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帝王庙中陪祀的邓州人

中国古代有功臣配享制度,即一个皇帝逝去后,要在已故臣僚中选取功勋卓著的大臣陪祀其庙庭。功臣配享皇帝,是朝廷对该大臣的最高评价。《礼记·曲礼》说:“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对于“有功烈于民”的先代帝王,如帝喾、尧、舜、禹、黄帝、颛顼、契、冥、汤、文王、武王等,都要举行崇祀。同时选择文武功臣陪祀。

历代帝王庙俗称帝王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131号。明嘉靖十年(1531年)始建,其原址为保安寺,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建,清雍正七年(1729年)重修。几经调整,

《清史稿》志五十九礼三(吉礼三)载,康熙六十一年四月议定帝王庙赠祀张巡、李贤等。世宗宪皇帝谕是依议速行十二月増设牌位。此事,在(清)允祹撰《钦定大清会典》卷四十五载,(清)来保撰《钦定大清通礼》卷九也有载。

至此,在北京九坛八庙的历代帝王庙中共祭祀了188历代帝王和79位名臣。配享历代帝王庙的各朝功臣是文臣40人,武将39人,共计79人。在这陪祀的79位各朝功臣中就有两位是邓州人。这两位分别是:唐朝御史中丞张巡;明朝光禄大夫、柱国、少保、吏部尚书兼华盖殿大学士李贤。

张巡,《清乾隆邓州志》称:在“禹山东有大瓦寺,即张睢阳故里。”大瓦寺,今邓州市彭桥乡寺北张村。郭伯恭《重修邓县志》称:“相传巡为邓人,今邓西大瓦寺有睢阳故里碑,迨邓州冠军人也。清咸丰初年(公元1851年),文宗奕遣使访巡后裔于㴔滩,有卖浆饭张经者,赐世袭协司厅”。《新唐书》称巡为邓州南阳人,唐时州下辖郡,南阳郡属邓州,邓州南阳郡,州治穰县(今邓州市),南阳郡郡亦治穰县(今邓州市),故《新唐书》称巡为邓州南阳人。今邓州市东门外南(阳)孟(楼)公路旁仍有明万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邓州知州赵沛所立“唐忠臣封邓国公张巡故里碑”,原立于内城大东门外。碑现存邓州市花洲书院。

张巡生于唐中宗李显景龙二年(公元708年),与其兄张晓均幼小离家在外读书,故其乡里人知之甚少。巡好学强识,博通群书,为文章立书而就,不为草稿,并精通阵法,气志高迈,略细节,所交必大人长者,不与庸俗合,时人叵知也。开元末,擢进士第。此时其兄张晓已位居监察御史,兄弟都名重一时。张巡由太子通事舍人,出为清河令,调真源令。安禄山反,天宝十五载正月,谯郡太守杨万石降贼,逼巡为长史,西迎贼军,巡率吏哭玄元皇帝祠,起兵讨贼,守雍邱,累破令狐潮军,磔其妻子。凡大小数百战。吴王祗乃举袬以东委巡经略。时河南节度使嗣虢王巨屯彭城,假巡先锋。会巨引兵东走临淮,巡拔众保宁陵,马裁三百、兵三千,至睢阳,与太守许远、城父令姚誾等合。乃遣将雷万春、南霁云等战宁陵北,斩贼将二十,杀万余人,投尸于汴,水为不流。贼将杨朝宗遁去。诏拜巡主客郎中、副河南节度使。巡藉将士有功者请于巨,巨吝赏与资。至德二年,贼将尹子琦攻睢阳,屡战却之。使南霁云射伤子琦左目。诏拜巡御史中丞。贼屡战不胜,不复攻,乃穿壕立栅,以守。初,睢阳有榖六万斛,可支一年。而巨发其半鍕濮阳、济阴。许远固争不听。济阴得粮即叛降贼。至是贼围久,食尽,士卒多饥死。巡出爱妾以飨士,远亦杀家童以哺卒。士卒皆感泣。卒至罗雀掘鼠,煮铠弩以食。众议东奔,巡、远以睢阳江淮保障,不可弃也,故以死守之。《旧唐书》、《新唐书》均入张巡传于《忠烈篇》。唐文人、都御史李翰有《进张中丞传表》,韩愈有《张中丞传后序》,言其忠节与功绩,称:“守一城,捍天下,天下之不亡,其谁立功软?”唐诗人韦应物有《睢阳感怀》称:“张侯本忠烈,济世有深智。坚壁梁宋间,远筹吴楚利。重围虽可越,藩翰谅难弃。甘从锋刃毙。莫夺坚贞志”以无比崇敬的情怀歌颂了张巡。!。

李贤:(1408—1466)。 明河南邓州长乐林人,字原德。号浣斋。宣德八年进士。授验封主事。少师杨士奇欲一见,贤竟不往。正统时为文选郎中,从英宗北征,师覆脱还。景泰初拜兵部侍郎,转户部,又转吏部。英宗复位,入直文渊阁,预机务。旋进尚书。曹钦叔侄反时,几被杀害。宪宗立,进少保,华盖殿大学士。以惜人才开贤路为急务,名臣多所识拔。卒谥文达。曾奉敕编《大明一统志》,有《古穰集》、《天顺日录》。在《明史》称赞李贤:英宗复辟时,正值军队饥饿之后,民气还没有恢复,当权的奸臣内讧,国家的栋梁倾斜偏移,朝野多变故,时事也很棘手。李贤一人支撑其间,气势充沛,游刃有余。奖励人才,整顿纲纪。到宪宗、孝宗之世,名臣相接,也多是李贤所赏识提拔的。“伟哉!宰相才也!”。他死后葬于故乡邓州市龙堰乡阁老坟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