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声西安 | 讲者对话篇
11月,书声团队将走进欧亚学院,在26日演讲之前,小Q有幸得到机会,零距离采访六位讲者。
活动详情:书声西安|思维重生,11.26
采访对象:Frank,安语,蓓蓓,王红,浅风,丁布
采访人:小Q
时间:2017年11月24日星期五
地点:西安欧亚大草坪
对话Frank
Q1:Frank,想问问您是怎么样接触到思维导图这个行业的呢?
Frank:无独有遇,一天一朋友,无意发了一免费的app软件让我体验一下。这个软件就是思维导图,发现特别有意思,发不可收拾便沉浸在里面直到今天。
Q2:你从中体验到了什么趣味没有?
Frank:当然有啦,最有趣的时候,我能给大家分享这种简便又不可或缺的思维方法。
Q3:思维导图对你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Frank:思维导图对我来说是量身定制的,我无时不刻在使用它,所以也需要欧亚学院的学生们学会这个工具。君子性非异也,善借于物也。
Q4:思维导图对你生活有什么帮助?
Frank:我的生活中已经全部都用上了思维导图,包括我要出差准备,要购买什么东西,或者说是我要进行一些购买的决策,我就会用思维导图进行分析。感觉就让我做很多事情,条理清晰化,同时因为思维导图它本身的特点,让我能够产生更多的,创造性的思维出来,如把之前不相关的点现在可以连接起来,产生更多新的知识和新的东西出来。
Q5:大学生怎么去用,能说说例子吗?
Frank:思维导图,对于大学生来说,那首先最重要的就是帮助学生去整理课堂的笔记,这是非常重要的功能,其次是考试,帮助学生们,去整理知识点,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复习,达到通过考试的目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点,就是思维导图,它的创新和创造性,也就是对于用脑的启发,而我们的学生这个时候,正是需要去锻炼左脑和右脑的时候,如果有这款工具可以将左右脑结合起来的话,相信对学生后期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将来带来更大的益处。
对话安语
接着,小Q记者采访了提问力讲师安语。
Q1:很好奇在你的书声演讲介绍里说,你在西安提问力学院工作,它是一所什么样的学院呢?
安语:提问力学院于2016年成立于西安,构建卓越的提问思考力社群生态。
在这里有一群来自不同行业的管理者,践行了提问技术,教练技术,引导技术,掌握了提问力和各种提问模型,用精准有力的提问解决了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
Q2:你是毕业后就从事这个职业吗?怎么发现自己适合做这个呢?
安语:关于职业的确定方面,我是发现自己从小都特别喜欢说话。也特别陶醉于在一群当中去表达,每次说完以后我自己都有一种。满足感在里面,所以后来在选择职业的时候呢,就选了一个跟表达说话有关的。而且我发现自己好像在这一方面也比较擅长后来呢,就选择了这样子的一个职业。
Q3:你是如何用问题去生活的,能举个例子吗?
安语:你问的很好,这个问题我有触动。因为以前在没有没养成自己提问式思维,之前跟家人沟通的时会有摩擦。刚出现摩擦的时候,我更想去解释当时我是怎么想的,但是会发现我解释的越多,效果会越差。而当我学会提问思维的时候呢,在那一刻,我会问我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对方的感受是什么,对方到底想要什么,我有什么能为她去做的。我发现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指导我的生活的时候,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跟家人的关系相处的也越来越好。而且在最关键时,避免了一些冲突跟矛盾。所以提问是这种思维,对生活,工作,教育都是至关重要的。
Q4:可以了解一下你的学校吗?
安语:当然可以,我马上出去拍给你看。
这张图就是我在工作的校园。
对话蓓蓓
接下来,小Q记者来到讲者蓓蓓前询问,她职务是上海外企HRD.
Q1:HR十几年,有没有最让你难忘的面试者?
蓓蓓:最难忘的面试,几乎都是跟那些刚毕业的大学生做的。大学生在进入社会之前的迷茫是肯定的,还是要有专业指导给些方向,不仅仅是择业,更多的是是发现自己与社会可链接的桥梁!
Q2:校招中,怎么样脱颖而出?你给学生们一些什么建议?
蓓蓓:希望面试者仪表正式,表达清晰,思维敏捷,积极向上。第一印象肯定很重要,所以无论面试当天实际状态如何,都应该精神饱满得应答。
Q3:重回大学,你有什么感受?如果现在你20岁,会做怎么样的职业规划?
