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陕西西安铁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分)如图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月亮
B.
晶莹的露珠
C.
璀璨的钻石
D.
发光的水母
2.(2分)牛顿早在1666年就做了光的色散的实验,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任何色光通过棱镜后都会分解为其他色光
B.黄色光通过棱镜后能分解为其它色光
C.白光是自然界中最单纯的色光
D.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3.(2分)TYZ校园达人秀时,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红色冲锋衣、蓝色棒球裤的同学身上,现场的同学们看到她(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裤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裤子呈黑色
4.(2分)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医院里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B.温度越高的物体对外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
C.红外线可以用来对电视机等设备进行遥控
D.自然界只有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的物体才可以对外辐射红外线
5.(2分)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获知信息。这个系统获知火灾信息的依据是( )
A.对起火点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
B.监测起火点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火灾的发生
C.监测着火点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着火点
D.监测着火点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着火点
6.(2分)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B.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大
7.(2分)如图所示,实验室里的音叉有不同的规格。音叉上标注的字母'C'表示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由此可判断( )
A.音叉甲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大
B.音叉甲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小
C.音叉甲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D.音叉甲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8.(2分)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9.(2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C.云的形成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为液化和凝华
D.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
10.(2分)当室温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蒸发,下列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
B.
C.
D.
11.(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12.(2分)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13.(2分)有两个温度计,它们的玻璃泡里装有同样多的水银,但是它们的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当把它们同时放在同一杯热水中时,则( )
A.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等,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B.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等,温度计的示数不同
C.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不相等,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不相等,温度计的示数也不同
14.(2分)如图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t只要比之前甲试管水的初始温度高就可以说明液化放热
C.将烧瓶内部分开水倒入乙中,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15.(2分)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16.(2分)把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冰的质量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是( )
A.冰原来的温度低于0℃B.冰原来的温度等于0℃
C.冰原来的温度高于0℃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17.(2分)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各成分的沸点如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 )
A.乙烷 乙烯B.丁烷 丁烯
C.戊烷 戊烯D.丙烷 丙烯
18.(2分)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甲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C.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D.乙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19.(2分)'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下列关于'浴霸'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B.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C.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
D.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
20.(2分)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6℃;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3℃,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A.27℃B.30℃C.32℃D.37℃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小题,计30分.)
21.(3分)牛顿利用三棱镜使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 、紫七种色光;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光,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决定的.
22.(3分)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 产生的.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表示声音的哪种特征:
(1)'雷声震耳欲聋'指声音的 ;
(2)'小孩尖叫声刺耳'指声音的 .
23.(4分)物理学中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的物理量,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的性质制成的。通常情况下物质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作物态变化,通常我们使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两种途径分别是 和 .
24.(3分)高原上使用高压锅做饭是为了增大锅内气压,从而 水的沸点。(选填'提高'或'降低')水沸腾之后其内部气泡由下往上大小变化是 。(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水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 .
25.(4分)人工降雨是在云层中撒大量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发生 ,(物态变化名称),并 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发生 (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或 成小冰晶(物态变化名称)。
26.(3分)根据下列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
(1)固态的铜熔化成液态的铜时,它的熔点是 ;
(2)氢在﹣230℃时是 态;
(3)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 水银温度计.(填'能用'或'不能用')
27.(3分)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的,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甲是干燥的。我们发现 (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是因为 。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小,就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填'大'或'小')。
28.(3分)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
(1)仅增加水的质量;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 、 (选填图中'a'、'b'、'c'或'd')
29.(4分)图中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此过程要 (吸/放)热;制冷剂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此过程要 (吸/放)热.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8分.)
30.(6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快/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变化/不变)。
(5)如图丁是'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这种物质和冰一样都属于晶体,它们都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该物质在DE段处于 态,我们总结的晶体的熔化特点为 。
31.(6分)某校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用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也可能和物质的种类有关,同学们设计实验及时观察到了现象:在玻璃板上,同时用酒精和水涂一个 圆斑,观察发现 圆斑先干了,从而说明了其它因素一定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有关.
