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村落】——鸣犊街道桥头村
谨以此文,献给大西安建设中,即将消失的长安村落文化!
位于少陵原畔,浐河西岸,北与张雷村连界,南与黎明村接壤,半引公路从村西穿过,村东清水河潺潺流过。237户,862人,土地面积1201亩。
相传,北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在清水河与库峪河交汇处用石条、石柱搭建小桥,便于民众来往,桥头村名由此而来。史料记载,清水河遗址属仰韶、龙山文化。清嘉庆《咸宁县志》记为桥头。
以王姓、关姓居多,约占全村的98%,其次有李姓等。王姓清嘉庆年间(1796—1820)从侯家坪村迁徙于此,随之又有由大兆司马村迁来的关姓,民国初年李姓从四川逃难落户于此。
该村有三座古庙,村北观音菩萨庙,村中无量庙,村南龙王庙,三庙遥相对应。每逢初一、十五庙门大开,众信徒接踵而至。每逢农历六月初六古会,以庙为中心,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周围村群众赶来助兴同乐。
桥头油坊原建于清嘉庆年间,以传统工艺,将棉籽、菜籽、蓖麻上锅文火烧炒,利用清水河的水力资源为动力轧油,至20世纪中期。
醋坊是该村的一大产业,也是村特色产业。相传清末王大有创建王家醋坊,后经大徒弟熊老四和其子王彦杰等几代人的不懈努力、改进发展,一时间全村几乎家家酿醋。所用工具为传统的石碾、石磨、瓷缸、瓦瓮、筛子、簸箕,原料主要来自产于少陵原的精选小米、玉米、大麦配以多种中草药和大料,经过二十多道工序加工制成。此技法全凭技师用积累的制作经验,通过眼看、耳听、手摸、搅拌、口尝等精心酿造,故有“陕北红枣回坊肉,吊钟沟的蒸馍桥头醋”的美名。“有美醋十里飘香浐河川”之说。后人于2009年恢复桥头醋坊,作坊内保持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操作程序,同时也融入了新的时代元素。
1958年“大跃进”,人民公社时属燎原片第一大队,1964年“社教”运动,老党员、老支书王定功使村子一度成为长安县的示范大队。改革开放以来,对桑园、油坊地、李家坟、南坪、北坪、崖背子、水湾等田块重新规划和调整,解决人们的温饱问题。通过发展,人们离开了居住已久的土窑,纷纷搬入具有时代气息的平房和楼房。村民走四方,闯市场。整顿村容村貌,排除种种困难,调直了村中的主干道,新格局基本形成。
早在清同治年间就有王培谋、王秉毓、王志和、二先生四名教师。其中王培谋最为出名,学识渊博,治学严谨,民国时期长安第一留美学生惠甘亭就是其得意门生;新中国成立初期,王有杰参加抗美援朝,血洒异国土地;多年来,村中走出王志和、王保刚、王芳、王乐、关云峰、王兴民、关绪民等一大批人才。
鸣犊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长安区东北部。东邻炮里街道和魏寨街道,南靠引镇街道和蓝田县史家寨镇,西连大兆街道,北接灞桥区狄寨街道,总面积43.5平方千米。
截至2020年6月,鸣犊街道下辖18个村(居),其中:1个社区、17个行政村 。2011年,鸣犊街道总人口38958人,农业总产值达到2.6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2900万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亿元,各类存款余额3.8亿元。
北宋、元、明记为鸣犊镇。
清设鸣犊仓。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曾设鸣犊区、镇、乡、联保等。
1949年,设鸣犊区鸣犊镇。
1951年,为鸣犊乡。
1958年,成立鸣犊公社。
1966年,改名东风公社。
1972年,恢复原名。
1984年,改设乡。
2001年1月,将马兴乡并入鸣犊镇。
2008年5月,撤镇设立鸣犊街道。
投稿、闲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