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医通》伤寒愈后之病

伤寒病愈后。或有目复大病者。以其清阳之气不升。余邪上走空窍也。其病瘾涩赤胀。生翳羞明。头脑骨痛。当助清阳上出则愈。最忌大黄、芒硝。苦寒通利。犯之不可复治。

(0)

相关推荐

  • 《张氏妇科》产后论

    产后论 夫产后之患多起于风寒.饮食之间,其余则血气为患.夏月之病多因于风,冬月之病多因于寒,惟饮食之患无定时也.盖易产之后,其病易治:难产之后,其病难治.难产必深感风寒,兼气血极虚,虽略进饮食,力不能 ...

  • 清代张氏伤寒、跌打杂病杂抄药方书

    清代张氏伤寒、跌打杂病杂抄药方书

  • 张氏--金镜脉诊 一脉一病 配一中药

    张氏--金镜脉诊 一脉一病 配一中药

  • 《证治准绳·类方》伤寒愈后之病

    人参补阳汤 治伤寒余邪不散,上走空窍,其病隐涩赤胀,生翳羞明,头脑骨痛. 羌活 独活(各六分) 白芍药 生地黄 泽泻(各三分) 人参 白术 茯苓 黄 炙甘草 当归 熟地黄(酒洗,焙.各四分) 柴胡 防 ...

  • 《张氏医通》伤寒

    伤寒杂病.世分两途.伤寒以攻邪为务.杂病以调养为先.则知工伤寒者.胸中执一汗下和解之法.别无顾虑正气之念矣.杂病家宁不有攻邪之证耶.只缘胶执己见.不能圆通.以致伤寒一切虚证坏证.不敢用补.杂病一切表证 ...

  • 《张氏医通》伤寒夹惊夹食

    钱仲阳云.小儿正伤寒者.谓感冒寒邪.壮热头痛.鼻塞流涕.畏寒拘急是也.夹惊者.因惊而又感寒邪.或因伤寒.热极生风.是热乘于心.心神易动.故发搐也.羌活散解之.不可便用抱龙丸.以有朱砂能镇固其邪也.夹食 ...

  • 《张氏医通》?病

    海藏云. 病者.因母有妊.儿饮其乳所致.他孕相迫.亦能致此.其状微利.寒热往来.或发热形瘦腹大.毛发 .情思不悦.令儿断乳.先与龙胆泻肝汤加 蓄.及白饼子下之.后与异功散.益黄散补之.禀气素虚不胜攻击 ...

  • 《张氏医通》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则筋急而挛.发为筋痿.脾气热.则胃干 ...

  • 眩晕汇解:《张氏医通》

    <张氏医通>论曰: 经曰:因于风,欲如运枢,起居如惊,神气乃浮. 内经论眩,皆属于木,属上虚:仲景论眩以痰饮为先:丹溪论眩,兼于补虚治痰降火:戴复庵云,有头风证,耳内常鸣头,上如有鸟雀啾啾 ...

  • 张氏医通。麻木。两脚麻木。十指麻木。痹(附麻木、痒、鹤膝风)

    麻木 麻木 证名.肌肤感觉障碍.麻,肌肤蚁走感,或如触电感:木,皮肉不仁如木厚之感.由气血俱虚,经脉失于濡养,或气血凝滞,经络失畅,或寒湿痰瘀留阻脉络所致.<杂病源流犀烛·麻木源流>:&q ...

  • 张氏医通益仁堂第六届冬病夏治文化节

    张氏医通简介 张氏医通益仁堂三百多年来的祖训:"行大医者,行天下" 张氏医通益仁堂始于1715年,是清代大医学家张璐第三子张以柔创办的 文革时期遭到迫害 2016年张氏医通的第十六 ...

  •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张氏医通 卷六 痿痹门 痿(痿厥) 素问云.肺热叶焦.则皮毛虚弱急薄.着则生痿 也.心气热.则下脉厥而上.上则下脉虚.       虚则生脉痿.枢折挈胫纵而不任地也.肝气热.则胆泄口苦.筋膜干.筋膜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