32.(6分)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小华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原长有关;
猜想三: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升高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华和同学们进行实验。如表是他们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的横截面积相同)。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实验序号 与 ,可得结论:当原长和温度的升高相同时,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与材料有关。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利用实验序号1与3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在表格中填上所缺的数据。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进而寻找出另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法。
(5)同学们的科学探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①分析论证;②猜想与假设;③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④提出问题;⑤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合理排列的顺序为: 。
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计12分.)
33.(4分)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1.5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离山崖多远?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34.(4分)如图,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35.(4分)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表中列举了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1000m的金属管的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间隔2.74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2019-2020学年陕西省西安市碑林区西安铁一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小题,计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1.(2分)如图各物体,属于光源的是( )
A.
月亮
B.
晶莹的露珠
C.
璀璨的钻石
D.
发光的水母
【答案】D
【分析】自身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解答】解:月亮是反射太阳的光,钻石也是反射光,晶莹的露珠也是反射太阳光,这些都不是光源。发光的水母尽管发光很微弱,但本身能发光是光源。
故选:D。
2.(2分)牛顿早在1666年就做了光的色散的实验,下面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任何色光通过棱镜后都会分解为其他色光
B.黄色光通过棱镜后能分解为其它色光
C.白光是自然界中最单纯的色光
D.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答案】D
【分析】白光是复色光,通过三棱镜后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解答】解:白光是复色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不是自然界最单纯的光;七种色光属于单色光,不能再进行分解,故D正确。
故选:D。
3.(2分)TYZ校园达人秀时,舞台追光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红色冲锋衣、蓝色棒球裤的同学身上,现场的同学们看到她( )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呈红色
C.上衣呈红色,裤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裤子呈黑色
【答案】D
【分析】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所决定的;不透明物体只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色光,吸收与它颜色不同的色光;不透明的白色物体能反射各种色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色光。
【解答】解:舞台追光灯发出的是红光,红色冲锋衣只能反射红光,所以冲锋衣为红色;红光照在蓝色棒球裤上,红光被吸收,观众看到裤子是黑色的。
故选:D。
4.(2分)下列有关红外线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医院里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
B.温度越高的物体对外辐射红外线的本领越强
C.红外线可以用来对电视机等设备进行遥控
D.自然界只有温度达到一定程度的物体才可以对外辐射红外线
【答案】D
【分析】红外线的作用和用途:根据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制成热谱仪、红外线夜视仪、红外线体温计等;根据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
【解答】解:A、红外线的热作用比较强,医院里用红外线拍出的'热谱图',有助于对疾病做出诊断,故A正确;
B、一切物体都可以辐射红外线,温度较高的物体辐射的红外线较多,故B正确;
C、红外线可以进行遥控,据此制成电视、空调遥控器等,故C正确;
D、任何物体在任何温度下都在辐射红外线,温度越高,辐射的红外线越多,故D错误;
故选:D。
5.(2分)森林火灾是一种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处置救助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我们可以通过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在火灾发生后第一时间获知信息。这个系统获知火灾信息的依据是( )
A.对起火点进行拍照,从照片上直接看到
B.监测起火点产生的烟雾,从烟雾的多少来确定火灾的发生
C.监测着火点的颜色,从遥感照片的颜色来确定着火点
D.监测着火点的温度,通过捕捉高温物体发出的红外线来确定着火点
【答案】D
【分析】红外线具有热效应,据此分析。
【解答】解:因为照片拍摄的距离非常远,因此,无法通过照片直接看清着火点、烟雾,也不能通过颜色来准确判断着火点;由于温度不同的物体发出的红外线的强度不同,森林火灾红外监控自动报警系统是利用感知物体发出的红外线工作的。故D正确。
故选:D。
6.(2分)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以下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的传播速度总是340m/s
B.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
C.市区内禁鸣喇叭是在声音传播的过程中减弱噪声
