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要拿趣味做根底
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
——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
假如有人问我:“你信仰什么主义?”
我便答道:“我信仰的是趣味主义。”
有人问我:“你的人生观拿什么做根底?”
我便答道:“拿趣味做根底。”
成功失败,都有趣味
我生平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总是做得津津有味。什么悲观厌世这种字面,我所用的字典里头,可以说完全没有。
我所做的事,常常失败,可以严格地说没有一件不失败,然而我总是一面失败一面做。因为我不但在成功里头感觉趣味,就在失败里头也感觉到趣味。
我每天除了睡觉外,没有一分钟一秒钟不是积极地活动。然而我不觉得疲倦,而且很少生病。
因为我每天的活动有趣得很。精神上的快乐,补得过物质上的消耗而有余。
趣味的反面,是干瘪萧索
晋朝有位殷仲文,晚年常郁郁不乐,指着院子里的大槐树叹气,说道:“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一棵新栽的树,欣欣向荣,何等可爱。到老了之后,表面上虽然很婆娑,骨子里生意已尽。算是这一期的生活完结了。
殷仲文这两句话,是用很好的文学技能,表达出那种颓唐落寞的情绪。我以为这种情绪是再坏没有的了。
无论一个人或一个社会,倘若被这种情绪侵入弥漫,这个人或这个社会算是完了,再不会有长进,何止没长进,什么坏事都要从此孕育出来。
总而言之,趣味是活动的源泉。趣味干竭,活动便跟着停止。好像机器房里没有燃料,发不出蒸汽来,任凭你多大的机器,总要停摆。停摆过后,机器还要生锈,产生许多有害的物质。
人类若到把趣味丧失掉的时候,老实说,便是活得不耐烦了。那人虽然勉强留在世间,也不过是具行尸走肉。
倘若整个社会如此,那社会便是痨病的社会,早已被医生宣告死刑。
人生,要拿趣味做根底
人生,要拿趣味做根底。我们惯常所见的读书画画、点香品茶、弹琴唱歌、骑马打球、山居静坐、养花种草……只要是自己喜欢,能愉悦身心的种种活动,皆可列入趣味序列。
凡此种种,若能抛却功利之心、舍弃声名之累,安然于单纯的热爱,则心灵所获益处会更加纯粹丰饶。
人生有那么多趣味可供选择,历史有那么多有趣的人可供参照,但要找寻生命中属于自己的趣味,在天地间活出真实地、活泼泼地真我,依然艰难。
一个人从很小的时候,就察觉自己喜欢做的事,并能坚持一生的,世间少之又少。
芸芸众生,有的人在成长中不断尝试、不停探求,或因缘际会、或机缘巧合,终于觅得所爱,从此身有所属、心有所安,那真是无限美好!
更多的人寻寻觅觅,终不脱营营役役,一生不能体会清静自在的真意趣。可叹!
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生命是一个体验的过程,本无太多终极目标可供探究。拿趣味做根底,过好每一个当下,人生一定饱满充盈。要达成这样的状态,有一个好法子:物质上简单,够用就好;精神上求索,永不止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