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跑步技术才2周,速度竟然会提升这么快!

跑步是日常一种体育锻炼的方法,也是有氧呼吸的有效运动方式。但对于马拉松跑者而言,如何通过训练让自己跑的更快很重要,科学的理论指导也很重要。

姿势跑法和丹尼尔斯训练体系,是我学习到两种能够提高马拉松成绩的训练方法。

通过学习姿势跑法并开设跑姿课程,我签约了跑步学院,并成为姿势跑法2019北马训练营在汕头的执行教练。也因此有机会学习姿势跑法Leve 2的课程,不过每当看到课程理论中强调把技术作为训练核心时,作为一个学习过姿势跑法Leve1的跑者,我还是会有些迟疑。

技术与力量确实需要加入到训练中,但也只是把技术作为一种可以保证跑步经济性的技能和训练的指导,还不能接受“维持良好动作姿势可以达到突破马拉松成绩”的这一概念。

马拉松训练到底应该以体能为核心,还是以技术为核心,成为困扰很多跑者的问题。为了更好的制定训练计划,通过不断实践与学习,我逐渐找到了答案。

技术、力量与体能

>>>>

技术是力量和体能的表现瓶颈

无论是教练还是训练者,对理论的理解程度取决于执行程度。

要想做好一份训练计划,一定是建立在理解训练理念的基础上。目前为止,我理解的丹尼尔斯训练法,是以提高最大摄氧量为目标的训练法。

《马拉松全方位科学训练指南》配图

通过阅读徐国峰老师的书,很认同老师将技术作为力量和体能(最大摄氧量)的表现瓶颈。为了更准确的理解这一概念,我仔细研究了这套训练体系,并整理以下几个要点:

长跑耐力是基于跑者的有氧(耗氧量)、技术、心理、知觉和速度决定的;

速度是耐力的基础;

跑步经济性比最大摄氧量重要;

精神专注(也是一种知觉)和心理状态对经济性的影响是生物能量学的结果;

姿势跑法的周期化是以发展维持正确姿势的距离为目标的;

每个人都有不同大小的能量活动,训练量以此为依据。

>>>>

速度是技术提升的结果

按照北马训练营的训练要求,即“不戴表完全专注技术动作跑一次”后,我开始渐渐领悟以上知识的精妙了,因此对姿势跑法训练体系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了能够记录数据,我决定带着表但不看表。

当我专注于动作和姿势跑完第一公里时,手表显示517配速,我有点意外,因为感觉只是在跑六分配速;第二公里跑出501配速时,也没感到快,始终只是在提醒自己专注技术动作。

当跑到第四公里时,感觉很流畅,于是按下了计圈,打算把这段数据记录下来,没想到在跑完一公里时显示405配速,此时我同样没有感觉很快,只是持续专注技术动作和姿势;到第六公里354,没感到太大压力。不过在进入较高配速时,呼吸做出了调整,2呼2吸的节奏,很舒畅。

这样跑下来后,我临时决定要维持十公里。不过在第四个较高配速时不小心跑快了近10秒,导致肌糖消耗过快,维持姿势有些吃力。为了不在错误的姿势下训练,果断五公里结束。

这次跑出的五公里3分配速,与16年跑出的19+分钟的最好记录相当。相比之下,这次跑得很从容,完全不像之前那种“狼狈”的坚持。

在近期想要跑3分配速维持个几公里,也不太敢想,因为近期的节奏跑训练跑410配2公里*3时后面都会很疲劳(气温同样25度左右)。不过当我专注于维持动作时,就没有去想我最大摄氧量的极限的问题,因此也没有对我身体承受能力的恐惧。

虽然比节奏跑快了十多秒,心率升高约5次,感觉却没有那么艰苦。这大概就是姿势跑法Leve 2所讲的心理状态对生物能量学的影响:如果大脑对速度和倾斜角度感到恐惧,氧气消耗量将增加20%。

>>>>

技术与力量共同提升跑步经济性

当我跑完第四个较快配速时(我的心率刚刚达到第四区间,远没有达到第五区间心率),当出现肌肉疲劳,维持姿势开始变得困难时,实际上最先感觉到的不是心肺的压力,而是我的拉起动作变得困难了。而此时如果我的拉起力量更强,就能更轻松的维持下去了。

这就是在技术框架上,提高力量将能使维持动作的能力变得持久,从而维持较高的跑步经济性。另一个重要因素是知觉,即如何保证不做出多余动作,就好比你油箱的容量(最大摄氧量)固定,而优异的技术良好知觉可以让你更高效的使用能量,好比提高燃油率。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是训练有素的跑者身上,跑步经济性也可能相差30%。

训练中不可忽视的重点
>>>>

能量,决定我们能跑多远

通过意料之外的体验感受,让我对Leve 2有了信心,也引发为更深入的思考。难道只要维持姿势就会提高马拉松成绩?难道能量就不需要考虑了?难道被传说中的“撞墙”忽悠了吗?