D.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是因为超声波比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更大
【答案】B
【分析】(1)15℃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是340m/s;
(2)声既可以传递信息又可以传递能量;
(3)防治噪声可以从噪声的产生、噪声的传播及噪声的接收这三个环节进行防治;
(4)声音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种类没有关系。
【解答】解:A、15℃空气中,声音的速度是340m/s,温度,声音传播的介质都会对声速有影响,故A错误;
B、用超声波可以击碎人体内结石,说明声能传递能量,故B正确;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音的声源处减弱噪声,故C错误;
D、超声波和次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7.(2分)如图所示,实验室里的音叉有不同的规格。音叉上标注的字母'C'表示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由此可判断( )
A.音叉甲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大
B.音叉甲发出声音的响度最小
C.音叉甲发出声音的音调最高
D.音叉甲发出声音的音调最低
【答案】D
【分析】频率的定义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是多少;音调的决定因素是频率。
【解答】解:频率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音调由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由图可知甲音叉每秒振动的次数最少,频率最低,音调最低,响度与振幅有关,不能判断响度的大小关系,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8.(2分)如图所示为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三者的音色不同
B.甲、乙、丙三者的响度不同
C.甲、乙、丙三者的音调不同
D.甲、乙、丙三者的音调、响度、音色都不同
【答案】A
【分析】(1)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2)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
(4)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
【解答】解:(1)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乙、丙振动的快慢相同,即都是振动了四个波形,故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故C错误;
(2)甲、乙、丙的振动的幅度相同,故响度相同,故B错误;
(3)甲、乙、丙的波形不同,故三个物体的音色不相同,故A正确、D错误;
故选:A。
9.(2分)下列有关物态变化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蒸发和沸腾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B.烧水时在壶口上方看到的白气是水蒸气
C.云的形成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为液化和凝华
D.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减少是汽化现象
【答案】C
【分析】(1)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
(2)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人眼不能直接观察;
(3)液化是指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
(4)物质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升华;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凝华。
【解答】解:
A、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沸腾必须达到一定的温度,故A错误;
B、烧水时在壶口上分看到的'白气'是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B错误;
C、水蒸气上升的过程中,空气的温度变低,导致水蒸气放热液化形成小水滴,若空气的温度很低,会放热凝华形成小冰晶;然后小水滴和小冰晶是人的眼睛能看见的小颗粒,被上升的气流顶起,从而形成人看见的云,故C正确;
D、樟脑丸减小,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属于升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C。
10.(2分)当室温为20℃时,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蒸发,下列图中哪幅图基本反映了温度计的读数随时间的变化( )
A.
B.
C.
D.
【答案】C
【分析】(1)物体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叫汽化,汽化吸热;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两种方式。
(2)蒸发具有致冷作用,能使温度下降;但酒精蒸发后,受周围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
【解答】解:酒精蒸发吸热,能使它附着的温度计温度下降;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掉后,受空气温度的影响,温度计的示数又会上升,直到和周围温度示数相同时,不再上升;C图象与事实相符合。
故选:C。
11.(2分)'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升华现象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
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现象
D.'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雪的形成是凝华现象
【答案】D
【分析】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解答】解:A、雾凇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A错误。
B、霜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B错误。
C、露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的液化现象,故C错误。
D、雪的形成是空气中的水蒸气的凝华现象,故D正确。
故选:D。
12.(2分)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起'雾'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玻璃窗上的'雾'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玻璃窗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C.'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