蓓蓓:回到学校,会有归属感。虽然到目前为止,我依然觉得大部分的技能都是在经验中习得的,但技能来自于知识和反复练习,学校是能够给予最多知识和时间去练习验证的地方。可惜这些道理当年不懂。如果重返20,我不一定懂得如何职业规划,但我还是会生活保有热情,积极面对。坚定的信念很重要!
对话王红
接下来采访书声讲者王红,她是资深的公务员,热爱阅读。
Q1:在您的自我介绍当中有提到三年看了300多本书,都包括哪些主题呢?
王红:是的,最感兴趣的是历史、哲学类,但经管、政治、艺术、心理、文学等都会拿来读。
Q2:为何这次在欧亚学院选择讲建筑题材的书呢?
王红:因为这本书是最新看的,也是最爱作者写的,他的书看过八本,非常喜欢他。
Q3:都说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对居住的建筑是有不同的要求的,对你个人经历来说,会有什么样的需求?
王红:从有到优,地段、大小都有变化。关键是母亲和我们在一起,家里经常有很多人,其乐融融。
Q4:迄今为止,搬了那么多次家,那你理想中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
王红:简约、禅修风,需要有大书架、大阳台,用来看书养花。
Q5:有哪一个建筑是你一生都难忘的?
王红:小时的房子,找不到图片了,大概是下面这张图的样子。
对话浅风
采访书声讲者浅风,一名配音员:
Q1: 看你的自我介绍是自由配音演员,你以前是配音专业吗?
浅风:不是,你也许都想不到,我大学学的是金融。
Q2:为什么会离开稳定的工作选择自由职业呢?
浅风:在之前的公司待了3年多,感觉进入了特别安定,不求上进的阶段。正好那时候去参加了声优魂的日语组比赛,还拿了奖,有幸去日本参观学习,过程中感觉曾经的热情又被唤醒了,发现自己还是心心念念喜欢着配音的。自己工作了几年也算有点积蓄,于是决定从日复一日没什么变化的生活中逃离出来,试试看能不能实现曾经的梦想。
就觉得吧,不去做以后一定会后悔。
Q3:配音中有什么好玩的吗?
浅风:有呀,配和自己不像的角色本身就很好玩哈哈!
有时候配气声,比如搬东西、跑步时的气,如果度没把握好就会听着很色情,那时候外面就会笑成一片。
有时候念错词啊发音没拗过来咬舌了之类的都很好玩。
Q4:哪位老师最让你难忘?
我因为也是刚进配音圈,见过的老师还不多,在棚里见过印象比较深的是孙晔老师。一是上他的课,他能技术流到振动气管发声(正常人是振动声带),靠控制肌肉控制不同腔体的共鸣,精准发出各种声音;也可以走心到配什么像什么,特别是人物身份感的把握,牛逼到不需要台词,只用简单的气声区分出不同的角色,比如弱鸡IT男/律师/领袖/胆小的人/头脑简单的人等等。
Q5:能否看看你工作当中的环境呢?
浅风:可以啦,没问题。这张就是我在录音棚的工作。
对话丁布
最后采访了书声的创始人丁布,一名重量级人物。
Q1:书声是怎么走进欧亚的?能讲一讲里面故事吗?
丁布:书虫部落在上海五年,有个西安小伙从沪返回西安创业,小伙一直心心念念在上海的伙伴,也一直自己看着书,终于经不住怂恿,涌起一股热水,开始做“西安书虫”。作为推动他和观望其很久的上海大本营,其实很感动,所以我们想干脆用蛮力挑战个异地任务,给他开个好头,和他一起在西安做一场两百人活动“书声”(阅读类TED )。上海西安各出几位讲者,然后集群体之力让之发生。
为此而需要寻找场地,结果正好认识西安欧亚学院的黄鑫老师几年而未能拜访,这次正好顺便借场地,顺便拜访,结果刚进月初刚进欧亚大门则被欧亚的气息折服,并且被黄老师带领着荡漾了一路。而这场书声也就正好成为和黄鑫老师管理的欧亚通识教育学院共建。就这样,书声走进了欧亚,都是非常忙碌的大家,用挤出来的时间,努力让这股美好的力量得以发生。
Q2:你一年怎么读那么多书籍呢?是从小到大就喜欢阅读吗?
