面亦有作用。

1.7利伐沙班:2008年逐渐应用于临床,为Xa因子直接抑制剂,对游离和结合的Xa因子均具有高度选择性和竞争性的抑制作用,同时无需ATⅢ介导,抗凝更高效,抑制1分子Ⅹa因子等于抑制1000分子IIa因子。体重和性别对利伐沙班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影响甚小,不需要根据体重和性别调整药物剂量,治疗窗更宽,不影响生理性初级止血。

2新型抗凝药物在VTE患者中的应用及评价

静脉血栓栓塞症(VTE):主要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和肺栓塞(PE),是心血管意外事件导致死亡的第三大原因。抗凝治疗作为PE患者的基础治疗,目的在于预防早期死亡和VTE复发。肠外抗凝剂主要包括普通肝素、低分子量肝素和磺达肝癸钠。传统口服抗凝药物有华法林。新型口服抗凝药主要包括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和依度沙班等。由于传统抗凝药物的自身缺陷,新型抗凝药可能取代传统抗凝药物。2014年ESC PE指南:NOACs用于PE急性期治疗的推荐(Ⅰ,B)。新增NOACs用于PE延长治疗的推荐(Ⅱa,B)。

2.1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疗效不劣于传统治疗

RE-COVER试验:比较了VTE患者达比加群(150mg,每日2次)与华法林的治疗作用。主要观察事件:有症状、客观确诊的VTE患者的6个月复发率,共纳入2539例,21%仅有PE,9.6%同时有PE和DVT,两组均给予肠道外抗凝剂,平均10天。有效性终点:达比加群不劣于华法林(HR 1.10; 95% CI 0.65–1.84),大出血事件无统计学差异,但达比加群的所有出血事件更少(HR 0.71; 95% CI 0.59–0.85)。

REINSTEIN-DVT和EINSTEIN-PE试验:以依诺肝素/华法林为对照,利伐沙班单药口服(15mg,每日2次,3周;继以20mg,每日1次)在控制VTE复发方面的有效性不劣于依诺肝素/华法林的标准治疗,两者主要安全性事件(大出血或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发生率相当,而利伐沙班大出血发生率更低。

AMPLIFY研究:阿哌沙班单药口服治疗(10mg,每日2次,7天; 继以5mg,每天2次)在减少复发症状性VTE或VTE相关死亡等有效性事件方面不劣于传统的依诺肝素/华法林治疗(相对风险RR 0.84; 95% CI 0.60–1.18)。安全性方面,阿哌沙班大出血发生率及大出血合并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的复合事件发生率更低(RR 0.31; 95% CI 0.17–0.55; 优越性P< 0.001)。

Hokusal-VTE研究:该实验比较了依度沙班与华法林的作用。依度沙班在主要有效性事件(复发症状性VTE或致死性PE)方面不劣于华法林,且主要安全性事件(大出血或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发生率更低。

2.2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疗效与传统治疗相似,显著降低大出血风险

一项荟萃分析共纳入5项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治疗急性PE的Ⅲ期研究,包括AMPLIFY、EINSTEIN PE、HOKUSAI、RECOVER Ⅰ& II研究,共11539例患者。主要疗效终点为致死或非致死复发性VTE,主要安全性终点为临床相关出血(大出血或临床相关非大出血)。结果提示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疗效与传统治疗相似,显著降低大出血风险。

2.3 PE延长治疗: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大出血发生率均与安慰剂无显著性差异。均较安慰剂显著降低VTE复发风险>80%。

3NOAC在房颤复律患者中的应用

芬兰真实世界研究:多中心研究,纳入732例直接口服抗凝药物(NOACs)治疗的择期房颤复律患者(平均63岁,76%男性),其中接受达比加群治疗的患者517例(57.9%),利伐沙班278例(31.1%),阿哌沙班98例(11.0%),平均CHA2DS2-VASc评分1.8。随访时间:一个月。研究结果:房颤复发率:28.4%卒中事件:2例(0.2%);出血事件:4例(0.4%);无死亡事件。研究结论:在真实世界,择期房颤复律的患者服用NOACs治疗,卒中和出血并发症非常少见(<1%)。

4ACS患者使用新型抗凝药物研究进展

RE--DEEM研究:ACS患者在双联抗血小板的基础上分别加用达比加群和安慰剂,比较其抗凝效果。结果提示:达比加群组的心血管终点事件明显减少,但出血风险明显增加。美国心脏病学学会2011年年会上公布了利伐沙班用于ACS二级预防的III期临床研究ATLAS ACS 2-TIMI 51结果。结果表明,在标准疗法(低剂量阿司匹林联合或不联合氯吡格雷等噻吩并吡啶类药物)的基础上加用2.5mg bid、5mg bid 利伐沙班治疗后,主要疗效终点(预防重大心血管事件如心血管性死亡、心肌梗死和卒中)优于安慰剂组(P=0.008,RRR=16%)。此外值得注意的是,与安慰剂相比,利伐沙班显著降低支架血栓(P=0.016)。 5、NOAC在预防VTE的疗效及安全性 RECORD III期系列临床研究:该研究采取双盲双模拟,平行对照设计,纳入全世界12,734名患者,利伐沙班10 mg qd与依诺肝素进行了比较,主要疗效终点 :复合终点(1)任何DVT、(2)非致死性肺栓塞、(3)全因死亡;安全性终点:(1)大出血、(2)临床相关的非大出血。结果提示:利伐沙班预防静脉血栓优于肝素。