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外表面
【答案】D
【分析】要判断'雾'和'冰花'的形成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就需要清楚'雾'和'冰花'分别是什么状态,它们又是由哪种状态形成的,然后结合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就可以判断出它们各自属于哪种物态变化。
要判断'雾'和'冰花'是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就要根据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进行分析。
【解答】解:A、'雾'是液态的小水滴,它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液化而形成的,故A正确;
B、'冰花'是固态的小冰晶,它是由室内的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玻璃直接凝华而形成的,故B正确;
C、液化的条件是遇冷,室内的水蒸气温度高,玻璃的温度低,所以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发生液化现象,'雾'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而玻璃外面的水蒸气温度和玻璃的温度相同,不会发生液化,所以玻璃的外表面并没有'雾',故C正确;
D、凝华的条件是遇冷,室内的水蒸气温度高,玻璃的温度低,所以室内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会发生凝华现象,'冰花'出现在玻璃窗的内表面;而玻璃外面的水蒸气温度和玻璃的温度相同,不会发生凝华,所以玻璃的外表面并没有'冰花',故D错误。
故选:D。
13.(2分)有两个温度计,它们的玻璃泡里装有同样多的水银,但是它们的玻璃管内径粗细不同,当把它们同时放在同一杯热水中时,则( )
A.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等,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B.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相等,温度计的示数不同
C.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不相等,温度计的示数相同
D.两水银柱上升的高度不相等,温度计的示数也不同
【答案】C
【分析】温度计的玻璃泡里装有同样多的水银,因此遇热膨胀时,膨胀的体积是相同的,但是,由于玻璃管的粗细不同,依据'体积=横截面积×高度'得出答案。
【解答】解:(1)玻璃泡里装有的水银体积相同,受到相同的热膨胀时,体积增加量相等,内径细的玻璃管,液柱上升得高。
(2)因为是放在同一杯热水中,因此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应该是相同的。
故选:C。
14.(2分)如图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液化,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时甲中水的温度为t,以下能验证水蒸气液化放热的操作是( )
A.测出乙中的水温并与t比较
B.t只要比之前甲试管水的初始温度高就可以说明液化放热
C.将烧瓶内部分开水倒入乙中,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D.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
【答案】D
【分析】(1)物质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物质液化要放出热量;
(2)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开水与甲试管中的水发生热传递加上液化放热导致管内水温升高。
【解答】解:水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在甲试管中遇冷由气态变为液态,发生液化,水蒸气液化要放出热量;
水蒸气液化为同温度的开水与甲试管中的水发生热传递加上液化放热导致管内水温升高;
将烧瓶内开水倒入乙中直至与甲中水面相平,摇匀后测出乙中水温并与t比较,t高于乙中的水温,得出水蒸气液化放热,因为另一杯开水温度不一定与烧杯中开水的温度相同,故D符合要求。
故选:D。
15.(2分)严冬,湖面上结了厚厚的冰,但冰下面鱼儿仍在游动,为了测出冰下水的温度,徐强同学在冰上打了个洞,拿来一支实验室用的温度计,用下列四种方法测水温,正确的做法是( )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
B.取一塑料饮水瓶,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取出,再用温度计测瓶中水温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
D.手拿温度计,从洞中将温度计插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取出立即读出示数
【答案】C
【分析】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
使用前,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分度值;
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和容器壁;
温度计浸入被测液体中要稍后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解答】解:
A、用线将温度计拴牢从洞中放入水中,待较长时间后从水中提出,读出示数,不符合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故A错;
B、水灌满瓶后取出,温度会升高,不再是河水的温度,相当于取出温度计读数,故B错;
C、取一塑料饮水瓶,将温度计悬吊在瓶中,再将瓶拴住从洞中放入水里,水灌满瓶后待较长时间,然后将瓶取出,立即从瓶外观察温度计示数,这样能保证瓶取出后,温度计的示数不会降低,故C正确;
D、取出读出示数,不符合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故D错。
故选:C。
16.(2分)把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冰的质量逐渐增加,由此可以判断是( )
A.冰原来的温度低于0℃B.冰原来的温度等于0℃
C.冰原来的温度高于0℃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
【答案】A
【分析】当温度低于0℃时水就会结冰。当把冰放到水中,形成冰水混合物,冰的质量逐渐增加,说明杯中的水结成了冰,因此,杯中的温度低于0℃。
【解答】解:A、冰原来的温度低于0℃.把一块冰投入到一杯水中,冰的质量逐渐增加,说明杯中的水结成了冰。符合题意。
B、冰原来的温度等于0℃.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0℃,此时温度等于0℃,冰和水的质量都不变。不合题意。
C、冰原来的温度高于0℃,冰就会熔化,杯中的水的质量增加,不合题意。
D、不合题意。
故选:A。
17.(2分)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各成分的沸点如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 )
A.乙烷 乙烯B.丁烷 丁烯
C.戊烷 戊烯D.丙烷 丙烯
【答案】C
【分析】可以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些物质的沸点比20℃低,在常温时容易挥发,有些物质的沸点比20℃高,在常温是不容易挥发。
【解答】解:
在常温条件下,甲烷、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物质的沸点低于20℃,在常温下可以变为气体;
