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9王帅杰:大学生恋爱之入股须知
爱情作为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维度之一,是否应该在大学开始呢,又如何开始一段适合的爱情呢?
一、大学值得一场恋爱
(一)脱单愿景和行动形势逼人
“都上大学了,你还没有一场甜甜的恋爱吗?”生活中许多的小伙伴儿们自从进入大学之后,争先恐后的,一个个都脱单了,于是许多同学都开始筹划着寻找“目标”。
(二)离婚率结婚率的升降预警
根据笔者所查询的数据表明,最近几年,中国的离婚率逐渐走高,2019年离婚人数为1021万对,相较之下结婚率却在下滑中,2019年仅为2418万对(由于2020年本身的特殊性,未将其数据列入该文中)。
(三)早恋与剩单变得非此即彼
我国男性和女性的法定适婚年龄分别为22岁和20岁,与大学本科教育的时间段接洽,然而在中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逐渐逼近百分之六十的今天,婚恋问题已经完全显露,“再不早恋,你就成剩男/剩女了!”早已不再仅仅是一个笑话。
(四)恋爱观教育需要实践练习
追根溯源,大学恋爱实际上是我们之后拥有一个稳定婚姻的重要“训练”的过程,大学本科阶段也是形成正确恋爱观的最适切的时间节点。[1]
二、爱情资本不容忽视
(一)世俗性评价标准难以抗衡
恋爱之前,非常必要的充分了解自身的爱情资本,实现资本对于爱情生产力的有力转化,达到爱情资本再生产的水平。通常认为,爱情资本分为年龄,外表,资产,生活习惯与个人性格等[2]。
(二)校园版评价标准弥足珍贵
在学校阶段,爱情资本受限于固定的评价体系如学习成绩,外貌性格等。
(三)资本拓展需要诚心和技巧
校园中的爱情资本依然具备拓展余地,重点在于在合适的时间与地点展现出个人优秀的一面,抓住“首因效应”。
三、心目中的TA从何而来
(一)突破校内和近校范围局限
大学表面上更高的自由度,反而更容易在实际上使得我们持续接受接受同质化严重的信息。通过对大学生活的大致梳理,笔者发现当代大学生在现实和虚拟空间中同样受到不同程度的局限。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学生的生活被限制在校内与近校地带。
(二)突破虚拟性社交软件局限
相较于初高中,大学生活中的“信息茧房”效应依然突出。在虚拟空间中,学生大多也同样受限于视频软件,聊天软件,游戏软件等,村上春树说“我们只能在有限的可能性中生活”诚非虚言。
(三)挑战舒适区以拓展交友圈
在爱情资本不够突出或者恋爱自信不够的时候,在建立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基础之上,我们需要积极地拓展自己的交友圈,大胆挑战在进入大学之前没有尝试过的活动。对于社交恐惧症的同学,建议从熟人“下手”,逐渐走出建立亲密关系的第一步,实现对于舒适区的跨越。
(四)转变“怕麻烦”的社交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警惕“非有要事,不必相见”的社交观[3],社交正是在互相“麻烦”中实现的,恋爱更是如此。
[1]刘昱含,宫井然.高校大学生恋爱行为逻辑以及分手原因分析[J].品位·经典,2021(06):113-116.
[2]成熟女子的爱情资本[J].家庭生活指南,2009(08):5.
[3]王水雄.当代年轻人社交恐惧的成因与纾解[J].人民论坛,2021(10):3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