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陷胸汤治疗一切痰热证
导读:我们都知道“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那么,胸在哪里?心下在哪里?瓜蒌、半夏、黄连的作用部位又是在哪里?其实,小陷胸汤作为一个治疗痰热证的基础方,作用部位可上可中可下,哪里需要便去哪里。
怎样学好小陷胸汤
在学习小陷胸汤之前,先简单地思考一个问题,小陷胸汤治疗的病证病变的部位应该在哪里?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小结胸病病变的部位在胸中。接着又说,“正在心下”,胸和心下是不是一个地方呢?胸在哪儿,胸在胸儿,心下在哪儿?张仲景又说了这样一句话“按之则痛,脉浮滑者”,要用我们学习的小陷胸汤。
下面探讨一下“结胸”之胸,这个胸有几个呢?前面叫胸,后边叫什么(背),胸分不分左右(分),这样一说这个胸应该有几个?有的说一个,有的说两个,对此必须知道,一个胸是胸肺之胸,一个是心胸之胸,一个是胸膜之胸。
我们从临床角度考虑问题,应该考虑到一个问题,就是要知道小陷胸汤既可以治疗胸肺之胸的病变,胸肺之胸的症状表现应该是咳喘;心胸之胸病变的主要症状表现应该就是心悸,心烦,心痛;胸膜之胸病变主要症状就是疼痛。
学习中药的时候,黄连治疗的病证,从中药学这个角度是治上、中、下三焦中的中焦,张仲景在论述黄连的时候,可以治疗上焦的病证,张仲景是这样说的:“心气不足,吐血,衄血,泻心汤主之。”心气不足指的是心中的阴气不足,换一句话说就是热占到了主要矛盾方面,这里就是上焦。再个方面,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心下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也,宜半夏泻心汤。”黄连可以治中焦的病证,黄连能不能治疗下焦的病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又说:“热痢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
可以这样说,黄连清热是哪里需要哪里发挥作用。比如说,皮肤上出现了热的病证表现能不能用黄连呢?也可以,张仲景有没有这样的方呢?浸淫疮用黄连粉方,黄连粉方有几味药?最起码应该有一味药,黄连,这是黄连治疗的病证表现以及所在的部位不局限在一个方面。
一个方面。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关于半夏作用部位。半夏能不能治上焦的病证?没有一点点问题,我们的《中药学》讲的半夏就能入肺。半夏能不能治疗心的病证?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心下悸者,半夏麻黄丸主之”,心下这个概念又发生变化了,才说心下有三个,一个是胃脘,一个是胁肋,一个是腹部。现在心下又发生了变化,是两个概念,一个概念心下,下指的是里边。心下,下是里边,心下悸实际就是心里悸,可以治疗心下悸,病的部位就是心里悸,“里”人们一般情况下不说,说的是心悸。
举一个例子,我在门诊上班,有一个女同志七十多岁,我问哪儿不舒服,她没有说任何话,她的儿子给我一个检查的报告单,一看报告单上写的是浅表性胃炎,病变部位在胃,我问她哪里不舒服,她说整天心慌,她说的心慌指的是哪里?实际上她说的心慌就是胃慌,她整天感到胃中空虚然。刚才所说的话有原来所说的含义,到现在的又一个含义,半夏麻黄丸治疗的病证在哪儿?可能是在心也可能是在胃,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还有一个方叫瓜蒌薤白半夏汤,思考一个问题,半夏白术天麻汤是治哪里的病证?不是张仲景的方,是治疗头部的病证;瓜蒌薤白半夏汤治疗的病证是什么?应该(张仲景说的)是胸痹,胸有几个胸?有三个胸。
再想一个问题,半夏能不能治疗中焦的病证?应该能,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说主呕吐不得入者应该用小半夏汤。再想一个问题,半夏能不能治疗中焦、下焦的病证呢?张仲景是这样说的:“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得出一个结论,半夏治疗的病变部位仍然是哪里需要哪里去。
再看一下瓜蒌的作用病变部位在哪里,根据张仲景的论述,能治疗上焦的病证,也能治疗中焦的病证。由于黄连、半夏、瓜蒌各自作用的特性,组方合用的聚合性,临证针对痰热的切机性,所以辨治痰热的病变部位具有广泛性和不确定性,以此才能用活小陷胸汤,辨治诸多复杂的病证。
下面我们举一个例子,我在门诊上班,遇到一个病人,头昏十多年,头历来不痛,不昏,也历来不困,她就是昏,说这昏是什么感觉呢,这是不好用语言准确表达的,就是影响她的生活质量。经过多次检查什么问题也没有,吃了很多药,就是感觉症状改善不明显。她整天感到她的头是在大雾之中,眼困不想睁,自己感觉发热,体温不高且正常,大便溏,身体困重,舌质红,苔黄略厚腻,脉象沉,在这种情况,我把它辨为痰热上蒙清窍证。
说到这里,我们简单地认识一下小陷胸汤,黄连是清热燥湿;瓜蒌是清热化痰;半夏是燥湿化痰。总的来说,黄连虽然是燥湿,也能燥痰,湿与痰的关系是湿聚为痰,湿为痰之源,小陷胸汤作为一个治疗痰热证的基础方。当时,我给她开小陷胸汤、栀子豉汤与桂枝甘草汤合方。开了黄连、姜半夏、全瓜蒌、栀子、淡豆豉、薄荷、川芎、桂枝、炙甘草,每天一剂,每日服三次;第二次复诊,她说头昏头沉减轻,既然减轻,我们就要按前方继续治疗;第三次复诊,病人说主要的症状表现基本上解除,我们又用前方吃了六剂;第四次复诊,病人主要症状已经消除,自己感觉没有症状,但是由于自己得病多年,还要巩固治疗,又吃了六剂,最后达到了治疗目的。一年之后病人告诉我,头昏已经彻底解除。
下面我们思考一个问题,根据头昏头沉能不能辨清是痰热呢?头昏、头沉,仅仅是痰的基本症状表现,换一句话说,我们在临床实际中,凡是见到头昏头沉都可以从痰辨治。再换一句话说,都可以从痰去治疗,仅仅是痰,还辨不清是痰热,我们在治疗的时候,必须做到既要辨清痰又要辨清痰的属性,病变属性就是要辨寒热,根据舌红、苔黄腻,这样我们就把它辨为痰热,一定要认识到辨痰热,辨哪里的症状表现或者说体征比较重要?舌和苔,肢体困重,告诉我们是湿热壅滞,更因病变部位在头,所以我们把病辨为痰热上蒙清窍证,小陷胸汤清热燥湿,行气化痰;栀子豉汤清热燥湿,宣散郁热:桂枝甘草汤温通阳气,为何还要温通阳气?痰阻塞了,不通,遇到寒凉的药也不容易通,要想通,必须要在寒凉药的基础上加上温的药,加上薄荷是清利头目的药,加上川芎是辛散利血、行气通阳。
方药相互为用,最终达到预期治疗目的,说到这里,我们想一下,痰热在肺能不能用小陷胸汤?瓜蒌能不能化痰?半夏能不能燥湿化痰?黄连能不能清热?都是可行的。能不能治疗痰热在心?假如说一个人冠心病不是以疼痛为主,就是以胸闷为主,我们看舌质舌苔辨为痰热,用小陷胸汤效果非常显著。比如说胸胁,如果一个人是胸膜炎,我们知道的症状表现,看一下舌质舌苔,照样辨为痰热,照样以小陷胸汤为基础方;小陷胸汤治疗的病证部位,上中下,不要把它局限在某一个方面,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学好用活小陷胸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