戊烯、戊烷等物质的沸点高于20℃,在常温下不能变为气体。
故选:C。
18.(2分)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
B.甲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持续吸收热量
C.乙物质的熔点一定是60℃
D.乙物质在 6﹣10min 内一定是固液共存态
【答案】B
【分析】晶体的熔化和液体的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不变;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解答】解:
AC、甲乙两种物质不能确定其本身的状态,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故AC错误;
B、甲物质在6﹣﹣10min内,不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过程,虽然温度保持不变,一定持续吸收热量,故B正确;
D、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故D错误。
故选:B。
19.(2分)'浴霸'是家庭淋浴间的常用装置,下列关于'浴霸'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B.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照明和杀菌消毒
C.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
D.装有紫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
【答案】C
【分析】(1)红外线是看不见的光,红外线一般伴随红光出现,红外线的热效应比较强;
(2)紫外线也是看不见的光,紫外线一般伴随紫光出现,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杀菌,合成VD。
【解答】解:红外线的热作用强,用来取暖,一般红外线伴随红光出现,红光用来照明,具有杀菌作用是紫外线;所以'浴霸'装有红外线灯泡,主要用于取暖和照明。
故选:C。
20.(2分)一支温度计刻度均匀,但读数不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它放入沸水中,示数为96℃;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示数为6℃.现把该温度计悬挂在教室墙上,其示数为33℃,教室内的实际气温是( )
A.27℃B.30℃C.32℃D.37℃
【答案】B
【分析】摄氏温标以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冰水混合物温度为0℃,100℃和0℃之间有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已知此温度计测量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6℃,标准大气压沸水的温度是96℃,中间是90个小格,首先求出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
温度计悬挂在教室显示温度是33℃,距离6℃有27个小格,求出27个小格表示的温度加上温度计显示为6℃时的实际温度0℃,就是教室的实际温度。
【解答】解:温度计上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为
温度计显示温度为33℃时,教室的实际温度
故选:B。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9小题,计30分.)
21.(3分)牛顿利用三棱镜使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 靛 、紫七种色光;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 红 光,所以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透过的色光 决定的.
【答案】靛;红;透过的色光
【分析】太阳光是复色光;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解答】解:利用三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等色光;
红色玻璃纸只能通过红光,吸收其他颜色的光;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
故答案为:靛;红;透过的色光。
22.(3分)考场内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 振动 产生的.下列有关声音的语句中,表示声音的哪种特征:
(1)'雷声震耳欲聋'指声音的 响度 ;
(2)'小孩尖叫声刺耳'指声音的 音调 .
【答案】振动;(1)响度;(2)音调
【分析】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1)响度指人耳处感觉的声音的大小;
(2)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细而尖的刺耳的声音音调高,低沉而浑厚的声音音调低。
【解答】解:翻阅试卷的声音是由纸张的振动产生的;
(1)'雷声振耳欲聋'说明声音很大,说明响度大;
(2)'小孩尖叫声刺耳'说明小孩是声音尖的刺耳,声带振动的快,音调高。
故答案为:振动;(1)响度;(2)音调。
23.(4分)物理学中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 冷热程度 的物理量,温度计是利用测温液体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通常情况下物质有三种存在形态,即固态、液态、气态,物质的状态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物质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叫作物态变化,通常我们使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两种途径分别是 降低温度 和 压缩体积 .
【答案】故答案为:冷热程度,热胀冷缩,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分析】温度是用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降低温度和压缩体积是使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两种途径。
【解答】解:在物理学中,为了准确地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这一概念;
我们常用的温度计是液体温度计,液体受热以后,体积膨胀,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上升;液体遇冷以后,体积缩小,液柱会沿着细玻璃管下降,液柱的高低变化与温度有关,我们就是以此来测量温度的,所以液体温度计就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物质从气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所有气体在温度降到足够低时,都能使其液化,这是液化的一种途径,即降低温度,在一定的温度下,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这是液化的第二种途径,即压缩体积。
24.(3分)高原上使用高压锅做饭是为了增大锅内气压,从而 提高 水的沸点。(选填'提高'或'降低')水沸腾之后其内部气泡由下往上大小变化是 由小变大 。(选填'由大变小'或'由小变大')水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和 继续吸热 .
