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出那一步,用跑步照亮人生路

跑步的过程就好像人生,有潮起有潮落,重要的是迈出坚实的每一步

记得若干年,大约12年在QQ空间写了一篇日志“寻找自我---爱奔跑”。那是觉得跑步更贴切生命的本质有生活的态度。每一分付出就有收获,有拼搏,有积极的心态,算是最早的初心。

首马是2017年春尝试的是半马,因为一直跑步就是任由天性,没有做刻意的准备,结果是二小时内完成的,过程有一些勉强,跑后有轻微的伤痛,休整了一个星期感觉还行。

当年年底首次报名全马,挑战的是首届襄阳马拉松全程。因为身边没有专业跑者可借鉴经验,就到书店买了几本跑步的书,按照书中的课表对照完赛400标准开始了备赛。

最初以为全马不过是距离比半马稍微远一些,整个训练周期最远也只到过三十二公里,果然这次比赛三十四公里处开始,就在抽筋和崩溃的边缘徘徊。最终结果4小时40分,到现在的回忆里都是痛苦的,跑后大概休整了半个月。

时间到了2018年随着跑量的增加,报名参加的全程马拉松数量也到了四个,越野跑也尝试过,总的来说就是膨胀了,甚至还跑过背靠背。

由于对马拉松不知敬畏,2018年11月底一场马拉松过后,感觉不对劲了。身体出现了严重伤痛,足底筋膜炎,跑步膝像个幽灵挥之不去。持续了有大半年,而且只要跑步距离超过五公里,或者配速进入五分钟,膝盖、小腿、足前必痛。

那段时间是我最悲观的时期,跑步对于我而言,是一种挑战自我的状况。挑战的是人生中的油腻,以保持不懈怠的人生态度,提升人生的掌控感。毕竟对于我这样没有天赋的初级跑者,一分勤奋就一分成绩做回报,因此跑步对我的影响还是挺大的。

鸟儿不需要鸟类学家的指导,但我只是想要飞得更快

在受伤的那段时间里,我也没有停止过尝试跑步,现实是伤痛一直挥之不去,屡战屡败。我决定冷静下来,认真的反思。

按照时间来说练习的时间也不短,而且也很坚持,但是结果事与愿违。简直是怀疑人生,难道天道不酬勤,难道一分耕耘没有任何的收获吗?思考了很久有了些头绪:

1客观地讲以前只是休闲跑,当追求更快更强的时候,就到了竞技比赛的领域,而特定领域有特别的规律和法则.

2练习时间与能达到的结果没有必然联系,刻意练习的关键不在于时间,而在于方法,甚至刻意练习就是一种套路,我还没有掌握。

3对于不会游泳的人来说,仅凭努力,穿越有迷雾的大海到达目的地,只能会付出惨痛的代价。

4事情变得复杂了。追求发生了改变,环境变得多元,个人实际情况也在改变,而个人的行为模式也要发生改变才行,我对跑步的认知还很原始,根本不知道怎么做。

5.当时间和精力变得越来越宝贵,我难道要一个一个的去试错吗。

因此之所以会受伤,主要是闭门造车,低效的勤奋,错误的方法。

鸟儿飞行不需要鸟类学家的指导,我不是想成为鸟类学家,我只想要飞得更好,更快。要改变发生似乎需要一个引路人。

偶然的一次机会关注到了跑步学院并购买了首发的《姿势跑法》认真翻看了几页,感觉就是我要苦苦寻找的。

由于地域较远,参加线下营不便,就选择了跑步学院线上训练营。至今参加了三期,分别是六月份的技术训练营打卡29次,十月份的体能训练营打卡28次,十二月份的力量训练营打卡30次。

每期结营后,对照课表课程打卡记录,再走一遍和上次的打卡记录做一次对比。主要对比的是训练过程和心得,以便更好的去强化提升技术,控制和感知。篇幅原因有机会再做个训练营跑步日记汇总,以回溯当时训练的过程和感知。

