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板软兜鳝鱼,汪豆腐,老鸡汤,在扬州高邮的一个小院,吃美了
日啖寻常的市井小食,才是真烟火。
炉火铁锅的家常味道,才是真温暖。
厨房里有烟火,饭桌上有笑声,就是幸福。
前几日,去高邮。兄弟小赵带着去吃一家叫国兰饭店的小馆儿,就是一户人家在家里做的小馆。一个逼仄的小院儿,门口打了搭了个棚做厨房,院子里有几间小屋,老板和家人也住在这儿,所以就只有三四张桌子能坐,小馆不大规矩却多,晚上六点才开张,我们去的有些早了,也就差半个小时,老板却说还没生火,做菜的师傅和帮忙的阿姨也没来,无奈,就在南方那种堂屋里,也算是最大的一张桌子了,干坐着等。
终于等到师傅来了,阿姨也来了,很是热情的倒茶寒暄,倒是有些回到家亲切的感觉。高邮的兄弟小赵经常来这儿吃,和老板很是熟,也熟悉这儿什么菜好吃,所以下厨看了看,点了一锅鸡汤,一个铁板软兜长鱼,一个鸡片炒葫瓜,再来一道高邮的汪豆腐,还要再点,我说够了够了,就三个人,有机会再来吃,虽然以后也不知道有没有机会再来高邮了。
没想到,馆子虽然小,菜还真的不错。不是那种惊唇的美味,却是有镬气有温度的家常味道。
我喜欢这种味道。
鸡汤应该是提前煲了很久了,浓浓的飘了一层浓郁的泛黄的油花,扑鼻的香,舀一碗,尝一口,就鲜香的眉飞色舞,这感觉就对了,是那种以前在家的时候,母亲用很长的时间煲出来的鸡汤的味儿。一碗鸡汤下肚,胃暖暖的,出了一层汗,感觉逛了一下午疲惫的身体也轻松了许多。
我是很爱吃鳝鱼的,这个季节也正是鳝鱼最肥嫩的时候,所谓小暑鳝鱼赛人参,所以每每这个季节来江南,总是要点几条吃吃的。鳝鱼做法很多,我偏爱炒软兜的做法,做的嫩度极好的鳝条,夹一块,两头自然垂坠下,嫩滑得如丝绸般柔软的靠在一起,形似小孩子的真丝肚兜,且能够将芡汁全部兜住,软兜之名,皆因此而来,
而炒软兜绝对是一道火候菜,肥硕的鳝鱼,取脊背那一段片为鳝条,酱油香醋绍酒白糖精盐水淀粉等各种调味料兑个味汁,大火烹香葱姜蒜,下入在葱椒滚水里焯过的鳝条,下味汁,急火爆炒收汁,炒好的软兜端上来,鳝肉被滚热汁液包裹,油润闪亮,这次点的是铁板的软兜,所以炒好的软兜又被倾倒在烧热的铁板上,滋啦一声,喧腾四起,酣畅淋漓,瞬间混合着豉油、黄酒、香油、葱蒜的香气扑鼻而来,入口,肉软皮弹,光滑柔嫩的鳝鱼,在浓郁的胡椒香与蒜香中依旧清爽,再多夹一撮,大口吃下,那绝妙滋味便引向味觉的最深处了。
我最喜欢的还是汪豆腐。豆腐切薄薄的小条丝儿,猪血呢也叫红豆腐,也同样切得薄薄的的条丝儿,用一汪鸡汤煨炖的鲜味尽入,勾的芡儿恰到好处,薄薄的一层,一勺子舀下去,不浓稠也不稀薄,恰好的汪住了红白两种豆腐丝儿,比起扬州的做法来,高邮的汪豆腐胡椒粉加的更多,味道也更热辣浓郁了,最妙的是出锅撒的那一大把猪油渣,这才是这道汪豆腐的画龙点睛的地方,顿时让一碗豆腐馥郁丰腴起来,在唇齿间,活色生香起来。
一顿饭,吃的舒服极了,不仅仅是味道的舒服,而是那种家常的让人舒服的感觉。走的时候,人渐渐多起来,看得出来都是熟客,厨房里也开始忙碌起来,炉火正旺,我想起了小时候家里的那间小厨房,每天母亲做饭,总是把炉火烧的旺旺的,很温暖,也很亲切。
坚持原创美食文章,央视《味道运河》《吃货传奇》美食顾问,美食纪录片《搜鲜记》总策划王老虎与你共同搜寻舌尖上的“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