【答案】提高;由小变大;继续吸热。
【分析】(1)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高沸点高;
(2)沸腾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增大;
(3)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解答】解:
(1)高压锅闭封性好,锅内气压高,所以水的沸点高,达到的温度就会高,所以使用高压锅,是为了增大气压而提高水的沸点;
(2)水沸腾时水吸热,温度保持不变,沸腾时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不断增大,到液面时破裂;
(3)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故答案为:提高;由小变大;继续吸热。
25.(4分)人工降雨是在云层中撒大量的干冰(固态二氧化碳),干冰发生 升华 ,(物态变化名称),并 吸收 大量的热量,使周围的水蒸气发生 液化 (物态变化名称)形成小水滴或 凝华 成小冰晶(物态变化名称)。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人工降雨的原理是:干冰被投射入高空中,升华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温度迅速降低,高空中的水蒸遇冷凝华成小冰晶或液化为小水珠,小冰晶在下降过程中遇到暖空气熔化为小水珠,最后小水珠聚集变大落到地面上形成雨。
故答案为:升华;吸收;液化;凝华
26.(3分)根据下列物质的熔点,填写下列问题:
(1)固态的铜熔化成液态的铜时,它的熔点是 1083℃ ;
(2)氢在﹣230℃时是 液 态;
(3)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此时 不能用 水银温度计.(填'能用'或'不能用')
【答案】(1)1083℃;(2)液;(3)不能用。
【分析】(1)晶体熔化时的特点是:吸热、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
(2)固态氢的熔点是﹣259℃,表明当温度高于﹣259℃时(但低于液氢的沸点),氢呈液态;当温度低于﹣259℃时,氢呈固态;
(3)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那么液态水银的凝固点也是﹣39℃;气温可达到﹣50℃左右,比液体水银的凝固点还要低,此时水银已凝固为固态,温度计不能使用了。
【解答】解:
(1)铜属于晶体,固态的铜熔化成液态的铜时,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故铜的熔点是1083℃;
(2)氢在﹣230℃时,温度高于其熔点,呈液态;
(3)固态水银的熔点是﹣39℃,当北极气温可达到﹣50℃左右时,水银已呈固态,此时温度计不能使用。
故答案为:(1)1083℃;(2)液;(3)不能用。
27.(3分)有一种能反映空气中水蒸气含量(空气湿度)的装置,叫做干湿泡湿度计,如图所示,它是由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并列组成的,其中乙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纱布,甲是干燥的。我们发现 乙 (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是因为 水蒸发吸热 。在一定的温度下,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别越小,就表示空气的湿度越 大 (填'大'或'小')。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①蒸发是一种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够进行的由液态变为气态的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②液体蒸发除与液体温度、表面积和空气流动快慢有关外,还与空气湿度有关:空气湿度越小,蒸发越快。
【解答】解:湿泡温度计上的水蒸发时需要吸收热量,因此温度计乙的示数降低。
空气的湿度越大,液体蒸发越慢,温度降低的越小,因此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
故答案为:乙;水蒸发吸热;大。
28.(3分)用同一热源给一定质量的水加热,其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所示,若其它条件不变,
(1)仅增加水的质量;
(2)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
(3)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
则三种情况中,温度与时间的关系图线分别对应 c 、 b 、 d (选填图中'a'、'b'、'c'或'd')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若仅增加水的质量,则水的沸点会不变,加热时间加长;
(2)若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则液体的沸点升高,水的质量不变,比热容不变,所以水温度升高的快慢是相同的;
(3)若既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则液体温度升高得速度减慢,但沸点降低。
【解答】解:仅水的质量增加,水温度升高的速度减慢,但沸点不变,所以应为c;
仅增大液面大气压强,水的质量不变,则水温度升高速度相同,但沸点升高,所以应为b;
增加水的质量,同时减小液面大气压强,水温度升高速度减慢,但沸点降低,所以应为d。
故答案为:c;b;d。
29.(4分)图中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汽化 ,此过程要 吸 (吸/放)热;制冷剂在冷凝器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液化 ,此过程要 放 (吸/放)热.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汽化吸热;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液化,液化放热。
【解答】解:冰箱内的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由液态变为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汽化吸热,使冰箱内的温度降低;制冷剂在冷凝器里由气态变为液态,这是液化现象,液化放热。
故答案为:汽化; 吸;液化;放。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共18分.)