丁布:并非出身书香门第,父母学历不高,自己从小也不看书,是工作到第八年才因为工作到关系开始看书自学一些管理工具,而从此意外的走进了一个通向另一个世界的山洞。阅读纯为兴趣,一看就是个粗人,不谈修养修为,不求学以致用或成为,就是有一股强烈的好奇心,想去探索这个和那个。年度阅读量从最初几本到几十本到一两百本,到现在五百本以上,好奇心和探索欲被不断迭代,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专注力和专研能力都不断深化而乐不思蜀,从个体阅读走向群体阅读,再从五年前开始走上推动阅读的道路,或许就是为阅读而生,可惜的就是发现的太晚了,和实在不是个阅读者的形象。
Q3:这次来欧亚看到了,什么样的设计灵感?
丁布:拜访欧亚只是因为会老友和看场地,却意外知晓了欧亚学院对设计和设计思维的关注,不但欧亚的设计风格处处让人带感有感,更因为欧亚学生宿舍的“客厅”项目与“琴岛”项目等设计思维应用的项目而深深震撼。也对胡校长本人对设计思维的追求和实践精神敬佩不已。当然更振奋的是在我们的身边、我们的校园里就能遇见这种教科书级的设计项目。
Q4你的团队有什么设计思维?
丁布:虽并无任何正统设计理念,然而在五年的阅读推广过程中对设计的思考日益深刻。我们专注以阅读活动和阅读项目来推动人的阅读习惯,而一如《设计的语言》一书里所提及的“设计就是营造一种欲望”。如果一个人阅读的真正有效撬动点可能就是好奇心与思考,那么,我们的专注点也就在这里。如同建筑的设计就是能营造一种场域和给人一种感受,书声项目本身就是想营造一种项目式的群体参与感和建设过程,书声现场是想营造一种场域和挖掘传播阅读里打动人心的力量。
Q5:对于学生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怎么样的设计思维,你有何建议?
丁布:-用手去思考(设计思维五步骤之四)。多实践和经历,实践中摸索、成长、迭代。
-多参与跨领域跨身份的团队(斯坦福D-school 工作坊的主推),在差异化背景中培育和触碰更多的创造力。
-如《精进》所言,人生是持续反复的构造,不必多想,享受和拥抱生活中的种种不确定性吧
11.26 14:00
230席@ 西安欧亚学院 图书馆报告厅
金秋燃情
思维重生
书声 x 西安
报名扫码
我们,一起
书声
1,什么是书声?
“书声”定位于大型阅读推广活动,发起于民间阅读组织,并联合相关部门联合推动, 旨在挖掘出一种新的群体性阅读活动(百人以上)的品类。书声,从阅读类TED起步,现在主要有“说书(红)、读书(蓝)、画书(绿)”三个系列,是百人以上的阅读呈现、阅读参与、阅读创新等新型群体阅读活动。书声,挖掘阅读里打动人心的力量。
“红色书声”是书声三系列之首,为18分钟说书专场,旨在打造传播这种6~8人说书的“阅读类TED”, 每人以TED演讲方式来给大家说一本书或多本书,是听书的道场,是说书的擂台。对于讲者,把自己对书籍的认识、思考和感悟说出来,更是一种深度阅读;于听者,听更多的书籍、听他人的感悟,也更是一种立体的阅读;于社会,是推动和促进更广泛的群体阅读的更多可能。
2,书声是谁组织的?
书虫部落,一群旨在“推动市民每周一书的阅读习惯”的热心书友们,在上海市千家读书会、百万名书友的背景下,尝试挖掘书籍的分享是否可以有一种18分钟的标准、高质量分享书的可能,不管是视频还是公众活动,来更广泛地促进全民阅读的形式和可能。有幸遇到海燕博客一起合作,并得到黄浦区宣传部、统战部的支持,一边有对推广阅读的爱心和热情、一边有相应的资源和支持,书声诞生。
书声于2014年9月首秀以来,累计已近20场几百人场规模的活动,并附属小型活动百余场。书声项目已经成为一种阅读资源平台,成为一种新型阅读探索方式,联结和绽放着更多可能。2016年书声走进杭州,2017年走进西安,梦想几年后可以传播去五十城。用这种方式去联结和推动一个个城市的阅读者们。
活动指导方: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宣传部
中共上海市黄浦区委统战部
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
主办方:
上海市黄浦海燕博客公益发展中心
上海市黄浦书声创意发展中心
协办方:
西安 欧亚学院
西安 试金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书声
中国阅读类TED推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