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的学习为了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持续的学习会感受这句话的意义。眼睛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看不到的不一定未发生。背后一定有因。探索这个因的过程就是学习的过程。
对于同一个因,不同的书籍解读不一样,但结果是一样的。就像情绪,情绪失控为什么会重复,在佛家的里讲,源于过去的铭记。这个铭记进入了潜意识。在西方心理学里用“情绪诱因”来解释。
就像“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更可笑的是“杯弓蛇影”,古人把酒杯中映出的挂在墙壁上的弓的影子当成了蛇,疑神疑鬼之下的了重病。但是我们也会发现,有同样的经历的另一些人,却没有这样的心理阴影。
就是因为这个铭记和情绪诱因没有被植入大脑,被植入了之后就会形成反应。下次见到绳子,就会自动认为是蛇,就有了怕井绳的情绪。
再往深里探讨。如果在童年里总是被否定,那么在进入社会后,当别人说出和你相反的建议,就容易产生争执。争执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因为潜意识已经进记住对于这种场景的处理方式。只有改变这个铭记,才会改变情绪。
又如从小在被忽视的家庭里长大,会表现出安全感不足,焦虑。特别被隔代亲人带大。在0到3岁,和母亲分离两周,产生的不安全感终生不可逆。
当安全感不足,再加上现在信息泛滥,大部分又是不好的信息。长期浏览,会加深这种安全感不足。当读到毒奶粉事件,就会担心孩子喝的奶粉是不是有问题,实际这都是小概率事件。
这个世界本来就没有绝对的事物存在,所有的事物都要用平衡的角度去看待。你不能因为车祸的报道就不开车了,也不能因为飞机坠毁的事件而不坐飞机了。
当马航事件发生时,一个朋友总会为出差焦虑,又不能不出差,又不能不坐飞机。
要学会用事实的角度看待问题,内心的不安会小很多。用概率解读事实,对于小概率事件最好不要放在心上。
有时候看到路上有些父母用绳子栓住孩子的腰。当第一次看到这个场景的时候,有很多的感概。在当下,父母感到安全了。但孩子探索世界的好奇被抹杀了。
所以要把心智模式改变,既然事已经发生,那就接受并拥抱。接受事实的前提,先要接纳自己,只有接纳自己的不完美,才会接纳外在的事物。
不管是铭记,还是情绪的诱因,都是可以改变的。先要认识,然后找方法。当改变了铭记和情绪诱因,就改变了情绪,那么看待世界的角度也就改变了。
我是大侃,已坚持856篇,阅读过去的文章可关注公众号“大侃说”
我是”研萱堂的分享者“,响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所说:非药物治疗既减少损伤也节省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