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痛苦到无法自拔,其实是心理的极度失衡
图片发自简书App01前段时间,看了心理学博士Guy Winch的《为什么我们都需要练习情感急救》Ted演讲,一下子感觉到无论我们处于什么样的境地,都可以继续往前走,而且会走得更好。在短片里,Guy Winch告诉大家在我们生命的某一刻,几乎每个人,在人生中的某个时点,都会遇到心碎的状况。他的病人卡西还在中学就规划了她的婚礼。她遇到未来老公的时间会是在二十七岁时,一年后他们会订婚,再一年后结婚。但当卡西二十七岁时,她没有找到老公。她找到的,是胸部的肿块。她经历了很多个月的辛苦化疗,以及痛苦的手术,接着,就在她准备要跳回来约会的世界时,她在另一边的胸部发现了肿块,整个过程都得再重来一次。不过,卡西恢复了,她很热切地想继续寻找她的老公,她打算等眉毛长回来就马上行动。当你在纽约市去赴第一次约会,你得要能够表现出很多种情绪。没多久之后,她遇见了雷奇,陷入热恋。这段感情完全是她所希望的那样子。六个月之后,在新英格兰度过了一个美好的周末之后,雷奇订了他们最喜欢的浪漫餐厅。卡西知道他要求婚了,她兴奋难耐。但那晚,雷奇并没有向卡西求婚。他和她分手了。尽管他对卡西的关心很深,他真的关心过,但他就是没有爱上她。卡西很震惊。她的心真的碎了,她现在又要面临一次复原。但在分手后五个月,卡西仍然无法不去想雷奇。她的心仍然支离破碎,走不出心灵的阴影。
图片发自简书App02有人这样定义现在很多年轻人的生活:因一事无成而焦虑,又在焦虑中继续一事无成。间歇性踌躇满志,持续性混吃等死。生活乏味,工作枯燥,学习……也没啥意思,一天365天都在“水逆”,日常攀比谁更“惨”。而一旦“丧”起来,那完了,什么都提不起兴趣,什么不想尝试。知乎上有一个热门话题:什么能力很重要,但大多数人却没有?一位答主回答:年轻人应该最应该养成的,是治疗“丧”的能力。“丧”的人,大概就是那种“心碎”的人,几乎永远不会主动去做工作外的事情,因为他对任何事情都没有热情。然而,只有利用好当下环境,最大限度学到该学的东西,才能匹配到相应的能力,成为下一个工作的跳板。否则,就算别人给你,你也接不住。职场前辈曾经说过一句话:不会游泳的人,换再多的游泳池都没有用。能把不喜欢的工作做好,是一种高级的修行。做到这一点,就拥有了可以过好任何一种人生的能力。图片发自简书App03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的情绪非常失落,工作就是按时上下班,生活就是宅在家里,感觉眼前的一切都提不起兴趣来。那阵子,在我的心里一直琢磨着怎样的人生才是有意义的人生?一个人来到世上不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活着,而更多地应该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面对自己的职业,每天不外乎写报告、写讲话,加班加点地写出来的东西,领导在会上一念,就成了废纸一张,这样的工作一直干到退休到底有什么意义呢?这些问题在我的脑子里翻来覆去的思考,但总是逃脱不了现实的羁绊。我想过去大凉山支教,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孩子,也算是是贡献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我想过去当村官,带领那些还处于贫穷落后的人们走出生活的困境;我想过去当一名社会志愿者,就像一块普通的砖头一样,哪里需要哪里搬……这些想法看起来都很丰满,但是真正要走出这一步却是难上加难。作为一个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的尴尬年龄让你不得不三思而后行。好不容易在体制内奉献了二十多年,如果辞职一走了之,几十年的付出就完全归零。其实,这些都是小事,真正让人难以割舍的是家庭。一个人活着不只是为了自己,你的父母、妻儿以及亲朋好友们,都在时时刻刻关注着你,默默地在背后为你祈祷,为你鼓劲加油。有人说,人到中年不如狗,这句话道出了一些中年人遇到的生活压力后,处于那种生活困顿失意而又无处诉说的状态。图片发自简书App04实际上,很多人都不满意现在自己从事的工作,这是人性的使然。我们总是不安于现状,不满意现在的生活,总是想着往更高更好的方向奔跑,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据有关数据调查,至少有90%的人对现在的工作不满意,总是想跳槽。乔布斯曾说:没有一份工作能让你100%满意!你经历的一切都会对自己的未来产生或大或小的影响!所以,没必要顾虑太多或抱怨太多!听过这么一句话:“那些你喜欢做的工作,都是从你不喜欢的或者根本没在意的事情开始的;但即便是做自己喜欢的工作,也不能保证你会对它100%满意!”工作中,很少有人能在刚开始的时候,就找到一份自己非常喜欢的工作。尤其是在中国,你从事的工作跟你大学里修的专业往往一毛钱关系都没有,但这并不意味着过去的经历在你的人生中毫无价值。其实,人的一生追求是在不断变化的,那些我们曾经想要的生活或者工作一旦实现后,就觉得平淡无味,就有更高层次的理想。因此,对现状的不满或忧郁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点坎坷、一些挫折而已。如果动辄就要换一条路来走,也许一辈子都实现不了自己的目标。