“撞墙是由于身体的储备糖原耗尽后,启用燃脂供能时的过渡问题”,那么按照储备糖原的量来看,只用糖作为燃料来跑的话,的确可以让我们移动大于34公里。但实际上却是,我们不可能只动用糖原。

徐国峰老师在他的《马拉松全方位科学训练指南》里关于能量使用百分比,说明了我们在跑马拉松时不仅动用糖原,还消耗了大量比例的脂肪,而我们的能量足够我们完成一场马拉松。

《马拉松全方位科学训练指南》配图

丹尼尔斯博士则把这种“理想”的表现整理成VDOT(跑力)表,这是由多年时间对各种水平的诸多跑者测试所得的现实数据整理而来的。

比如一位五公里成绩19:17的跑者,对应跑力值是52,那么对应的半马1:28:31,全马3:04:36,而对应的配速分别是351、411、和全马的422,对应的心率区间应为第四、第三和第二区间,这是完全可能完成的成绩。

显然很多人达不到这种理想的程度,即使是跑了十多年,跑量惊人的跑者,也不能说这是有氧耐力不够的结果。显然,距离越长,对跑步经济性的影响就越大。而跑步经济性的要素是知觉、力量和关节活动度,力量是保障,知觉是控制,关节活动度是条件,三者缺一不可。

在Leve 2体系中,以发展知觉和提高基础速度是核心目的。贯穿着整个训练周期,体能训练(提高最大摄氧量)也没有被忽略,在最少12周的训练周期中,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只是必然的结果。

在执行了两周的2K周期北马训练营课表后,关节活动度、知觉、力量以及速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和体会。

>>>>

柔韧操,保证跑步动作的流畅性

Leve 2课表要求每次训练前都要做柔韧操,这是提高关节活动度的有效方法。柔韧操能提高关节与结缔组织协调性、运动中肌肉的放松能力,保证跑步动作的流畅性。因为持续坚持,仅仅两周下来,许多动作也能够做得更好了。

在每次主课表前,做完柔韧操后,都会用三个技术动作进行热身。技术动作作为热身内容,可以有效准确激活动作模式,同时发展在正确动作模式下的知觉。

两周训练过后,效果就很明显,例如点地上拉动作,我原来的右脚很好,左脚却不太灵光。第一周训练之后,左脚已经不再卡顿(练习时知觉差的脚次数可多做);第二周左脚的拉起已经成为一种条件反射的状态,而且经过动作激活后有一项数据有了很大改善。

左右脚触地时间逐渐趋于平衡,原来相差可达1%-2%之间,现在基本处于0.5%以内,甚至达到50/50(由于数据和时间无法直观呈现,就不放图了),要知道不平衡也是导致受伤的一个重要因素!

>>>>

力量训练,不可缺失的环节

力量是维持姿势、提高效能的必要因素。没有力量就无法维持姿势,保持持久稳定。力量要在主课表后段,跑完主课表后练效果会更明显。

做完力量训练再去跑,会有想飞起的感觉。后大腿力量后拉起知觉明显,跑起来变得轻松;腹背力量后,让身体躯干充满力量;俯卧撑后,肩胛骨不由自主收紧,落地姿势更标准……

>>>>

速度,是耐力的基础

“速度,是耐力的基础”,这是Leve 2课表的核心理念。也许很多人不能理解,毕竟“有氧基础要先打好”这种说法广为流传。但我们也要知道每个长期坚持跑步的人,有氧能力都不会弱,这是可以通过执行课表后自然获得的能力(全周期课表足够打造强大的有氧能力)。

人们之所以强调先打造有氧基础,一个原因是为避免“强度训练”带来的伤痛风险,但这是因为没有掌握正确姿势的结果,因为跑步界普遍认为有氧训练是耐力型运动的基础,马拉松训练就是要在长距离下做有氧训练。

那么我们有必要针对速度提高做训练吗?答案是肯定的!例如现今最伟大的两位马拉松运动员,贝克勒、基普乔格,在进军马拉松之前,一个是世界万米之王,一个在3000米和5000米世界大赛中屡创佳绩。

我们很难想象,一个五公里成绩20分,五公里配速400的人,能够以400的配速去跑完一个马拉松。根据丹尼尔斯的VDOT表,此种跑力水平,能以430左右的配速跑完一个马拉松已经是极限,如果想要进一步提高成绩,只有提高速度。

因此,一个人的绝对速度,决定了他的“可操作空间”。经过两周的2K周期训练,代表速度耐力的乳酸阈不知不觉得到提升。

>>>>

训练计划要有周期性

既然是训练计划,一定离不开周期化。周期由大周期、中周期和小周期构成,每个层级的周期都由基础期、提升期、强化期、减量恢复期组成。一般大周期则是整个训练周期,中周期则以月为单位,小周期以周为单位。

我做完的两周2K周期,第一个小周期和第二个小周期是有所不同的。经过第一个小周期后,第二个小周期的压力提高也能适应。

我们在学习跑步时,很容易把表象的东西做为目的去刻意练习,比如增大步幅和提高步频。但实际上这只是跑步动作带来的结果,而不是你拉出很大的步幅就跑得快,或强迫自己主动加快步频,主动和被动动作是两种不同的发力模式。所以找到跑步的本质,才能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感谢跑步学院,让我对跑出一个好成绩有了更高的期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