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芳记 | 定风草天麻
你我的平台,大家的舞台
麻城文学微刊
主办单位
麻城市诗词学会
麻城市作家协会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汪芳记,男,医疗工作者;湖北省作协会员。作品散发省市报刊杂志,曾获全国散文大赛二等奖,著有作品《枕霞集》。
定风草天麻
DINGFENGCAOTIANMA
汪芳记
昔逍遥先生有诗曰:莫道天涯浑似劫,定风丹里风波灭。
定风丹就是天麻。古人说有风不动,无风自摇。
在宋以前的本草书籍,天麻多叫做赤箭,因为其苗缺乏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一身通红。红茎、红叶、红花、红果,宛如一支赤色箭杆。它的生长,需要蜜环菌帮忙。依靠体内的溶菌酶素(蛋白分解酶一类物质)溶解吸收蜜环菌的“丝”为营养。喜潮湿阴暗。古人不知道天麻乃寄生植物,挖而不见,种而不活,把它当作神草。《本草经》载赤箭“久服益气力,长阴,肥健,轻身,增年”,列为上品,陶弘景说赤箭是芝类,也看中的是它的滋补功能。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二人一路辛苦,再次回到大别山,果然在青石之中找到了那支射杀辟邪的神箭,可惜箭镞已经与石棱融合,任是再大的力气也无法拔出。但奇怪的是,只要手沾在那支神箭上,神农立即神清气爽,头不昏不痛不说,还精神气力大增。万般无奈之下,夫人拿出身上的砭石截断了箭杆……从此,神农断箭不离身,其脑壳中盘踞的狮子也消失了,直到食断肠草中毒的那天头风也没有发作过。
那只被神农射杀的辟邪死不瞑目变成化石横亘在山峰上,至今还对着烈山方向怒视。因为辟邪其形酷似一只石狮,当地人就像最初的神农一样,把这山峰叫狮子峰。神农倚靠的那棵遒松或许获得了神农的法力,几千年来依然苍翠,在山峰下曲曲垂盘浓阴笼盖几十亩。那只断在石缝中的箭镞,后来就是从那儿开始长出一根根犹似木箭的红色茎秆,人们说这是神农的木箭所变。神农叫炎帝,也叫赤帝,茎秆也是红颜色的,就把那茎秆叫赤箭。这事情发生很多年以后,狮子峰下住着一个张姓老头,以采药为生,听到神农的传说故事,就采来赤箭茎叶治疗人们头昏脑胀神效。有一年春旱,赤箭苗全被干死,为了救人性命,老人灵机一动就挖出赤箭根,效果竟然比茎叶更好,老人考虑年龄大了登峰不易,就引根栽种,并告诉人说此乃天神所赐,就把赤箭改称为天麻。当年神农饮水的神农溪后来变成一条小河,当地人为纪念采药老人就把这条溪河称作张广河。至今张广河为天麻盛产之地,出产的天麻个大、肉厚、色黄白、质坚实无空心,为大别山之一绝。
神农射杀辟邪的故事不可考,但狮子峰那只石狮的确与辟邪有几分形似。辟邪也叫貔貅,没屁眼的那尊神,现代人调侃它只进不出,标准的守财奴。再往深处想,辟邪没屁眼也许与神农的箭伤还扯得上关系。《史记·五帝本纪》中记载,神农与黄帝大战,黄帝就是依靠驯养的虎、豹、貔貅等威猛动物为军队冲锋陷阵,战败了神农。神农也算在大别山狮子峰报了一箭之仇。
天麻,是一味常用而较名贵的中药。冬至以后茎枯时采挖,称为“冬麻”。那是最好的采挖时节。天马挖回后,除掉茎及菌丝,擦去外皮,洗净煮透或蒸熟,压平,60℃以下烘干或晒干。润透切片。以体实泽亮半透明者为佳。所以中药处方有“明天麻”之谓。《本草求真》曰:“天麻乃辛平之味,能于肝经通脉强筋,疏痰利气,辛而不燥,得气之平,则肝虚风作,自尔克治,故又名定风草。”金元名医李东垣说天麻作用有四:疗大人风热头痛,小儿风痫惊悸,诸风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四大作用翻译成现代的疾病名,涵盖心脑血管系统及锥体束征诸多疾病,包括最常见的高血压、中风偏瘫、脑动脉硬化等。中医说天麻味甘性平,质润多液,能养血息风,可治疗血虚肝风内动的头痛、眩晕,亦可用于小儿惊风、癫痫、破伤风,还能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等,这些症状基本与中医的“内风”相关,所以称作“定风草”师出有名。现代对天麻研究颇深,人工合成的天麻素能降低血压,减慢心率,对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广泛用于临床。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清人赵瑾叔以本草题诗为趣,著《本草诗》两卷,涉及药物四百余种,编成诗诀,概括药物的功用、归经、性味及炮炙等内容,像汪昂的方剂歌诀。其写天麻的诗云:名透天麻赤箭芝,御风草似有参差。头眩眼黑医衰老,惊气风痫治小儿。蹇涩语言声自转,软疼腰膝足能移。时人蜜渍充为果,入药须教酒焙之。对主治功效囊括得很全面,学医者偶一读之,枯燥之中也增几分乐趣。
向上滑动阅览
相关链接:
你“在看”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