30.(6分)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冰的熔化特点'的实验:
(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 慢 (快/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实验过程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并每隔0.5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其中,由图乙可读出第1min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4 ℃。
(3)根据下表数据,在图丙中画出这段时间内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4)由图象可以看出,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不变 (变化/不变)。
(5)如图丁是'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象,这种物质和冰一样都属于晶体,它们都有固定的熔点和凝固点,该物质的凝固点为 45℃ ,该物质在DE段处于 液 态,我们总结的晶体的熔化特点为 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为了能使固体物质均匀受热,常用水浴法,若物质的熔点较低,可以不对其加热,这样不仅能够使物质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数据;
(2)温度计读数时要看清量程和分度值,还要认清液柱在零上还是零下;
(3)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4)冰是晶体,结合图象可知,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
(5)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解答】解:(1)冰的熔点为0℃,所以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
(2)如图乙所示,温度计的分度值是1℃,温度计液柱在零下,所以此时温度计示数是﹣4℃;
(3)根据表格中数据进行描点,并将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4)由图象知,冰达到熔点后从2min开始熔化,熔化过程中虽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所以冰是晶体;
(5)晶体凝固时不变的温度就是其凝固点,由图丁可以看出,该物质的凝固点为45℃,该物质在DE段放出热量,温度降低,还没有达到凝固点,所以此时物质处于液态,晶体的熔化特点是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故答案为:(1)慢;(2)﹣4;(3)见解答;(4)不变;(5)45℃;液;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31.(6分)某校八年级研究性学习小组在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的过程中,用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表面积 有关.
(2)通过 AC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通过 AD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实验结束后,有同学提出液体蒸发的快慢也可能和物质的种类有关,同学们设计实验及时观察到了现象:在玻璃板上,同时用酒精和水涂一个 同样大 圆斑,观察发现 酒精 圆斑先干了,从而说明了其它因素一定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 液体种类 有关.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
(2)当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跟其中一个因素的关系时,采用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只改变研究的因素,控制其它的因素不变。
【解答】解:(1)比较A、B两图看出是水的温度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不同的是水的表面积,所以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
(2)要研究水蒸发的快慢与水的温度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上方空气流动速度,故选A、C两图;
(3)要研究水蒸发快慢与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的关系,应控制水的表面积和水的温度相同,故选A、D两图;
根据控制变量的思想,要探究液体蒸发的快慢和物质的种类的关系,应控制液体温度、表面积和液体表面上方的空气流动相同,即在玻璃板上,同时用酒精和水涂一个同样大圆斑,观察发现酒精圆斑先干了,从而说明了其它因素一定时,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种类有关,否则无关.
