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导读:
小小火锅早已成为资本竞相入局的大生意,在中国的火锅江湖中,走出了很多上市公司,从最早的小肥羊,到海底捞,再到呷哺呷哺......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正深刻改变着这个行业,行业老大海底捞市值腰斩,从无限高光到落寞沉寂,营收、利润双重挫的重压之下,行业老二呷哺呷哺寻求新的生机,转型不利CEO背锅也在情理之中。
呷哺呷哺前行政总裁(CEO)赵怡
上周五,呷哺呷哺高层连续动荡,曾经帮助公司成功上市的元老级CFO,现任公司行政总裁(行使CEO职责)赵怡因子品牌不达预期被解聘,距其上任时间还不到2年。这个时间节点,距离呷哺子品牌湊湊CEO张振纬离职,也只有一个月时间。至此,呷哺呷哺主品牌和子品牌的大权,都落在了创始人贺光启身上。比连换两位CEO更为罕见的是,大多数上市公司高管离职,无论是主动离职还是被动离职,都会解释为“个人原因”。“由于本集团若干子品牌的表现未能达致董事会预期,故解任赵怡女士作为本集团行政总裁之职务。董事会认为解任赵女士之行政总裁职务将不会对本集团的业务营运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对于一个有着20余年跨国公司财务管理经验,且帮助过公司上市的功勋级CFO而言,这样的操作很不体面。“呷哺必然会培养新的接班人,但是短期内会由我来亲自接管公司,对后台体系进行升级,确保资源得到完全整合。原来门店领位员不管接待多少顾客,待遇都一样,这是不公平的,工作人员的辛苦要与酬劳结合。”言下之意,公司的后台体系和薪酬体系,在原有CEO的推进下,并不合理。不仅如此,贺光启还表示,“适当的人员变动对企业来说是好的,且对公司业绩不会有影响。”公告也是这么坚称的。但随后呷哺呷哺的股价闪崩,却是啪啪打脸——股价血崩超15%,市值一天蒸发超19亿港元。目前还在持续下跌。作为在港股上市最早的火锅餐饮类企业,有着“火锅第一股”的呷哺呷哺,成为今年连跌最惨的港股之一。压垮了对呷哺最后的幻想,证实了很多之前听过的关于公司的负面消息。解聘一个还算不错的CEO,说得这么负面,一句感谢都没有,可以看出公司内部的矛盾已经非常大了。今年4月的呷哺呷哺业绩发布会上,赵怡并未现身,同时有数据显示,赵怡分别于今年1月、4月两度减持公司股票,最新持股0.24%,合计套现股票总值超3000万港元。根据该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披露,其在2020年的薪酬为173万元。对于其突然辞职,有股民称这是“破罐破摔”的节奏,赵怡被解任的理由“莫须有”,董事长内耗将好牌打烂。2020年10月~11月份,呷哺呷哺2个月累计涨超70%,令人欢欣鼓舞。但就在11月4日,呷哺执行董事和第二大股东双双减持合计套现7.7亿港元。透露出不一般的信号。据港交所披露信息显示,其一为重要股东GENERAL ATLANTIC SINGAPORE FUND PTE. LTD,以每股12.62港元的均价出售6000万股股份,套现金额7.57亿港元;其二为执行董事兼总裁赵怡,以每股13.77港元的均价减持91.28万股股份,获利金额1256.93万港元。或许,从那时起,赵怡就已经做好了离开的打算,并对呷哺的未来股价并不看好,因此逐渐抛售个人股票持有。“呷哺员工张军公然向媒体索要高达25%的巨额回扣,并要求在合作首付款到账后一次性以现金方式给他,其打着CEO赵怡的名义告知我媒体合作协议已没问题,就差走流程了。”业内人士透露,赵怡对于举报所表现出来的态度是“不重视、不调查、不追究”,呷哺集团廉政文化建设平台“廉洁呷哺”也未就相应举报进行全面彻查。从财务总监一路升迁至行政总裁,如今被公开“辞退”。双方可谓闹得“不怎么愉快”。而向前追溯赵怡的职业发展,双方又曾是彼此成就的战友。2012年10月,辞去麦当劳大中华区财务总监的赵怡决定去美国学习。当时赵怡的丈夫在美国公派,她原本想一边带儿子,一边做自己喜欢的事——在美国加盟几家麦当劳。