总结

新型抗凝药物相比于传统抗凝药物更有效、安全、方便,越来越多的临床证据证明了新型抗凝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使血栓疾病的患者得到更为有效的抗凝预防和治疗,是未来抗凝的方向。

(0)

相关推荐

  • 医者必备 | 2019ESC急性肺栓塞指南,你需要关注的都在这里

    早上的太阳 前天,呼吸半月谈第14期如期举办,我给科里的大夫们解读了<2019ESC急性肺栓塞指南>,我讲的是酣畅淋漓,他们听的倒也认真,但我总觉得有些信息的传递可能还需要加强,所以我就以 ...

  • 新型口服抗凝药物的7个问题,答案你都知道吗?

    哪些人需要服用抗凝药物?当血管壁发生损伤.血流瘀滞或血液高凝状态时容易发生血栓,抗凝药物可用于治疗或预防血栓的药物.口服的抗凝治疗药物包括两大类:维生素K拮抗剂非维生素K拮抗剂(NOACs)前者以华法 ...

  • 心对话丨专家齐聚,再议房颤抗凝治疗的评估与用药

    房颤患者卒中风险较健康人群显著增加,血栓栓塞事件风险高的房颤患者进行规范化抗凝治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预后. 本期心对话,我们特别邀请到中日友好医院郑金刚教授和任景怡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吴海英教授 ...

  • 围手术期抗血栓治疗,八张表掌握

    外科手术病人因多种因素导致静脉血栓栓症(VTE)发生风险增加,同时越来越多的病人在接受普通外科手术的同时使用抗栓药物,如何对病人进行围手术期的抗栓药物管理,这是外科医师常常面临的问题. 本文结合相关指 ...

  • 抗凝治疗:是选择华法林,还是利伐沙班等新型口服抗凝药?

    房颤患者死亡最主要的原因是缺血性脑卒中。目前房颤治疗的首要目标是降低房颤患者的住院率、脑卒中率.致残率.病死率、改善患者心功能.提高生活质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对中高风险的房颤患者及时进行抗凝治疗 ...

  • 一文总结四种新型口服抗凝药物应用

    引言 口服抗凝药物被广泛应用于房颤.深静脉血栓栓塞和肺动脉栓塞的治疗以及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等.以华法林为代表的维生素K拮抗剂自上世纪50年代问世以来一直是唯一和不可替代的口服抗凝药物,但同时具有其限 ...

  •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研究进展(一)

    [导读] 作者:慧海拾穗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研究进展(二)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免疫组化标记物研究进展(三) [摘要]随着基因组特征对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准确诊断变得越来越必要, ...

  • 新型口服抗凝血药物全球研究进展

    当前我国临床上使用的抗凝血药物主要是肝素类抗凝剂.维生素K拮抗剂,虽然在抗血栓治疗上有较好效果,但存在一定的不足,包括起效慢.治疗范围窄,且均需加强血液监测[1].因常规抗凝血药物存在的不足,研究人员 ...

  • 赛诺菲公布新型双抗技术研究进展:构建对称二价IgG样结构

    自 20 世纪 60 年代提出双抗概念以来,双抗共上市 3 款产品,但其中一款产品因其安全性和疗效等问题退市.目前,双抗俨然成为抗体工程研发的 "香饽饽",然而其在飞速发展的同时, ...

  • 石油产品中新型脱硫技术的研究进展

    0前言 近年来,随着机动车的增多,汽车尾气已成为主要的大气污染源,酸雨也因此更加频繁,严重危害到了建筑物.土壤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因此,世界各国纷纷提出了更高的油品质量标准,进一步限制油品中的硫含量.烯 ...

  • 新型口服抗凝药在房颤患者治疗中的研究进展

    [中图分类号] R54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9)2(a)-0026-03 [Abstract] Atrial fibr ...

  • 新型丁腈橡胶非均相溶液加氢催化剂研究进展

    尽管均相加氢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加氢活性,用很少的催化剂就可以实现99% 以上的加氢度.但均相加氢催化剂仅能部分回收,残留的贵金属导致生产成本增高,以及严重影响HNBR产品性能.因此,在工业应用中均相催化 ...

  • 新型高温高熵合金材料研究进展

    近10年来出现的高温高熵合金,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耐高温性.耐腐蚀性等性能特点,在推动高温防护领域的材料科学创新发展与工程化应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应用前景广阔. 本文综合阐述了高温高熵合金材 ...

  • 新型抗菌药物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

    叶静,肖婷婷,王雪婷,朱云颖,杨凯,肖永红 *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 杭州 310003) [摘要]开发新型抗菌药物成为世界卫生组织(WHO)应对耐药细菌感染的 ...

  • 【人物与科研】河南农业大学秦毓辰博士课题组:新型核壳金属基催化剂在电催化还原二氧化碳领域的研究进展

    导语 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CO2RR)在解决大气中高浓度CO2问题.实现碳循环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核壳结构材料因其具有串联催化.晶格应变效应.缺陷工程等特点,在电催化领域显示出巨大的潜力.近日,河南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