故答案为:(1)表面积;(2)AC;(3)AD;同样大;酒精;液体种类。
32.(6分)一般物质都是'热胀冷缩'的,物体受热时在长度方向上的膨胀叫线膨胀,小华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材料有关;
猜想二: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原长有关;
猜想三: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可能与物体的温度升高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华和同学们进行实验。如表是他们探究影响物体线膨胀因素的实验记录(铜、铝的横截面积相同)。
请根据实验记录完成下列各题。
(1)比较实验序号 2 与 4 ,可得结论:当原长和温度的升高相同时,物体线膨胀的伸长量与材料有关。
(2)比较实验序号1与2,可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线膨胀的伸长量与原长有关(或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线膨胀的伸长量与原长成正比) 。
(3)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利用实验序号1与3验证猜想三,必须知道该项内容,在表格中填上所缺的数据。
(4)在上述探究过程中,总要控制某些因素,使它们不变,进而寻找出另一个因素的关系,这种研究方法叫做 控制变量 法。
(5)同学们的科学探究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过程①分析论证;②猜想与假设;③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④提出问题;⑤制定计划和设计实验。合理排列的顺序为: ④②⑤③①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中记录了物体的长度和升高的温度,需要测量长度和温度的工具;
(2)实验序号1和2,材料、升高的温度都是相同的,只有原长不同,伸长量不同就说明了物体的线膨胀和原长有关;
(3)要探究物体的线膨胀和温度升高的关系,应使材料和原长相同,温度升高不同;
(4)根据猜想,物体膨胀情况与多个因素有关,应采用控制变量法;
(5)根据科学探究的步骤进行排序。
【解答】解:(1)要探究伸长量与材料的关系,需使原长和升高温度相同,材料不同,故应选择2、4;
(2)实验序号1和2,材料都是铜,升高的温度都是10℃,第2次原长较大,物体的伸长量较大,由此得出:当材料与升高的温度相同时,原长越长,伸长量也越大。
(3)要探究物体的线膨胀和温度升高的关系,应使材料和原长相同,温度升高不同,所以应选择的材料为铜,原长为1m;
(4)上述过程用到的是控制变量法;
(5)实验探究的步骤为: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实验研究、分析归纳、得出结论;因此该实验探究的步骤排序为④②⑤③①。
故答案为:(1)2;4;(2)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线膨胀的伸长量与原长有关(或当材料和温度升高相同时线膨胀的伸长量与原长成正比);(3)铜;1;(4)控制变量;(5)④②⑤③①。
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4分,计12分.)
33.(4分)一辆汽车以20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1.5s听到回声,问:
(1)鸣笛处距离山崖多远?
(2)听到回声时,汽车距山崖多远?
【答案】(1)鸣笛处距山崖270m;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240m。
【分析】(1)声音和车行驶的路程之和是司机鸣笛时车距山崖距离的2倍,据此求出鸣笛时车距山崖的距离。
(2)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山崖的距离等于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减去车行驶的距离。
【解答】解:(1)在t=1.5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
s1=v1t=20m/s×1.5s=3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1.5s=510m,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所以s=
=
=270m,
(2)司机听到回声车距山崖的距离:
s′=s﹣s1=270m﹣30m=240m。
答:(1)鸣笛处距山崖270m;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240m。
34.(4分)如图,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s被探测仪器接收。
(1)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为了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
(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1)根据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发明了声呐,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水下有无暗礁,超声是指高于20000Hz的声音,超声具有单向传播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2)利用回声计算与障碍物(暗礁)的距离:先求出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再利用速度公式求暗礁到船的距离。
【解答】解:(1)最好用超声波,因为超声波具有定向性好、穿透能力强的特点。
(2)∵发出的声音信号0.6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
∴超声波从船所在的位置到暗礁的时间
t=
×0.6s=0.3s,
暗礁到船的距离:
s=vt=1530m/s×0.3s=459m。
答: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459m。
35.(4分)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不同,表中列举了一些介质中的声速:
(1)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什么规律?(写出两条)
(2)在长1000m的金属管的端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先后听到两个声音。两声间隔2.74s,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大?该金属可能是由什么材料制成的?
【答案】(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温度(密度)有关;
(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可能是由铝制成的。
【分析】(1)查找数据表,得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有规律;
(2)先利用v=
,计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再结合时间差计算声音在金属管内的传播速度,对应数据表找出金属管的材料。
【解答】解:(1)分析数据表得出声音在介质中传播速度的规律:
①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
②声音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
③声音在固体休中的传播速度比液体、气体中的大。
(2)由v=
,得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时间是:t=
=
=2.94s;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时间:t2=t1﹣△t=2.94s﹣2.74s=0.2s;
声音在金属管内传播的速度:v2=
=
=5000m/s;
查表知:金属管是铝制成的;
答:(1)一般情况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速度跟介质的温度(密度)有关;
(2)声音在金属管中的传播速度是5000m/s;该金属可能是由铝制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