就在学习期间,赵怡偶然遇到呷哺呷哺董事长贺光启,贺光启邀请她担任呷哺的 CFO,带领呷哺上市。“我当时问了贺董三个问题:第一,呷哺未来十年的愿景是什么?从 500 强到民企,我不希望作为职业经理人只是不断地转换平台;第二,呷哺呷哺的股权复杂吗?第三,你的家族有多少人在呷哺呷哺?”最终,贺光启说服了赵怡,她于 2012 年11月正式进入呷哺呷哺。赵怡表示:“她可以将自己的经验根植于民企,带民企翻身”。而且,在自己零经验的基础上从未有人如此信任她去做上市。一旦她做了,便可以填补自己的空白经历。她花了一年时间,帮助呷哺呷哺建立财务系统,做成共享中心。第二年,为了让呷哺呷哺的业务更加标准化,她将在麦当劳没有实现的能力在呷哺呷哺全部实践,餐饮行业要做到大体量,一定要可复制。赵怡此前在麦当劳管理了两家最大的店,为她之后在呷哺奠定了扎实的财务系统基础,比如库存管理,库存预测,人工管理等等。普通的库存预测大概需要一天,但是在麦当劳的财务体系中她只用 3 个小时便可完成。共享、效率和IT平台是赵怡尤为推崇的。她说,很多人不愿意涉足IT管理,而她热衷于IT管理,因为如果在其他人手里,就无法实现自己想做的集团化高效、整合的财务及管理平台。在整个准备上市过程中赵怡一直本着两个原则:诚信,边走边学。上市就像一场高密度的快学习,上市公司是整个上市过程中的杠杆,要学会杠杆的管理,让资源最大化,且不断优化内部管理。赵怡经常说,预算不能只是停留在纸面上,而预算下的行动方案也不是停留在口头上。故此在呷哺预算、实施行动、KPI是牢牢结合在一起的,并且细节到每个方案的落地时间、负责人。之后就是不断在追踪、发现问题、诊断问题、改善问题、产生结果中不断循环上升。而财务的价值也是体现于此。财务KPI不是类似很多公司的软指标、不可衡量的指标,财务的指标也是量化的,因为财务具备在每个项目中发现,并与项目团队改变结果的价值。在赵怡的推动下,呷哺呷哺2014年12月17日在香港主板上市,成为“火锅第一股”。但随着海底捞、朝天门、海底捞等品牌的崛起,呷哺呷哺正面临着品牌老化的困境。而赵怡升任CEO的主要使命就是完成企业主品牌的升级换代。按照赵怡的思路,呷哺呷哺升级的方向是走向年轻化,在消费场景上向年轻一代靠拢,以增加顾客消费频次和翻台率。2019年10月,在赵怡任职公司行政总裁一个月后,呷哺呷哺推出子品牌“in xiabuxiabu”,主打年轻新生代消费人群,这是继湊湊、茶米茶、呷煮呷烫后的又一次品牌战略布局。但很遗憾,“子品牌不达预期”——最终也成为赵怡下课的导火索。市场最直接的反馈是,与呷哺呷哺过去的亲民价格和市场定位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新的阵痛也对该公司业绩产生影响。或许,比起财务人才,呷哺呷哺眼下更需要的是一个能让集团摆脱增长乏力困境的掌舵人。值得一提的是,受疫情影响,呷哺呷哺2020年净亏损1.8亿元,同比下降176.36%,为上市以来首次。尤其新开门店91家,关闭52家,年末门店总数为1061家。相对于2019年全年新增189家店铺相比,店面新增量减少近一半。不过,对于赵怡来说,这次的转型结果或许正合了她职业规划的路线。赵怡的职场生涯从证券投资行业开始,那时的金融市场并不活跃,最终,赵怡选择加入 500 强企业。她先后进入了百事,联合利华,索尼爱立信,麦当劳等多家公司。刚毕业的时候赵怡对自己说要在 40 岁时实现自由,不再被老板和工作所捆绑,所以前期的职场生涯中她很拼命,手头的工作不挑不拣。也正是因为年轻时跨行业的工作经验,为她之后积累了各种各样的职场能力。而现在,她已经49岁,坐拥千万身家。离开,未尝不是一种洒脱!你说呢?欢迎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职业规划和梦想。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由于部分文章无法鉴别有真实法定的原创者,如对版权有异议,请联系后台议定删除。▨ ▨ 本文来源:首席财务官、东方财富网、雪球、筷玩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