一叶方舟、指引方向

这里要特别感谢三期训练营的教练雷宗扬,如果没有他的指导,我也体会不到跑步训练的乐趣,甚至还在伤痛与放弃边缘徘徊。乐趣在于每一分努力都有一分收获的掌控感和跑步中知其所以然的乐趣。

具体说参加跑步学院训练营是种什么的体验,这里只简单说一下说收获,不做技术方面的阐述。

1.随着三十天打卡记录的过程,养成按时训练的习惯。

2.和同营跑友的交流,成长的更快。

3.碎片化的学习时间,形成体系化的跑步知识。

4.养成做跑步日记的习惯。

5.良好的训练节奏,保持良好的休息。

6.最重要的是有教练做指导,才有正确的正向回馈。

7.科学的训练流程,把热身、力量、技术和拉伸训练融入到每场跑步中。

8.知行合一,成长以不透支身体,可持续性的提高。

特殊的小经验

以下内容大部分是,教练群内解答或者打卡指导,训练过程中慢慢领悟,认为比较重要的。不代表完全正确,只代表目前我的认知。

1.跑步中不要带辅助.指节奏方面,不要依靠节奏器要自己把握节奏。

2.跑步中不要带耳机.高强度的训练中,身体会释放感受信号,只有感知专注力全部打开,才能接收到身体的姿态、心理变化、呼吸、力量控制以及节奏所发生的细微临界变化。为跑后记录和复盘做准备。

3.用视频拍摄和镜子对照可以更客观的观察姿态动作,学会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

4.呼吸和心率非常的重要。

5.身体是自己的心态要平和。不要随着赛道上的突发状况改变节奏,做一个无情的训练者。

6.休息也是训练的一部分。

7.记录一定要详细重点是在什么情况下(时间、状态、心理、身体波动、技术指标、动作强度)跑出了好或者坏的状态,以及受伤状态和位置强度。以方便教练更好更快的分析指导。

8.不懂得一定要多问,多关注同营跑友的训练打卡及教练解答批示。

不同训练营的区别

对于我参加的三期训练营。(技术体能力量)他们的主线体系和原则是一样的,但训练营所突出的重点是不同的,而且从热身训练力量技术拉伸,呈现的内容都是不同的。好比是武器库的18般武艺全部都亮一遍,都是相辅相成的,为将来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做出了范本。

技术训练营,有很多理论知识,基本都是硬货。对关键跑姿的三个阶段,如何训练提升,以及如何纠正比较祥细。对我而言第一个意义在于通过技术分析找到了受伤的原因,如小腿主动发力、抬膝、落点靠前、关节锁死等。一边学一边也在懊悔,以前用错误的跑步方式都是怎么"坚持”下来的。另一层意义在于战胜了受伤的恐惧,结营后第二刷课表,基本疼痛点就很少了,而且跑后恢复也很快。

体能营的训练也很重要。明白了很多体能方面知识,课程的针对性在于最大摄氧量以及体能分配,而且对个人的配速提高也很快。个人觉得拉伸课程分配的很科学,练后基本上没有伤痛,不必再去做康复理疗。

在结训后参加了10月20号的荆州半马和10月27日的襄阳全马。整个备训就是按照训练营的课表来做,整体单次跑步没有超过12公里。全马前的唯一一次长距离跑,也是荆州的半马以赛代训,而且保守做了心率和体能的储备,跑后状态恢复也不错,半马次日、全马第三天就继续进入了训练状态。

坚定了信心,让我明白了堆积跑量是无用的,科学的训练和正确的调整自身的状态,才是好成绩的前提。

参加力量训练营初因,是因为找到了瓶颈在于力量、抗扭转和支撑方面的薄弱。在绝对力量的欠缺下技术和体能也无法代偿,目前刚刚结训,下一步会二刷。效果会在明年跑马季去检验。

跑步对我的影响远远也不止这些,目前在调整自己的生活节奏,把学到的原则用在生活和工作上,不再是一直保持冲刺的状态,保持一种张弛有度的节奏,毕竟时间就是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训练营已经结束,但是跑步生涯也才刚刚开始,人生的赛道也在慢慢的展开,带着希望和期待迎接2020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