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胸部检查一
第三篇 体格检查 第五章 胸部检查二
第五节 心脏检查
第六节 血管检查
重点难点
掌握
心尖搏动位置和心浊音界改变的临床意义;常见心脏杂音的区别和临床意义;病理性脉搏(水冲脉、交替脉和奇脉)的特征;血压的测定方法;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周围血管征。
熟悉
常见的异常心脏触诊体征;心音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血压变动的临床意义;动态血压和家庭自测血压的正常值。
了解
额外心音的判别和临床意义;血管杂音及其临床意义。
第五节 心脏检查
一、视 诊
(一)胸廓畸形
1.心前区隆起
(1)胸骨左缘3、4、5肋间局部隆起:法洛四联症,儿童期的风湿性心瓣膜病二尖瓣狭窄等。
(2)胸骨右缘第2肋间局部隆起:主动脉弓动脉瘤等。
2.鸡胸、漏斗胸、脊柱畸形
(1)畸形可导致心脏位置移动。
(2)畸形也可提示存在某种心脏疾病的可能性,如脊柱后侧凸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鸡胸可伴有马方综合征。
(二)心尖搏动
1.心尖搏动移位
(1)生理性因素:受病人体位、体型等因素的影响。
(2)病理性因素:有心脏本身因素(如心脏增大)或心脏以外的因素(如纵隔、横膈位置改变)(见后表)。
心尖搏动移位的常见病理因素
因素 |
心尖搏动移位 |
临床常见疾病 |
心脏因素 |
||
左心室增大 |
向左下移位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
右心室增大 |
向左侧移位 |
二尖瓣狭窄等 |
左、右心室增大 |
向左下移位,伴心浊音界两侧扩大 |
扩张型心肌病等 |
右位心 |
心尖搏动位于右侧胸壁 |
先天性右位心 |
心脏以外的因素 |
||
纵隔移位 |
心尖搏动向患侧移位 |
一侧胸膜增厚或肺不张等 |
心尖搏动移向病变对侧 |
一侧胸腔积液或气胸等 |
|
横膈移位 |
心尖搏动向左外侧移位 |
大量腹水等,横膈抬高使心脏横位 |
心尖搏动移向内下,可达第6肋间 |
严重肺气肿等,横膈下移使心脏垂位 |
部 位 |
时 相 |
常 见 病 变 |
胸骨右缘第2肋间 |
收缩期 |
主动脉瓣狭窄 |
胸骨左缘第2肋间 |
收缩期 |
肺动脉瓣狭窄 |
胸骨左缘3~4肋间 |
收缩期 |
室间隔缺损 |
胸骨左缘第2肋间 |
连续性 |
动脉导管未闭 |
心尖区 |
舒张期 |
二尖瓣狭窄 |
心尖区 |
收缩期 |
重度二尖瓣关闭不全 |
右界(cm) |
肋间 |
左界(cm) |
2~3 |
Ⅱ |
2~3 |
2~3 |
Ⅲ |
3.5~4.5 |
3~4 |
Ⅳ |
5~6 |
Ⅴ |
7~9 |
因素 |
心浊音界 |
临床常见疾病 |
左心室增大 |
向左下增大,心腰加深,心界似靴形 |
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 |
右心室增大 |
轻度增大:绝对浊音界增大,相对浊音界无明显改变显著增大:心界向左右两侧增大 |
肺源性心脏病或房间隔缺损等 |
左、右心室增大 |
心浊音界向两侧增大,且左界向左下增大,称普大型 |
扩张型心肌病等 |
左心房增大或合并肺动脉段扩大 |
左房显著增大:胸骨左缘第3肋间心界增大,心腰消失。左房与肺动脉段均增大:胸骨左缘第2、3肋间心界增大,心腰更为丰满或膨出,心界如梨形 |
二尖瓣狭窄等 |
主动脉扩张 |
胸骨右缘第1、2肋间浊音界增宽,常伴收缩期搏动 |
升主动脉瘤等 |
心包积液 |
两侧增大,相对、绝对浊音界几乎相同,并随体位而改变,坐位时心界呈三角形烧瓶样,卧位时心底部浊音增宽 |
心包积液 |
级别 |
响度 |
听诊特点 |
震颤 |
1 |
很轻 |
很弱,易被初学者或缺少心脏听诊经验者所忽视 |
无 |
2 |
轻度 |
能被初学者或缺少心脏听诊经验者听到 |
无 |
3 |
中度 |
明显的杂音 |
无 |
4 |
中度 |
明显的杂音 |
有 |
5 |
响亮 |
响亮的杂音 |
明显 |
6 |
响亮 |
响亮的杂音,即使听诊器稍离开胸壁也能听到 |
明显 |
类别 |
收缩压(mmHg) |
舒张压(mmHg) |
正常血压 |
<120 |
<80 |
正常高值 |
120~139 |
80~89 |
高血压: |
||
1级高血压(轻度) |
140~159 |
90~99 |
2级高血压(中度) |
160~179 |
100~109 |
3级高血压(重度) |
≥180 |
≥110 |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
≥140 |
<90 |
考试无捷径、学习有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